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八段錦原來有這麼多區分,古代大量書籍都記載了此導引術

“在我國古老的導引術中,八段錦是流傳最廣,對導引術發展影響最大的一種”。中國近代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每天下午四時,就一直堅持練習八段錦,且取得了很好的健身效果。八段錦有坐八段錦、立八段錦之分,北八段錦與南八段錦,文八段錦與武八段錦,少林八段錦與太極八段錦之別,在我國深受知識分子和練習者的喜愛。


《三才圖會》之“八段錦”古代有一種氣功導引功法,叫八段錦。此功法共八節,可分文八段與武八段兩種。文八段,又稱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氣。其圖式出自南宋河濱丈人《攝生要義》。

明人王圻《三才圖會》載有類似圖式並附有功法。高濂《遵生八箋》概括為:“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崑崙。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微擺撼天柱,赤龍攪生津。漱津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閉氣搓手熱,背摩後精門。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左右轆轤轉,兩腳放舒伸。叉手雙虛託,低頭攀腳頻。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精。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子後午前後,造化合乾坤。循環次第轉,八卦是良因。”

八段錦原來有這麼多區分,古代大量書籍都記載了此導引術


曹無極《萬育仙書》曾轉載此訣,後世流行頗廣。武八段多為馬步式或站式,又稱北派,適合青壯年與體力充沛者,其名稱出自南宋洪邁《夷堅志》:“政和七年,李似矩彌大為起居郎。嘗以夜半時起坐,噓吸按摩,行所謂八段錦者。”南宋曾慥在其《道樞》記其基本功法為:“仰手上舉所以治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鵰;東西單託所以安其脾胃;返而復顧所以理其傷勞;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臟;咽津補氣左右挑起手;擺鮮魚尾所以祛心疾;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

此外,《醫方類聚》、《靈劍子導引子午記》等均載有類似功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