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國外很火的相互保險,在咱國內有哪些新玩兒法?

國外很火的相互保險,在咱國內有哪些新玩兒法?

這幾天,三家相互制保險企業陸續發佈了自己的“成績單”。從獲批成立至今,已整整一年。作為保險行業的“新丁”,相互保險都帶來了哪些新玩法?

1

28日,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對外公佈了其運營一週年的業績。截至目前,其累計取得保費近6億元,有1.8萬多名會員和850萬名客戶。

保險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但相互制保險是什麼?大概很多人並不瞭解。

所謂相互保險,按照原保監會《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中官方定義:

是指具有同質風險保障需求的單位或個人,通過訂立合同成為會員,並繳納保費形成互助基金,由該基金對合同約定的事故發生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活動。

簡單點說,相互保險其實就是指當個人無法對抗風險時,一群人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以互相幫助為目的,繳納的保費匯聚成風險保障資金池,當災害損失發生時,則用這筆資金對會員進行彌補的互保行為。

2

與股份制保險相比,相互制保險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其沒有股東,而歸全體會員共同所有,會員參與管理,共享盈餘。

目前,國內首批相互保險社只有三家,信美相互就是其中一家,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家壽險類相互保險組織。(另外兩家相互保險保險社分別是眾惠相互、匯友建工。)

其中,信美相互於2017年5月獲批開業,其初始運營資金10億元。9家發起會員中,螞蟻金服、天弘基金出資最多,佔比分別為34.5%、24%。

相互保險在國內市場,雖然算是個新生行業。但在發達國家,其實相互保險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是當前世界保險市場上的主流組織形式之一,在全球保險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

從全球市場來看,目前世界規模較大的前10家保險公司,有6家是相互保險機構。

據小粉兒蒐集的公開資料顯示,國際相互合作保險組織聯盟(ICMIF)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年末,全球相互保險收入1.3萬億美元,佔全球保險市場總份額的27.1%,覆蓋9.2億人。

相互保險在法國佔比高達46%、日本佔比45%、德國佔比43%、美國佔比37%。而在20世紀60年代,相互制公司曾經在日本佔市場份額的76%,在美國佔比也超過60%。

由發達國家相互保險行業發展經驗不難看出,相互保險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都是值得期待的。

不過,目前國內持有相互保險牌照的企業只有上述三家。從批准獲批到現在,剛剛一年。據小粉兒觀察,這三家相互保險企業從業績報告來看,均未實現盈利。

但小粉兒認為,首年“虧損”其實並不意外,正如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董事長楊帆所言,“開業初期投入較大”。

沒有保險代理人,靠技術推動業務

與股份制保險相比,相互保險的發展戰略路徑有何差異?

以信美相互為例。在開業之初,信美相互就明確,要充分利用科技技術來賦能保險行業的發展。

也就是說,信美相互沒有保險代理人,而是主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來推動業務發展。

據小粉兒瞭解,目前,信美相互的技術人員數量佔據公司總人力的一半。信美相互管理層表示,最初定下的走“技術驅動”而非“營銷驅動”的戰略依然未變。

這一點,也充分體現出了相互制保險與股份制保險的不同之處。

如何通過技術來驅動業務呢?

背靠螞蟻金服,信美相互打出了區塊鏈和雲計算技術的概念。

目前信美相互所採用的螞蟻區塊鏈技術落地的項目,包括“會員愛心救助賬戶”、“理賠檔案室”、“賠審團”等,嘗試通過其算法和分佈式技術架構實現去中心化並解決信任問題。

據信美相互管理層介紹,無論是愛心救助賬戶的每一筆資金劃轉,還是每一例理賠案例,都寫在區塊鏈上,用來保證數據透明、不可更改,接受會員的監督。

除了區塊鏈,信美相互還藉助雲計算技術,進行信息系統的架構調整,為與互聯網場景相結合的創新業務提供技術支撐。

看一組數據,2017年信美相互雲客服接待客戶服務總量39756客次,客戶滿意度達98%,智能雲客服技術的應用,也讓信美相互大大減少對人工客服的依賴。

從某種層面來說,雖然相互保險在國內市場還是“新丁”,但其創新的定製化展業模式,對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以及對場景的營造與運用,其實非常值得整個保險行業借鑑和學習。

當然,相互制保險與股份制保險,一定不是簡單的替代關係,而是相互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