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花葉永不見

【故鄉月】彼岸花開


花葉永不見


花葉永不見


彼岸花開

秋天是彼岸花盛開的季節。野生的彼岸花顏色以大紅為主,其熱烈奔放,如火如荼,鮮紅似血的樣子,容易使人聯想到嫵媚妖嬈,烈焰紅唇的時髦女郎。

這種花在家鄉的小河邊、廢墟上、甚至墳墓旁都能找到。美則美矣,然而卻有“打碗花”、“癩痢花”等“惡名”。因其“惡名遠揚”,大人們遂嚴肅地告誡孩兒們:若遇之,則避開,更不許採之。

在我們上學必經的溪流兩岸長滿了這種花。擋不住巨大的好奇和誘惑,興沖沖地採了一大束回家,母親們見狀,驚呼:放下!扔掉!或怒喝:玩不得!碗要是被你打破了,得在你頭上剜一個……

那時候物質匱乏,生活貧窮,碗是家裡的生活必須物品,頗為珍貴,母親們自然很在乎;小女孩頭上要是長癩痢,多難看,長大了嫁不出去,母親們自然是很擔憂。大人們種種忌諱使得孩子們意興闌珊,只能對著美麗的花兒熟視無睹。

花葉永不見


村裡的墳山上開滿了這種花。漫山遍野的血紅,寂寞開無主,孤豔絕倫。有位年輕的婦人不幸喪夫,孤兒寡母飽受鄰人欺負,她經常到亡夫的墳前哭訴,採一把彼岸花放置丈夫墳前,開始哀哀悽悽地痛哭,那悲愴的哭泣聲,令人揪心。墓旁的那些花兒彷彿也受到了感染,更增添了一層悲傷和鬼魅之色,孤苦的婦人和孤豔的彼岸花境遇是如此的相似。

故而,對於此花,我曾避諱莫及,不復好感,遑論探其淵源及典故。

若干年後,在張家界猛洞河景區漂流,坐在竹筏上悠悠然。眼前映入成片火紅的“打碗花”(癩痢花),頗覺親切,幾欲採之。見我興致頗高,撐竹筏的師傅便幫我採了一大把,同時很詳細地解說和這花有關的故事。彼時,我第一次聽說這種“晦氣”的花還有那麼洋氣浪漫的名字:彼岸花、曼珠沙華、石蒜……

花葉永不見


有位朋友說,經常在恐怖片中看到“彼岸花”這個名字,以為那是虛擬的物種,沒想到它是真實的存在啊!是啊,它不僅真實存在,還有很多悽美的故事呢。傳說它是冥界的接引之花,往生之人踏著這花通向冥界。彼岸花,開彼岸,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永不相見,生生相錯,因而得名。 如此說來,人們把它視為不祥之物,確實是有一定依據的,只是因不知其所以然,語焉不詳罷了。

彼岸花開開彼岸,奈何橋前可奈何。花開一千年,花落一千年,生生世世,花葉永不相見。這應是最悲情的花語了。

其實,花本身並無任何過錯,它不過是大自然芸芸眾生之一,從植物學角度看,它喜陰,只是喜歡生長在陰暗潮溼的地方罷了。

秋日的校園,青翠的麥冬草裡點綴著些彼岸花,或鵝黃,或鮮紅,或粉紅,這應是改良後的品種。我早已忘記了大人們的告誡,也沒了“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禁忌,見之可親,聞嗅之,愛撫之。

“彼岸不爭春,寂寞開最晚,秋到彼岸花事了”。這一抹亮色應該是花事寂寥的秋季最生動的風景吧?

花葉永不見


作者系衢州市工程技術學校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