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腦洞大開的多層注塑模具設計,提高模具生產效率好多倍!

在塑料製品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屬於扁平狀態而且是模具結構相對比較簡單的製品,往往這些製品的需要量非常大,往往都是數以億計的,譬如:塑料刀叉、梳子、衣架、掛鉤、蒼蠅拍、塑料夾子、元珠筆、牙刷等。

有的產品雖然在模具裡佔的範圍很大,但是由於產品有很多空擋,實際投影面積和鎖模力比較小,重量也比較小,但是模具的體積大,所用的注塑機也大,生產時電能的利用率很低。我們平時用的塑料衣架便是最常見的例子。下圖是我們在超市裡買到的最普通的衣塑料架。

腦洞大開的多層注塑模具設計,提高模具生產效率好多倍!

我走訪了一些小型的塑料衣架生產工廠,大多數是採用一模二穴的,用的注塑機是150噸左右的鎖模力,24小時的產量在一萬左右。由於電耗比較大(每個衣架的電費成本為0.025元),人工的成本也比較大(每個衣架的工資成本為0.022元)。基本上屬於微利狀態,假如出現一些其他的狀況,工廠根本很難賺錢,這是一些中小型塑料加工廠不願意大量生產塑料衣架的根本原因,利潤太低了,假如客戶延期付款,那就更困難了。

我們利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並且相互抵消的原理。將原來普通的一模多穴的模具(譬如一模出8件)分多層(譬如4層)重疊佈置,(每層2件)。這樣,從模具的總穴數來講,是同樣的,但是總投影面積就減少了四分之三。因為四層的鎖緊力相互抵消了三層,所以注塑機工作時所需要的鎖緊力只相當於原來普通模具的四分之一。

同樣每一模次生產8件製品。所需要的注塑機的安裝空間小了四分之三。並且可使注塑機對電的利用率從原來的30%左右提高到85%左右。這套模具打開後是這樣的:

腦洞大開的多層注塑模具設計,提高模具生產效率好多倍!

還是用150噸的注塑機,24小時的產量增加到3.5萬個,電費成本下降到0.01元,是原來的40%,也就是說節約了60%的電能,人工成本也下降了65%。

我們做塑料製品加工的都知道,在同樣的設備和人員的條件下,加工產量每增加17%,加工費的利潤就會增加100%。現在我們的產量增加了350%,這筆帳大家算一算吧。不難想象,原來的薄利加工,馬上就變得利潤可觀。

下圖是這套模具在加工時的照片:

腦洞大開的多層注塑模具設計,提高模具生產效率好多倍!

還有一套匙羹的模具是這樣的:

腦洞大開的多層注塑模具設計,提高模具生產效率好多倍!

這套模具是很久以前設計的,採用了二層的結構,產量翻了一番,在當時,也是很轟動了。

多層注塑模具基本上分二大類,第一類是平面排列的,第二類是圓周排列的。平面排列的多層注塑模具,分為4層或者更多層的排列。我們取中間的任何一層來分析:

腦洞大開的多層注塑模具設計,提高模具生產效率好多倍!

由於這一個模塊二面的型腔是完全一樣的,在注塑時模塊的二面受到的作用力是一樣的,並且力的方向相反,合力為零。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原理,使得四層模具的鎖模力僅僅和一層的模具相等。

平面排列的多層模具的關鍵點是注塑過程中的塑料怎樣進入多層模腔,“澆口”和產品怎樣順利地從多層模具中取出來。我們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取得了一點點經驗,並且獲得了專利。

下面我們來看看圓周排列的多層模具。我們取圓周排列中的任何一層來分析:

腦洞大開的多層注塑模具設計,提高模具生產效率好多倍!

模塊的二面受到的作用力幾乎也是相等的。所以,圓周排列的多層模具的鎖模力,在理論上是等於零的。進一步的發明已經可以做到36層。還是那個衣架,請看下圖:

腦洞大開的多層注塑模具設計,提高模具生產效率好多倍!

腦洞大開的多層注塑模具設計,提高模具生產效率好多倍!

腦洞大開的多層注塑模具設計,提高模具生產效率好多倍!

由於每層之間抵消了注塑壓力,對模具的外鎖緊框的脹力很小,所以模具的外圍可以做的很小。

下面我們還是拿這個衣架來做例子。我們收集了上海南匯一個塑料衣架廠的資料:

模具是一模出2個的,用150噸的海天注塑機,每天產量1.2萬個,模具造價1.4萬元,每個產品重量30克,每個衣架的加工費0.08元人民幣,一臺機每天的加工費為960元。

加工成本:

• 水電費:每天180元(實際測量)

• 人工費:4.2人,每人每天60元,計252元

• 機器折舊:每天150元

• 稅收:163元(17%)

• 其他費用:每天50元

• 實際每臺注塑機每天淨利潤:165元

這是一個理想的結果,實際上的利潤還要少一些。以上情況是長三角地區中小型塑料加工企業的最常見的狀況。基本上屬於微利行業,假如經營管理不善,企業較難生存和發展。

改成4層疊模後的情況:每天產量3.8萬個,加工費收入3040元

加工成本:

• 水電費:每天340元(實際測量)

• 人工費:7.5人,每人每天60元,計450元

• 機器折舊:每天150元

• 稅收:520元(17%)

• 其他費用:每天150元

• 合計1610元

• 實際每臺注塑機每天淨利潤:1430元

• 比原來每天多收入1265元

• 每臺注塑機的淨收入是原來的8.6倍

也就是說,同樣的投資,採用了此項技術後,企業從原來的微利狀況變為高利潤企業。假如一箇中型的注塑加工廠,有200臺注塑機,(這樣的工廠在珠三角地區非常多),你可以算一算這個企業的利潤!

有人要問了,查老師,你這個方案好是好,但是模具是不是很難做啊!

一點都不難,我本身就是做模具出身的。按照我的模具設計方案,用常規的加工機械,一般的模具廠家都可以做出來。

我們拿這套圓周36等分佈置的模具來看一看。由於產品出的多了。原來150噸的注塑機的注塑量不夠了,我們換了280噸的注塑機,每24小時的產量是15萬個。

每天加工費收入12000元,加工成本:

• 水電費:每天550元(實際測量)

• 人工費:7.5人,每人每天60元,計450元

• 機器模具折舊:每天200元

• 稅收:2040元(17%)

• 其他費用:每天150元

• 合計3390元

• 實際每臺注塑機每天淨利潤:8610元

• 每天的淨利潤是原來的52倍

塑料製品行業在全社會的“耗電大軍”中是個不可小瞧的“電老虎”,本技術單從節約用電的方面考慮就相當樂觀。

有這樣一個產品,名叫“取液棒”,在防疫領域用量是非常大的。如下圖:

腦洞大開的多層注塑模具設計,提高模具生產效率好多倍!

原來的模具結構是這樣的,每模出32個:

腦洞大開的多層注塑模具設計,提高模具生產效率好多倍!

但是,根據我的設計,模具是這樣的:

腦洞大開的多層注塑模具設計,提高模具生產效率好多倍!

腦洞大開的多層注塑模具設計,提高模具生產效率好多倍!

每模出多少個?504個!!!

這不是在寫科幻小說,這是個實實在在的,簡單易行的,很容易實現的技術。

假如你的工廠能夠採用創新的技術,你的加工成本遠遠低於你的競爭對手,這是什麼概念?採用了多層模具技術的塑料工廠變成了高利潤的企業,不創新的企業會怎麼樣?很簡單,出局。你踩著自行車怎麼能夠與四個輪子的“寶馬”來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