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安醫生:侄子朝我吐了口水,就被拉進牆角揍了一頓

安醫生:侄子朝我吐了口水,就被拉進牆角揍了一頓

我來自農村,地地道道的農村人。

起碼往上數兩代,到我爺爺那輩,都是農民。

坊間有傳言,說我爺爺當時是地主,又或者是公社領導之類。

大小是個官。

可自從我知道了“三人成虎”的道理,就對這事始終懷有質疑:這麼重大的事,父親不可能不跟我說,爺爺最疼我,也沒有要瞞著我的道理。

然而,每當看著堆在後院的那一堆碼齊的據說是當初留給父親蓋新房而沒用完還能繼續留給我蓋新房的瓦片時,我對坊間的傳言更加嗤之以鼻:做人要憑良心,你們摸摸胸膛,哪裡去找,這麼清廉的官?

我六歲時候,正值計劃生育鼎盛的那幾年,村裡面的學校,被臨時徵集成了看管超生家庭的場所。

說是看管,無非是把人抓過去,在裡面關著,想要放人,就要交罰款。

那時好巧不巧,家裡來了老二。

因為怕被抓,只能躲著村裡派下來的人。

而每次當村裡要下鄉抓人的時候,都會有人提前跟村裡人打招呼,“趕緊跑,上面又下來抓人了!”

有時,報信的人會提前一天通知,有時,或許是實在來不及趕不上,就會在村口那棵老槐樹下大喊一聲:趕緊跑!

因此,那幾年裡,我跟著母親過了一段從這塊玉米地鑽到另一塊玉米地的躲貓貓生活。

而關於“躲貓貓”,有句很經典的話: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

那年正月十五,母親跟很多人一起,沒躲過去,被抓走了。

後來,東拼西湊足了罰款。

這才,沒挨什麼打,沒受什麼苦,一家算是平安。

這件事,對母親影響比較大的。

因為後來的很多年,她對村裡的那些官,都帶著一種偏見,偏見的緣由其實我知道,並不是在於當時交了罰款,而是因為那時父親捱了打。

母親雖然沒上過幾年學,字識的也不是很多,對人對事,從小給我的印象就是分外絕對,在她的概念裡,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這一點,符合女人性子上來時“絲毫不講道理”的特點。

我深信不疑。

不講道理,並非是指避開道理,而是道理都讓她講完了,你口中再無道理可言。

因此,跟女人講道理,原本就是不講道理的一件事。

到了二弟稍大能記事的時候,母親經常會念叨著:老二啊,你可是花了大價錢買回來的,金貴著呢。

可嘮叨歸嘮叨,到了後來,老三出現時,母親二話沒說,乖乖交了罰款。

說是對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那時候,父親在外務工,母親留在家照看我和弟弟。

除了家裡圈養的那頭豬,我的捱打次數,不用努力,都可以排得更靠前。

因為弟弟還小,不能打。

放學路上貪玩,而回家晚了,回來什麼話也別說,我只須老老實實脫掉褲子趴在長凳子上。

調皮地將課本上的圖片,用小刀割了下來,被母親發現後,二話沒說,又是一頓打。

倘若是趁著大人們在田間勞作時,我若是被發現在跟那渠溝裡的水玩,絲毫不給任何解釋,沒有任何顧忌,哪裡發現就被按在哪裡,一頓暴打。

母親的打跟父親的打,還不一樣。

母親喜歡用掃帚,或者身邊隨手能拎起的可控性強的,這有個好處,就是打起來光有氣勢,其實並不疼。

而父親,就比較注重儀式感,彷彿這頓打是件極其莊重的事,每次都要去院子外池塘邊,折那細嫩細嫩的柳條,拿在手裡,試試勁道,夠不夠讓人漲記性。

對於我來說,當時即便是想解釋,想談談道理,那也得等打完了,大人們的手不疼了,才能解釋。

至於聽不聽得進去,得看大人們的心情。

那些年,田間地頭,犄角旮旯,實在想不出哪裡還沒有留下過我那稚嫩又略有反抗的嚎啕大哭聲。

當然,光是打,是完全不夠的。

還有罵。

跟鄰居家、學校裡的小朋友鬧矛盾打架了,回來了不由分說,首先是一通噼裡啪啦的斥責:

“因為什麼跟人家打架了?”

“打架後,問題解決了嗎?”

然後,才是聽其中詳情,才是責任劃分,最後才是談道理、算算賬。

接過親戚親過來的小禮物而忘記道聲“謝”時,立馬會遭到訓斥。

有人說,非得“打架”麼?講道理不行麼?大家都是文明人。

其實在針對於“矛盾”這個詞的時候,往往男人傾向於動手,女人更傾向於動口。

能通過著手去解決的問題,男人絕不會願意跟你婆婆媽媽,同樣,當女人願意跟你動口時候,往往是抱著一個利好的心態在跟你商量問題,倘若女人被逼到動手,那這個“問題”,基本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對內立規矩,對外嚴做人。”

請。

謝謝。

對不起。

成了家裡說話的三個基本用語。

母親並不是懂得太多大道理,只是在心裡有著自己一套“頑固”的標準:你對了,就是對了,

錯了就是錯了,對了理所應當,錯了賠禮道歉,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所以後來很多年,當母親問我,埋不埋怨小時候她經常揍我。

我都會笑著跟她說:你啊,人家常說,打是親,罵是愛。

這點,也確實沒錯。

每次捱過打罵之後,母親都會塞給我一包糖,美其名曰:媽媽也不是想訓你,可是你就沒覺得你哪裡做錯了麼?”

說實話,那個年紀,哪裡肯輕易認錯。

倔強,要強,而又不知天高地厚。

年少不知春衫薄。

這麼多年在外,母親往往來電話,除了尋常叮嚀囑咐外,說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做人要厚道,要踏實,錢可以少賺,人不能胡來。

算是一種訓示。

一個人的生活在怎樣的一個環境,後期往往更傾向於形成一種類似環境的生理性格。孩子的成長階段,未必任何時候都有分辨是非通曉人情世故的能力,陪在身邊的大人們則有不可推卸的第一責任。

疏於管教,懶於引導。大人們倒是見慣了風雨,學會了不知羞恥,可對於孩子來說,卻是極易形成效仿效應。

所謂的“上樑不正下樑歪”,未免說的有些過於絕對,可終究還是“歪”了,為人父母,難辭其咎。

孩子不懂事不明事理,尚且說得過去,有大人背鍋;而倘若這事落到大人身上,再是蠻無道理,咄咄逼人,多辦半是不知廉恥為何物。

說到提到的我那小侄子,表哥他們平時忙於工作,也都疏於管教,以至於養成一些,不太好的習慣。

約莫他七八歲的時候,我跟三弟去姑媽家,剛好趕到他在。

飯後一群人坐在那裡話聊,這小傢伙冷不丁朝我身上吐了一口,當時那種尷尬,姑媽一臉驚詫,拉過來小侄子,有模有樣地朝著屁股上拍了一巴掌,嘴裡訓斥著,“這孩子,沒教養,跟誰學的這習慣?”然後又一臉愧疚地跟我說,“這孩子,也不知從哪學的,一不高興,就朝人吐口水。”

訓斥是真的。

因為憑著兒時跟表哥多年的相處經驗來說,或許能寵溺出無法無天的孩子,可教不出這一號的人物。

而姑媽的那一巴掌,在我眼裡,確實是打的有些輕了。

三弟那時也還小,十幾歲的年紀,偷偷對到我耳邊說:是不是很想揍這熊孩子一頓?

然而,忍住了心裡想練練手的衝動,畢竟是有父母生的人,自然是有父母管。

不過據三弟說,他這樣“教育”過堂弟家的孩子。

後來,慢慢明白了那種,父母在家對孩子進行男女混合打的運動。

孩子無知無教養,有大人教訓。

那麼,那些長大了的大人呢?

那麼,那些不由分說信口開河的媒體呢?

連著下了一週的雨。

一杯酒,敬安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