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今貴州」“我搬”!水城縣那些易地扶貧搬遷背後的故事

“搬出去土地也沒有了,我們咋個生活嘛?”

“我反正是不會搬。搬出去人生地不熟的,連個串門的地方都沒有”。

這場搬遷戶動員會,跟謝學平意料中的一樣,反對之聲四起,吵鬧不休。

“我搬”,就在這位村支書頭疼不已的時候,一個不算響亮卻清晰的聲音透過喧鬧的人群直擊他的耳膜。

「今貴州」“我搬”!水城縣那些易地扶貧搬遷背後的故事

謝德權說:“再用完幾缸水,就能搬新家了”。

順著聲音望去,皮膚黝黑的謝德權目光堅定。

家住水城縣營盤鄉高峰村渡船寨組的謝德權,跟很多貧困戶一樣,致貧原因都是家中人口多、勞動力少、缺乏發展資金。可跟很多人不一樣的是,謝德權始終堅信“樹挪死,人挪活。”

謝德權家的這間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是他親手蓋的。

“那個年頭,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就不錯了,根本不會什麼格局、寬敞的。”

因為是木房、蓋瓦的結構,謝家人最怕的就是下雨天。不僅是因為需要用盆子在屋內接雨水,更是擔心八十多歲、腿腳不便的老母親會不注意摔倒。

“前兩天我媳婦去看了新房子。她回來告訴我說,是樓房,有一百二十個平方,比我們現在的房子大了一倍。家裡的地面也是水泥地,白色的牆,又寬敞,又幹淨。”

接過謝德權遞過來的分房籤記者看到,謝家即將搬到的,是位於鐘山經濟開發區的安置點。“10棟一單元403室,四樓,是個好樓層,老人想出門散散步也還算方便。”

紅橋新區安置點總佔地面積320畝,建設面積共計194500平方米,計劃總投資51533.9萬元,計劃建設房屋2559套。

安置點房屋配備已經進行簡單裝修,並配備好床、櫃子、電視機等生活物品,讓搬遷戶實現拎包入住;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政府為其提供就業崗位,無勞動能力的,享受城市低保政策;此外周邊也就建成了醫院、有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讓易扶搬遷戶及子女都能享受到醫療、教育服務。

“村幹部最開始來做工作的時候,你就同意搬遷了嗎?”

“沒有”,面對記者的提問,謝德權坦言。

“他們說出第一句話的時候,我內心是拒絕的。但是當聽他們說完所有的話時,我就決定要搬了。”

除了免費拎包入住,村裡還拿出兩畝地建起了圈舍,幫助謝德權發展養殖業。

“我身體不好,幹不得重體力活。就只能搞點養殖。現在養了1頭牛、8頭小豬。等搬遷出去了,村裡還會請專門的人幫我看管,我只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回來照看一下就可以了。他們都為我們考慮得那麼周到了,我怎麼可能會不願意搬呢!”

採訪臨近結束,謝德權告訴記者,等以後養的牲口賣了錢,他想買輛麵包車,“一是方便定期回來看看,等養殖規模擴大了,也好拉去市場上買。”

貴報傳媒全媒體記者 黃瑤

通訊員 趙嬋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