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得分王+MVP,卻沒有進NBA50大的,只有一個人

到1996年為止,NBA出過19位常規賽MVP,其中18位進了NBA50大。唯一遺失的是鮑勃·麥卡杜,1974-75季常規賽MVP。順便,他還是1973-76連續三年得分王。

他那座常規賽MVP,確是實至名歸:場均34.5分14.1籃板2.2助攻2.1封蓋。

他壓倒了考文斯、海耶斯、裡克·巴里、天勾、阿奇巴爾德、哈夫利切克、昂塞德、弗雷澤、門羅,一水兒NBA50大。

又五年後,他29歲,成了底特律活塞的替補。從那年直到1986年退役,他只打過一場首發。

1970年代的MVP,到1980年代變替補,天上人間。

麥卡杜是個超前於時代的長人。

在他之前,大個子們還在籃下拼分。偶爾出禁區轉轉兼職,例如張伯倫的底線擦板、威利斯·裡德的45度角跳投。1960年代時,鮑勃·佩蒂喜歡在兩翼禁區線腰位中投,但射程依然不長。

麥卡杜是個另類:他有206公分的身高,頂尖運動能力,一身野獸體格,外加一手美女肌膚般絲滑的跳投。中投、速度、身高、近筐手感一結合,他擺脫了傳統內線張手要球的束縛,成為史上最早溜達到外圍面筐進攻的中鋒。

在他之後二十年,海軍上將靠中投+面筐試探步橫掃天下,波什仗著底線跳投和投籃假動作連突破都能全明星,何況他在1970年代?他就像是個提前三十年出現了的斯塔德邁爾。至少在1975年,比爾·拉塞爾總結:

“麥卡杜就是這時代最好的得分手。”

得分王+MVP,却没有进NBA50大的,只有一个人

但是……

1970年代,麥卡杜的人生關鍵詞:得分王+MVP+一輪遊。他有兩枚戒指,是在湖人當替補混到的。他快速、能跳投、才華橫溢,適合帕特·萊利的趣味,但老也上不了首發。1982-83季,他做替補場均15分5籃板,可萊利還是讓場均7分的蘭比斯(先前森林狼主帥)打首發大前鋒。

欲知他的悲劇核心,只需看1976年東部季後賽。

那年夏天,麥卡杜職業生涯僅有的一次,帶著布法羅勇者隊殺過首輪,次輪對陣凱爾特人。那個系列賽,才華錦繡的麥卡杜VS勤雜藍領戴夫·考文斯。

每場比賽開始,麥卡杜總在他喜愛的禁區左側要位,然後在比他矮、比他瘦、比他慢的考文斯頭頂跳投。考文斯只是瞪著他那雙吸血鬼眼睛,用肘、膝、前臂、手掌持續的扛麥卡杜。到第一節中段,麥卡杜的要位範圍會遠到禁區外一米。

而到了第四節,麥卡杜就會跑到三分線距離去拿球了。

簡單來說,考文斯所做的——防守、碰撞、對抗——麥卡杜都不喜歡。如是,他的比賽和他的職業生涯一樣:爛漫開始,漸趨軟弱,最後消沉。

本來,面筐跳投的大個子都會經歷這種命運:早到佩蒂,晚到大衛·羅賓遜,都是在常規賽隨心所欲陽春白雪,到季後賽遭遇血肉橫飛的搏殺就受了拘束。

但上將至少肯防守,德克在生涯後期練出了強硬背身,每個長人都自有辦法。可是麥卡杜的打法,卻是遇到抵抗便變軟:他沒有羅賓遜的防守投入度和德克的大心臟。因此,他最好的團隊戰績,都是在湖人打替補獲得,似乎那才是他適合的角色。

他的人生,就像本地道的反面勵志教材:除了天賦之外,籃球還依賴許多骨、血和靈魂的東西。或者直白一點:

內線不能忘了自己的本色,在優雅地投籃之前,得儘量硬一點,狠一點,多把屁股多往籃下去呀!

如果違背了這一點,饒是你MVP+得分王+超前於時代的技巧,依然會在通向偉大的路上,半途而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