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解讀華為新影像大賽:陣勢空前,加速移動影像技術發展

手機拍攝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如今,毎一秒鐘就有41000張照片被拍攝,有780支視頻會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預計2018年全年,人們將會拍下1.3兆張照片。手機拍照不僅是人們記錄影像的工具,更是人們發現和創造美的全新方式。

解讀華為新影像大賽:陣勢空前,加速移動影像技術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華為6月13日宣佈攜世界領先的攝影和視覺文化機構——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CP),發起2018華為新影像大賽。據悉,華為再次以2萬美元的總冠軍大獎,邀全球華為手機用戶參與。

目前全球每天都有幾場攝影作品大賽,華為此次舉辦的有何特殊之處?而且,華為手機這些年投入巨大資金研發,提升手機拍照體驗,是如何影響移動影像產業發展?未來,藉助此次大賽的成果,華為將如何進一步推動移動影像技術發展?

今年大賽升級:陣勢空前,設置用心,技術普及

“該新影像大賽的發起,旨在激發人們的創作靈感,捕捉和分享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華為消費者業務李昌竹表示。李昌竹是華為手機產品線副總裁,也是戰略與業務發展部部長,曾在2017年倡導和發起了華為新影像大賽。

解讀華為新影像大賽:陣勢空前,加速移動影像技術發展

據悉,去年第一屆大賽累計收到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超過157000件參賽作品,已成全球華為手機用戶向公眾展示作品的平臺。今年的大賽,又進行了大規模的升級和更新,藉助全新參賽組別、賽制和新晉大咖評審,陣勢空前。

儘管如此,筆者依然有疑惑,攝影大賽諸多,除了用獎品吸引華為手機用戶參與,還有什麼獨特的地方,讓更多普通用戶可以參與。而且,很多人對評判標準不瞭解:獲獎的會大多是專業拍照高手。

“我們在多個方面精心設置,讓本次大賽與眾不同。”李昌竹表示,比如大賽的命名,是“新影像”,英文名字是Next-Image。Next代表新技術、新體驗、新平臺,蘊含日新月異不斷提升的意味。因為,影像不僅是靜止的,還包括動態的(比賽作品不止圖片,還有視頻)。今年大賽在三方面進行了升級。

首先,考慮華為P20系列手機強大的夜景拍攝功能並迎合當下人們生活方式,今年大賽共設置六大參賽組別——“夜之美”、“你好,生活!”、“眾生相”、“地理位置”、“時間線”、“九宮格”。

解讀華為新影像大賽:陣勢空前,加速移動影像技術發展

“夜之美”對應夜拍和弱光拍;“你好,生活!”是與生活方式有關的;“眾生相”包含自己和他人在內的所有人;“地理位置”是有關所到之處的照片,包括地點景象和情緒表達;“九宮格”是用一組照片來講述故事或表達情感;“時間線”則不僅限於靜態的照片,還包括了視頻。

“一般攝影大賽會設置風光、人像、黑白人像,有的還設置專業組、業餘組、手機組。我們認為這種設置製造大賽與用戶的距離感,尤其是普通用戶。所以,做了一些新變化。”李昌竹表示。可以看出,六大組別涵蓋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世界的態度、對生活的感悟、以及對身邊人的情感記錄,呼應了大賽主題“新影像,不止所見”。

其次,2018華為新影像大賽作品將經歷初選和終審兩輪,首輪初選評委由華為聘請的業內影像專家團組成。而終審評委是由來自全球的五位國際影像界知名專家和五位青年攝影人組成。

目前已經確認並公佈的五位專家評委分別為:瑪格南圖片社攝影師埃裡克·索斯(Alec Soth)、紐約國際攝影中心執行主席馬克·魯貝爾(Mark Lubell)、徠卡畫廊全球藝術總監卡琳·雷恩-考夫曼(Karin Rehn-Kaufmann)、上海攝影藝術中心創始人劉香成、華為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昌竹。

最後,此次大賽除了實際性的獎金和獎品之外,還有比賽後在全球主要城市舉辦的國際性展覽、其他路演、線上交流、拍攝體驗活動等。如所有獲獎作品將有機會進入當代影像藝術最高殿堂Pairs Photo參展,在巴黎大皇宮完成手機攝影的時代首秀,為普通人圓藝術之夢,這是比獎品更加令人振奮的精神獎勵。

李昌竹還介紹,在之後的巡展中,獲獎作品以及部分非獲獎的優秀作品都會被精心展出。比如挑選出“上下班”的主題作品,在地鐵和各大車站展示,讓作品有被發現、被在社交平臺廣泛傳播的可能。這對創作者是一種重要激勵。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賽不僅舉辦比賽,還將設置新影像學院,提升普通用戶拍攝水平。華為將通過新影像學院幫助用戶去提升攝影技巧和能力。用戶在該學院能與一些大咖、達人線上線下交流學習。華為也將請專業大師開展“新影像大師班”活動,如今年請瑪格南的攝影師開展大師課。

解讀華為新影像大賽:陣勢空前,加速移動影像技術發展

去年華為新影像大賽部分獲獎作品賞析

解讀華為新影像大賽:陣勢空前,加速移動影像技術發展

去年華為新影像大賽部分獲獎作品賞析

解讀華為新影像大賽:陣勢空前,加速移動影像技術發展

去年華為新影像大賽部分獲獎作品賞析

解讀華為新影像大賽:陣勢空前,加速移動影像技術發展

去年華為新影像大賽部分獲獎作品賞析

大賽意義非凡:推動移動影像技術與華為手機的全面發展

可以看到,此次新影像大賽,將解決如下幾個問題:華為開發的手機拍照特色功能,用戶可能不瞭解或不會用;用戶會用華為手機的拍攝新功能,但拍攝作品被關注少,缺乏展示平臺;華為用戶平時創造的有故事作品,可通過展示傳播,讓更多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促進行業乃至社會發展。

具體而言,首先,此次大賽讓業界感受到,華為是一個致力於讓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品牌。因為,手機攝影成為人們分享生活、表達情感、與他人互動的重要方式,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而我們也都從中體會到了影像創作和分享所帶來的樂趣。

在這個人人都能成為攝影師的時代,每一位手機用戶都希望實現更高品質的攝影體驗和更自由的影像表達。華為立志將智能世界帶入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目前華為正在滿足消費者手機攝像方面的諸多需求。

解讀華為新影像大賽:陣勢空前,加速移動影像技術發展

其次此次大賽體現了華為在以創新加速推動移動影像技術的發展。作為手機市場中國排第一、全球排第三的領先品牌,華為一直注重技術創新,推動手機拍攝技術的發展,提升手機攝影的質量,以用戶訴求為出發點,不斷為用戶帶來極致、專業的攝影體驗。

如華為今年3月底推出的P20系列手機,因為有徠卡+AI+三攝等加持,實現拍照新突破,被稱之為“帶通信功能的手機”,為人們的影像創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間。據悉,兩款手機一經發布就刷新了權威測評機構DxOMark的手機相機榜,DxOMark給P20 Pro的綜合評分高達109分,其中拍照114分,視頻98分,兩項得分雙雙登頂。

最後,華為在移動攝像方面的努力,將促進華為手機銷量攀升。如P20系列2.5個月發貨量達到600萬部。華為Mate系列、P系列、nova系列、榮耀系列等產品,均在銷量方面實現突破。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就提出,今年華為手機銷量目標2億部。這比去年的1.53億部銷量再進一步。

解讀華為新影像大賽:陣勢空前,加速移動影像技術發展

未來5~10年,移動影像還將有很多發展,包括光子技術、飛秒技術等正在大學實驗室裡研究中。李昌竹介紹,華為正在對先進技術保持緊密的跟蹤研究,在未來會形成真正的商用。

可以看到,在5G和人工智能時代即將到來的時候,華為已經成AI應用先驅,並在持續提升AI能力,還在發力端雲的協同。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攝像技術的研究規劃和取捨,均是以用戶的痛點和需求出發。

“不管是從技術、用戶體驗上,還是從影像文化上,移動影像的發展才剛剛開始,現在還處於‘馬車時代’。我們瞄準的不僅僅做最好的馬車,還要做最好的汽車、火車、飛機。後續的技術商用化以後,華為要顛覆的不僅是手機,會顛覆很多傳統的領域。”李昌竹表示。

總體看,移動影像技術發展剛開始。通過發力雙攝、AI拍攝、三攝等,與徠卡等深度合作,華為這些年在推動移動影像技術的創新和商用方面,貢獻巨大。今年華為舉辦的新影像大賽,將進一步推動移動影像技術的發展,讓用戶更好體驗到手機攝像的樂趣和成就,也將促進華為手機品牌和市場的全面發展。

解讀華為新影像大賽:陣勢空前,加速移動影像技術發展

去年華為新影像大賽部分獲獎作品賞析

解讀華為新影像大賽:陣勢空前,加速移動影像技術發展

去年華為新影像大賽部分獲獎作品賞析

解讀華為新影像大賽:陣勢空前,加速移動影像技術發展

去年華為新影像大賽部分獲獎作品賞析

解讀華為新影像大賽:陣勢空前,加速移動影像技術發展

去年華為新影像大賽部分獲獎作品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