11.22 氣血第二種“淤”,凝黑失氧的瘀血,行氣活血化瘀來解

在《說文》中對“瘀”字的解釋是“積血也”。《急就篇》中為“瘀積血之病也”。中醫認為“瘀”就是瘀血,我們在這裡把瘀的範圍擴大化了,只要瘀堵在體內的物質,我們都稱之為瘀。而所有無論是痰溼、溼熱,或者是濁氣,瘀堵的最後結果一定是產生瘀血。

人體的一切活動都是靠氣血的運行來維持,人體就是一個大國家,各個器官就是國家中的城市,而經絡就是連接城市與城市的高速公路,氣血運送著營養物質通過這些高速公路滋養著全身,讓這個國家正常運行。如果某段高速公路產生了堵塞,不管是車禍也好泥石流也好,最後的結局都是氣血運行的通道被阻斷,血液不能順利循環了,營養不能輸送,這個國家肯定某個地方就會出問題。

氣血第二種“淤”,凝黑失氧的瘀血,行氣活血化瘀來解

《靈樞-脈度篇》說:“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榮其髒,陽脈榮其腑,如環之無端,莫如其紀,終而復始,其流溢之氣,內灌臟腑,外濡腠理。”

血液則起著滋濡臟腑組織的作用。血液循行在我們身體的脈絡之中,在氣的推動下,循環無端地滋潤著五臟六腑、皮肉筋骨,給我們的身體提供營養。

血瘀導致哪些病

血液循行於血脈之中,由氣推動,周流全身,血脈為血液循行的管道,就好像是水沿著水管循流,然後通往各家各戶。血液也是如此,氣推動著血在血脈中的循環作用永不停留,流淌到身體的各處。血液的正常運行需要氣的推動。如果氣機出現異常,血液就不能正常循行。

氣血第二種“淤”,凝黑失氧的瘀血,行氣活血化瘀來解

比如說,在管道中間堵上了一堆痰溼,氣推著血運行到那裡就停滯下來了,過不去了,結果血液運行不暢,受到阻滯,或溢出脈外,鬱於體內,稱之為“瘀血”,或排出體外,則稱之為“出血”。

不管是瘀血還是出血,都是“離經之血”。瘀血是死的、不流動的血,就是一堆只會腐爛的垃圾。健康的血液是紅色的,而瘀血顏色發黑,它是凝固的,遇水不化,停留在身體中,只能給血液循環帶來障礙,產生病症。瘀血是產生各種疾病的根本原因,不排洩出來,疾病就好不了。

人體進入老年,都有明顯的淤血存在,例如色素沉著、皮膚粗糙、老年斑的出現、鞏膜混濁等等,都是典型的瘀血表現。而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如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中風、老年性痴呆、前列腺肥大、頸椎病等都是瘀血深化的體現,也是最常見的導致衰老和致死原因。

氣血第二種“淤”,凝黑失氧的瘀血,行氣活血化瘀來解

淤血從體內排出,疾病好起來就非常的快,所以臨床上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肥胖、牛皮癬、各種頸肩腰腿疼、糖尿病等等,均能取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很大一部分疾病是可以根治。

調理原則:行氣活血化瘀,具體施治需隨症辯證。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圖文內容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