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民間故事:姜太公在此

據說神仙都是姜太公封的。周武王伐紂的時候,雙方都死了不少大將和各式各樣的能人,姜太公看他們死的太慘,便將他們一個個都封成了神仙,這一來,天上的,地下的,山上的,水裡的,每個地方都佔滿了;管天宮的,管地獄的,管火的,司水的,各種差役都布嚴了。

民間故事:姜太公在此

他萬萬想不到,封來封去,自己反而連個落腳的地方也沒有,都到哪都受擠兌。到山上,山神說:“小神荒山野嶺,不敢讓太公安歇。”下了平地,土地說:“這小旮旯您呆不住呀!”飛到天上,把門的神把他攔住:“天宮不得隨便進入!”鑽到地裡。鬼神一陣嚎叫:“走,你這個死老頭子。”簡直把姜太公氣癱了。

民間故事:姜太公在此

他越走越累,越想越氣。猛然想出一個主意,派人四下通知,請各路神仙再到封神臺來,說有一個最高最大的爵位還沒有人做。這次要封一個德行高的坐著頭把椅子。神仙們一聽,都想往上爬,於是鬧鬧嚷嚷的又來到封神臺下。姜太公見神仙到齊了,咳嗽兩聲,說:“這個爵位必須得給一個沒有立腳之地的人,你們想想該是誰?”神仙們想來想去,每位都有一塊地盤,誰也輪不上,再說,天地都佔嚴了,這個官上哪去做呀?於是他們互相遞著眼色,異口同聲的喊:“這大爵位封給太公自己吧!”

民間故事:姜太公在此

姜太公心裡明白,這是送個人情,便嘿嘿一樂:“既然大家讓我擔當,我也不推辭了。”這時有位神仙笑問:“小神問問太公,您將府邸建在哪兒?”姜太公早盤算好了,立刻答到:“我的殿建在房脊上。”“啊!您佔的地方太小了吧?”“沒事,我是你們的頭兒,到哪裡,哪裡的神仙給我讓位。”

從此,民間留下個風俗,蓋好房子,常在房脊上用幾塊磚砌個小房,小房裡立塊磚,上邊寫著:“姜太公之位,”或寫“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據說這樣就會平安無事。

民間故事:姜太公在此

姜太公臨嚥氣的時候,武王哭成了淚人兒。他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叨叨:“相父呀,您歸天了,周朝的天下可怎麼辦哪?”太公強睜開雙眼,一個字一個字的吐出來:“把——子——牙——-的--棺材----懸----在-----殿——山。”

民間故事:姜太公在此

太公死了後,武王照太公的遺願辦,將他盛斂起來,裝進楠木棺材,然後用銅鏈懸在大殿的正樑上。武王告誡子孫,無論誰登基坐殿,也不能把太公的棺材移走。說來真怪,這口棺材成了寶貝,無論哪方造反,棺材頭事先就指向哪方,鬧事的剛開頭,周朝的大兵就到了,三下五去二,亂子就被平定了。因此周朝的年頭最長,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坐了八百零八年的天下。

民間故事:姜太公在此

傳來傳去,周天子傳到赧王的時候,他瞅著殿上懸了口棺材,膩煩極了,整天抱怨祖上為啥留下這麼個東西。也是該當周朝完蛋,一天赧王登殿,忽然,一股臭味往鼻子裡鑽。他四下裡掃一眼,只見懸的那口棺材縫裡直滲白湯子,不由地火起,他怒聲吆喝大臣:“快搭出去,快搭出去!”大臣們趕緊勸阻:“動不得太公靈啊!他保著我們的萬里江山呢!”赧王哪聽著一套,都囊著罵著:“都變成臭狗屎了,還保個屁!”

大臣們不敢違抗,便七手八腳的把棺材卸下來,他們要將棺材挪到殿外,就聽:“嘩啦”一聲,棺材散了,“撲稜愣,”從裡面飛出一群鴿子,這群鴿子向四面八方飛去。再看那棺材裡面什麼也沒有。

民間故事:姜太公在此

從這兒以後,周朝又聾又瞎,再也不能預先知道各處的情況了,周赧王昏庸無能,弄得天下大亂,不是西邊造反,就是東邊作亂。南方剛來告急,北方又起狼煙。您想,它能不完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