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合肥歷史古蹟巡禮——巢湖洗耳池

我的目光一如蜥蜴的舌,每每一推開辦公室的窗,不由得便彈入樓前的洗耳池,激起的水花很想濺溼那位臨池洗耳的高士,而我捲回來的獲物依舊是一直不得其解的疑問。

合肥歷史古蹟巡禮——巢湖洗耳池

那位臨池洗耳的高士,名喚許由,字武仲,《嵩山志》稱其為“陽城槐里人”;《黎城縣誌》載“縣北八十里有許由墓”;而吾鄉《巢縣誌》道是“由與巢父並隱巢之臥牛山,首祀鄉賢”。桑梓何處並不重要,千百年來,人們所感興趣的是這位史上傳說的名人,何以放棄天子不做,而去甘當什麼隱士。

合肥歷史古蹟巡禮——巢湖洗耳池

毫不懷疑堯的眼力,堯能看上許由並打算重用他,可以肯定許由是當時曠世的賢德之才,然而這位孤標傲世的高士卻並不買當朝天子的帳。頭一回,堯找到許由,明確表示把天下讓給他。許由不受,拔腿就逃,逃到中嶽潁水之濱、箕山之下,自耕自食,過起隱居生活來。不久,堯惜其才,遂折節下士,又派員延請他出山就任九州長。許由不聽便罷,一聽連忙捂起耳朵,捂起耳朵還嫌不夠,又跑到潁水邊洗起耳朵來,生怕那些要他出仕的話兒汙染了自己的靈魂。怪,這位許高士真是怪。倘若我是堯帝派去的使者,我會當場艴然作色,厲聲質問:“喂,為什麼一再拒絕?”許由想是不會理睬的。

合肥歷史古蹟巡禮——巢湖洗耳池

不理睬亦無奈。幸有《莊子》、《高士傳》等史料記載,那就憑此探幽析微,潛入許由的內心世界,看一看他心靈的四壁上到底懸掛著什麼山水墨跡。

皇甫謐說,許由“為人據義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荀況說,“許由重義輕利行顯明”。由此看出,許由立身方正,特立獨行,仗義,率性,超塵拔俗又揚顯自許。這是許由的性格特徵,性格特徵並不能反映人的本質,唯有聽其言觀其行,方才可能讀出他的心靈密碼。

合肥歷史古蹟巡禮——巢湖洗耳池

堯曾當著許由面,把他比作太陽和月亮,而把自己比作小火把。堯對許由說:“先生如果你立為天子,天下一定會大治,然而現在我還在主持著天子的政務,我看看自己,能力很不夠,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你。”許由說:“您治理天下,天下既然已經大治了,而我還要去代替您,難道我是為了出名嗎?名是從‘實’派生出來的第二位的東西,難道我還要去求取這第二位的東西嗎?巧婦鳥住在深林中,它所築的巢,不過佔用一根樹枝罷了;鼴鼠在河中飲水,不過喝滿肚子罷了。回去吧!算了吧!你這個天子啊!我是不想對天下有所作為的!廚夫雖然不去做菜,主持祭禮的司儀是不會逾越廚夫的職位而代替廚夫去做菜的!”於是逃之夭夭。

合肥歷史古蹟巡禮——巢湖洗耳池

逃走的路上,許由遇見了自己的老師齧缺。齧缺問許由:“你將要上哪裡去?”許由回答說:“我將要逃避堯。”又問:“這是為什麼?”答:“堯只知道賢人可以造福天下,而不知道賢人可以禍害天下啊!只有站在賢者之外的人,才可以瞭解這一點。”

許由和老師說的這番話的意思,先前也跟堯說過。先前,堯向許由問道:“齧缺可以當天子嗎?我要通過他的老師王倪的幫助邀請他來當天子。”許由說:“齧缺的為人,聰明而有智慧,計數十分敏捷,他的天賦超過常人。你要他當天子嗎?他一定會只是運用人的智慧而不會恢復人的自然本性……運用智慧去治理國家,雖然能取得一時的大治,但以後必然還要亂起來。所以,智慧是天子的禍害,也是臣子的禍害。”

合肥歷史古蹟巡禮——巢湖洗耳池

對於許由的政治見解,史上無有臧否,而他臨池洗耳的做派卻遭到一位朋友的嘲笑。那天,許由聽到要他當九州長的消息後,正在潁水邊上洗耳朵,恰巧老友巢父牽著一頭小牛也來飲水。巢父見狀,問他幹什麼。許由不敢隱瞞,如實告知。巢父聽罷,冷笑道:“你要是真心想隱居,就隱居在深山老林裡,那樣還有誰認識你呢?可是你卻四處漫遊招搖,如今終於惹出事情來了。我看現在你不過是借隱逸之名釣取名譽罷了,所以你洗耳朵的水也是不乾淨的,如果我的小牛喝了這樣的水也會髒了口。”

合肥歷史古蹟巡禮——巢湖洗耳池

透過許由的這些做法和言論,我們可以推斷他不願出仕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價值觀念不同,不願坐享送上門的天子虛名,儘管可能也動搖過,而最終卻甘願做一枝巢的巧婦鳥、一腹飲的鼴鼠;其次是政見不同,反對有為(智慧)政治,崇尚道法自然、無為而治,而這又與時勢相悖,故而不受天子位;再則是終極追求不同,持節自重,隱居自耕,醉心於做那種如莊子所說的“以天待人,不以人入天”的真人。這三個原因,或許全部,或許某一種,可能是許由拒仕避官的理由。至於民間其它傳說,道是許由擔心堯子不服、謙讓虞舜云云,因無史料佐證,不足為信。而本文所云三條理由,也不過是管窺蠡測而已。

合肥歷史古蹟巡禮——巢湖洗耳池

然而,無論怎樣評說,對於常人而言,許由的表現著實叫人迷惑不解。連太史公寫到他時都感嘆:“整個世道都混濁的時候,品行高潔的人才顯現出來。難道是因為他們把道德看得太重,或將富貴看得太輕嗎?”荀子也曾說過,“作為天子的尊貴之人,富裕得擁有整個天下,這是人的情感所共同嚮往的”。求貴尋富,原為人的本性,世世代代多少人為之夢想,為之奔波競逐啊!聽聽元人陳草菴一曲《山坡羊·嘆世》,就知道功名場上有多熱鬧:“晨雞初叫,昏鴉爭噪,哪個不去紅塵鬧?路遙遙,水迢迢,功名盡在長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舊好;人,憔悴了。”可是這些場景,許由是不屑一顧的,許由的不屑一顧正好契合了官本文化中愛與恨交織的情結,或許因了這個緣故,許由的隱士名節才得以備受世人的推崇。

合肥歷史古蹟巡禮——巢湖洗耳池

但對許由的讓天下,史上亦多有詬病者。韓非就投之以白眼。他在《忠孝》篇裡說:“未有天下而無以天下為者,許由是也;已有天下而無以天下為者,堯舜也。此者殆物也。治國用民之道也,不以此者為量。”他認為,沒有統治天下而又不把天下當一回事的,是許由這樣的人;已經統治天下而又不把天下當一回事的,是堯舜這樣的人。許由的行為是危險的事情。治理國家馭使民眾的準則,不能以這樣的人的行為作為準則。韓非的看法或許有道理。

世界從來不嫌多一人,也不惜少一人。許由的不仕,最終也未招致天下禍亂。明萬曆知縣陳經言在《洗耳池記》一文中說:“至以其(許由)不出,為天下有舜也。”言下之意,也是好事。

合肥歷史古蹟巡禮——巢湖洗耳池

而我對許由的做法不敢苟同。竊以為,許由拒絕出仕,不僅僅是對堯的不尊重,而是對天下的不負責任,對黎民的不負責任,對歷史的不負責任。你以為只是堯看上了你嗎?其實是天下的期許、黎民的望歸、歷史的遴選,而你卻拒絕了,躲藏起來了。算你是個英雄,而英雄不能不擔當,不能不有所作為。《尚書》中說:“國家之危殆繫於所任一人之非,國家之榮安繫於所任一人之是。”歷史是人民創造的,而作為人民中的一員英雄,完全可以代表人民的意志,調整歷史的方向,加速歷史的進程。可是惋惜得很。如果換作孔夫子,這位秉持“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也為之”理念的聖人,斷然不會辜負堯的厚愛與期望的。

噫,歷史似乎並不按照邏輯演進,而人的行舉往往又在人們的臆想之外。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