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惡語發脾氣,會帶來什麼?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惡語發脾氣,會帶來什麼?

1、人家侮辱你,你要當作是培福;人家傷害你,你要當作是他來成就你。你受盡委屈,記得,你是有福報的人,不要抗拒。

2、世界上有一種生意是永遠虧本,那就是發脾氣。

3、心好嘴不好,榮華富貴折去了。

4、什麼都不能忍耐,你的前途就有限。忍辱也就是我們世間人講的恆心、毅力、長遠心。稱心如意的要忍,為什麼?怕生貪愛,要保持距離。冤家對頭也要忍,為什麼?保護你自己的清淨心。修忍辱的果報是相好。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惡語發脾氣,會帶來什麼?

5、“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恚心一起,智慧就沒有了,理性被矇蔽了,於是全憑感情用事,不僅傷害自己,而且有意無意與一切眾生結冤仇。冤仇若不能化解,因緣成熟時,報應就現前,冤冤相報,而且果報必定一次比一次殘酷。

6、縱然別人侮辱我、毀謗我、陷害我,也仍然要以善心待之,並由衷地感恩。正是由於對方的侮辱、毀謗和陷害,消除了自己過去今生所造的罪業,因而決不能有絲毫怨恨之心。若有絲毫怨恨之心,不但不能消業,反而增長業障。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惡語發脾氣,會帶來什麼?

7、不安靜是自己不讓自己好,不修行就不能過一天安靜生活。

8、您問佛哪天能好,佛說看您哪天老實,哪天安靜,哪天聽話,哪天修行。

9、“發脾氣是修行人的大忌,‘火燒功德林’不是妄說。如果不改掉這個壞脾氣,無論一天念多少部經,講多少次法,度多少人學佛,你自己都出不了三界。發脾氣本身就是無明的表現,無明就是不明白。你自己都不明白佛法,怎麼可能很圓滿的度人?

10、我們以不善的心對人,惡意對人,受害者只有十分之三,自己受害十分之七,那是糟蹋自己。你自己要健康、要長壽、要充滿智慧,你就用愛心對一切眾生,我們全身細胞都是愛心、都是善心。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惡語發脾氣,會帶來什麼?

11、言語傷人,比殺人還要嚴重,這個事實真相,很少人知道!口造業是最容易的,而且造得最多,來生的果報非常慘烈。

12、佛教我們不跟一切眾生結怨,寧願受別人的侮辱、陷害,絕不能有一念報復之心,才能超越三界。如果怨天尤人,生起懷恨之心,依舊要六道輪迴,生生世世冤親債主互相報償,一次比一次殘酷。冤親債主多也未嘗不好,將來度的眾生多,幫助他們脫離苦海。

13、不論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都要學會不去煩惱,因為煩惱比歲月更容易催老我們的容顏。它會影響我們的心境,增添我們身心的負重,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

14、測量一個人的力量大小,應看他的自制力如何。誰不能剋制自己,他就永遠是個奴隸。剋制自己,才能駕馭自己,成就自己。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惡語發脾氣,會帶來什麼?

15、口最容易造罪業,多少很好的修行人,修行一生,積功累德,到後來功德都漏掉了。從哪裡漏掉?從口裡漏掉。你為什麼會看到別人過失?自己心裡有過失,才看到別人有過失。每天所修的這些功德,都從口裡流出去了。

16、我們在造口業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地獄裡面一切抽腸挫斬、拔舌耕梨,這些痛苦都是真的,果報不可思議,所以,我們要很小心很小心,在身語意業上多做檢討,不要等到有一天我們這麼痛苦的時候,才發現到我們實在是無法承擔!

17、世出世法成就的大小,全在於忍耐功夫之高低。忍耐功夫愈高,成就愈大;忍耐功夫愈低,成就愈小。不能忍耐,則無成就。


南無阿彌陀佛

願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

往生安樂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