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初二最險,高二最難,孩子“犯二”,家長再累至少可以這麼做

初二、高二都處於學習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卻也是最容易出現動盪和茫然的兩個時期。教育專家表示,

初二屬於成長中的危險期,更是家庭教育最困難的時期。又有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學生感到在高二階段成績明顯退步再難再累,家長也要陪孩子度過學生生涯這兩個“二”檻兒。只有孩子戰勝兩個“二”,才可以決勝中考,致勝高考!

初二最險,高二最難,孩子“犯二”,家長再累至少可以這麼做

初二最險,高二最難,孩子“犯二”,家長再累至少可以這麼做

初二:

初二的孩子正當青春期,易衝動、不聽勸。但同時,初二又是一個可塑性最強的“造型期”,面對這些迫切要長大、要獨立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辦呢?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科學家分析認為:“與兒童有所不同,青少年能夠權衡自身行為的好壞利弊,但他們更關注這些行為能否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刺激,而不是安全與否。”

還有一些初中年級段的班主任教師反映,初二屬於成長中的一個“危險期”,這個年齡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初二的孩子是‘半成熟’的,既有獨立成熟的一面,又限於經驗、年齡獨立不起來,也就造成了家庭教育最困難的時期。

但同時,初二更是最佳塑造期。在這一階段,家長一定要下足功夫,把問題妥善解決,讓孩子順利發展。”

1. 無條件接納孩子、愛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不是故意和家長對著幹,而是由於成長期的家庭教育或生理原因還有環境中的影響導致的。

家長們瞭解了這些成因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和理解孩子,不要再埋怨孩子。

還要知道,叛逆期只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短暫的一個時期,它很快就會過去。

家長們能無條件的接納和愛孩子,幫助孩子們把這個時期儘快度過去,未來你的孩子才會更愛你,更尊敬你。

2. 家長要認知自我,改變自我

在這一點上,希望家長能夠重視起來。很多家長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對自我不瞭解,甚至自己並不成熟,遇到事情並不能理性客觀地去解決問題。有的家長甚至自己也極端情緒化,沒等孩子發脾氣,自己就先發火了。

家長這種不理智的情緒狀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是使孩子叛逆的導火索。

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要有平和的心態。希望家長能改變自己,把控好自己的情緒狀態,這樣你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3. 陪伴是最好的愛

在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有一個心理特點,就是他們經常處在混亂和矛盾的心理狀態之中。

雖然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想像一個成人一樣去處理和解決問題,但因為他們缺乏相關的經驗,所以很多時候結果是失敗的。這種失敗再結合典型的混亂矛盾心理,讓孩子此時的心理狀態非常痛苦。

如果家長此刻能帶著無條件的接納和愛陪伴著孩子,孩子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這種溫暖會讓孩子的叛逆減少很多,所以家長們可以試一試。

4. 父母應留下一點自己的時間

父母關愛孩子,但不能成為孩子的保姆,上下學接送,孩子看書,自己陪讀,一切圍著孩子轉,讓孩子產生依賴性。

父母應該主動地尋找一點時間和空間,暫把孩子放在一邊。這不是不管孩子,只是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心理環境。

撫養孩子並不意味著父母要放棄個人的需要和夫妻間的交流。利用這點空閒,夫妻間多交流與溝通,夫妻關係的和諧對家庭穩定至關重要。

不少家庭,正是因為夫妻不和,整日吵架,甚至鬧離婚,使孩子受到極大的傷害,父母形象地位在孩子心目中大打折扣,這是應努力避免的。

另外,父母需要這點空閒時間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遠離繁瑣的家務和工作,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情,放鬆一下緊張的神經。

要有一點幽默感,不要為自己的一點點錯誤懊悔不已。相信自己是一位好父母。善於工作,善於休息,才能更善於教養孩子。

初二最險,高二最難,孩子“犯二”,家長再累至少可以這麼做

初二最險,高二最難,孩子“犯二”,家長再累至少可以這麼做

高二:

此階段很多學生目標不明確,既沒有高一時的雄心壯志,也沒有面臨高考的緊迫感,是一個容易出現動盪和茫然的時期。

1、在學習上兩極分化日益明顯

經過高一一年的學習,學生在知識掌握程度上已較明顯的分出層次,即所謂優生和差生。對優生來說,由於之前學得好,他們積極、自信的心理不斷得到強化,學習興趣上升為樂趣,學習已成為自覺的行為,並不斷從中得到成功的心理體驗。

另一部分學生在一年學習中(尤其是在考試中)屢遭挫折,對學習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理也在漸漸固化,出現興趣轉移,偏科等傾向。對中等水平的學生來說,學習目的模糊,學習動機不強,處於一種淡漠的被動狀態。

2、孤獨感和焦慮感較強

高二階段由於很多學生目標不明確,既沒有高一時的雄心壯志,也沒有面臨高考的緊迫感,是一個容易出現動盪和茫然的時期。一旦遇到挫折,特別是考試中受到打擊,就會自我懷疑,產生焦慮。

根據調查數據結果:一半以上的學生感到整個高中階段有成績明顯退步的階段,其中大部分學生感到這個階段在高二。

3、戀愛現象增多

高二是高中階段戀愛發生率最高時期,高二學生所要承受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壓力越來越多,他們非常需要理解和關心。然而,由於家庭、學校對他們的關注不夠,導致他們只能從外界獲得關愛的感覺。有些學生談戀愛就是要尋找一種被愛、被重視、被珍惜的感覺。

對於學生的早戀,總是讓很多家長頭痛。但是,如果我們一味地強調早戀為孩子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不考慮其不可抹殺的固有的特性,對孩子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學的。

家長應該如何對待?

對此,我們可以注重跟孩子說明早戀的原因和它將給早戀者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其次,早戀問題源自於性,那麼我們就從源頭開始引導。很多家長認為性是難以啟齒的東西,迴避或很少和孩子談論有關性知識。

我們要大方教給學生有關性方面的知識,讓學生懂得性知識,使他們對性有科學的認識,不再對它有一種神秘和好奇的心理。對已經早戀的學生給予理解和加以正確的引導,儘量將他們“戀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控制在最低程度

對於成績好的孩子,我們要給予肯定,使他們更加積極上進。對於學習中等水平和較差的孩子,家長首先要有正確的態度。避免過高的期望,要給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勵,幫助他們分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肯定他們所擁有的發展潛能,解除不必要的顧慮。

高二年級的學生在心理特點的影響下,很容易輕視高考的緊迫感,從而對於學習不夠重視又或給予重視但又無法適應高二的大量知識點,因此,高二階段對待學習的態度也是廣大學生家長最需要注意的一點

,須知高二年級承上啟下,事關高考成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