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吃粽子要注意哪些事兒?

為什麼每年端午節後,很多人都會出現消化不良、血糖升高症狀?其實這都是吃粽子惹的禍。可是端午節在即,按傳統習俗,端午節要吃粽子。那怎樣吃粽子才能吃出健康呢?今天,我們就聊聊吃粽子要注意的幾個事項?

吃粽子要注意哪些事兒?

我們廣西有著豐富的粽子文化,如涼粽、肉粽等,其中肉粽又有各種搭配,如肉餡、肉加豆類等,並且大小不一。但萬變不離其宗,一般粽子有著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等能量,並且除以紅豆、綠豆等涼性的餡料為主的粽子偏涼性外,大部分的粽子是偏溫性的。

吃粽子要注意哪些事兒?

吃粽子要注意的幾個事項:

吃粽子要注意哪些事兒?

1、吃粽子之前,最好先了解粽子的溫性、涼性。時下天氣悶熱,容易損傷脾胃,誘發腸道疾病,如果盲目吃粽子,可能會增加患病幾率。脾胃虛寒的人呢,可以在合理的範圍內,多吃一些溫性的粽子。

2、粽子當主食需謹慎,由於粽子主要是由糯米做的,而糯米本身就比較難消化,加上粽子包裹得緊,看似小,但材料並不少,一個粽子看上去和一碗飯的量差不多,但其實粽子的能量遠比一碗飯高得多。偶爾作為主食是可以的,但長期下去,則易引發健康問題。

3、老人、小孩,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糖和消化功能差等人群應少吃粽子。粽子吃多了,除了有血糖升高的可能,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消化不良。脾胃虛寒、腸道不好的人,不宜吃涼粽。吃粽子還是以溫熱的為好。

4、吃粽子時,最好能同時喝些茶水,配一些清淡的菜以助消化。而吃粽子後,最好喝一碗稀粥、綠豆沙或蔬菜湯等清淡的食物搭配,這樣能夠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5、粽子有清熱除煩、助脾開胃的作用,特別適合夏天吃,但不宜多吃,建議一天吃一個就夠了。端午節天氣悶熱潮溼,對於粽子的存放是一個考驗。將粽子晾乾,放冰箱冷存,但往往有粽子變質的情況發生,如果粽子發黴、出水,聞起來有餿味,最好丟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