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百萬醫療險別被續保問題“一棍子打死”

近期,自銀保監會下發《關於互聯網渠道短期健康保險續保問題的消費提示》後,百萬醫療險各種弊病迅速見諸各大媒體及朋友圈,似乎百萬醫療險有百害而無一利。

百萬醫療險即此前藉助互聯網火爆銷售的短期醫療保險。這類保險保障期限多為1年,由於性價比較高,在保險公司網銷渠道迅速走紅,例如,一位30歲的男性消費者只需花費300元左右即可購得一份保額高達數十萬元甚至百萬元保險。

百萬醫療險的走紅引來各險企的跟風與模仿。據筆者統計,目前市面有超過20家保險公司推出了該類產品,產品總量近百款。大量雷同產品湧入市場後,個別險企出現了拒絕續保、理賠不到位等問題。

市場擴容後,個別險企續保等服務出現問題也就不難理解。監管層從保護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提示風險也無可厚非。但媒體“一邊倒”地放大百萬醫療險的續保缺點,將百萬醫療險“一棒子打死”的觀點卻值得商榷。

首先,百萬醫療險作為近年來在互聯網土壤上生長出來的新生險種,其發展時間並不長,任何一種新生事物都需要經過逐步完善、成長才能臻於成熟。這也需要保險公司、監管共同發力。

其次,百萬醫療險填補了中端醫療險的市場空白,它不同於近年來各種噱頭產品,它確實是一種“有用”的保險:以極低的保費及高額的保障額度滿足了中端醫療險市場需求。

在目前的健康險市場,長期重疾險份額佔比超過七成,但重疾險往往保費較高。同樣是30歲的男性,投保一款保額為50萬元,30年交費的重疾險,市面上的產品多數年交保費超過5000元,這對有保險需求,但囊中羞澀的消費者來說,可望而不可及。

再者,個別險企在百萬醫療險領域的理賠、續保方面出現的問題,並不能代表大部分險企或者所有險企推出的該類產品均存在續保及理賠問題。實際上,據筆者瞭解,雖然目前監管明確百萬醫療險不承諾續保,但不少險企百萬醫療險在出險理賠後,仍然為消費者續保。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