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为什么金庸小说中主人公武功越高,文化程度越低?

在对金庸小说主人公战斗力进行排名的时候,最大的障碍就是“狗杂种”石破天。


这其实是《侠客行》中开的最大玩笑,所有江湖上有名的高手都按照自己的文化修养去钻研侠客岛上石壁的武功,一钻研就是几十年光阴。没想到却被完全没文化,满眼睛都是各种“蝌蚪”文的石破天学成了侠客岛上的绝学,成为了天下第一高手。

为什么金庸小说中主人公武功越高,文化程度越低?

就连木岛主也不禁感慨:

“原来这篇‘太玄经’也不是真的蝌蚪文,只不过……只不过是一些经脉穴道的线路方位而已。唉,四十年的光阴,四十年的光阴!”龙岛主道:“白首太玄经!兄弟,你的头发也真是雪白了!”木岛主向龙岛主头上瞧了一眼,“嘿”的一声。他虽不说话,三人心中无不明白,他意思是说:“你的头发何尝不白?”

于是我检索了金庸小说中出现“蝌蚪”的内容,发现蝌蚪文总共出现在如下几部小说中:

《侠客行》中侠客岛的上的武功秘籍。

《连城诀》中血刀老祖的内功心法。他(狄云)好奇心起,拿过油布小包,打了开来,见里面又包着一层油纸,再打开油纸,见是一本黄纸小书,封皮上弯弯曲曲的写着几行字不像字,图不像图的花样,也不知是甚么。翻将开来,见第一页上绘着一个精瘦干枯的裸体男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面目极是诡异,旁边注满了五颜六色的怪字,形若蝌蚪,或红或绿。

《鹿鼎记》中,需要韦小宝认字的绝大多数场合。

为什么金庸小说中主人公武功越高,文化程度越低?

《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让欧阳克和郭靖比背书,郭靖见到《九阴真经·下卷》这几个字时表示:“他(黄药师)故意为难,这弯弯曲曲的蝌蚪字我哪里识得?反正认输就是了。”

换句话说,除了韦小宝根本不练武功以外,上面三个小说中主人公都是没什么文化催生的高手。但金庸小说中,除了满眼都是蝌蚪文的石破天、狄云、郭靖外,绝大多数高手都是文化程度极低,绝大多数高手的养成,都是通过“看图”的方式实现的。

比如《天龙八部》里,虚竹就是通过灵鹫宫山洞后的图谱,完成了对逍遥派武功的学习。段誉尽管文化程度不低,但学习《北冥神功》也是通过图谱实现的,当然,凌波微步不是。

《神雕侠侣》里,《玉女心经》就是一套刻在石头上的武功,古墓派石壁上同样刻着《九阴真经》,但除了“重阳一生,不弱于人”这几句话之外,其他的也是图形。

为什么金庸小说中主人公武功越高,文化程度越低?

《飞狐外传》中,胡斐练习的“胡家刀法”,就是一套看图识字的武功。

《射雕英雄传》里,郭靖破丐帮的阵法,是通过看星星实现的。其实可以简称为“天图”。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剑法大进之前,靠的是华山后山洞里偶然发现的石壁中五岳剑派的剑法图谱,完成了剑法的第一次进步。

《碧血剑》中,袁承志作为穆人清的关门弟子,但穆师傅天天在外面跑,袁承志也是通过图谱,实现了对华山派武功的学习。

《鸳鸯刀》更绝,据说藏着大宝藏的鸳鸯刀里,就藏着四个字:仁者无敌。这显然是对文化的讽刺。

当然,《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或许是唯一的例外。在练完《九阳神功》后,用油纸把书包好,埋起来了。

为什么金庸小说中主人公武功越高,文化程度越低?

那么,为什么几乎金庸小说里,几乎所有的高手的成功,都离不开图谱的支持呢?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武功的传承通常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前文所述的图谱完成传承的;第二种是通过纸质文字,比如《凌波微步》、《独孤九剑》的总纲篇、《九阴真经》的上下册等等;第三种方式则是师徒之间的相互传授。

但问题在于,通过纸质完成的传承,会随着各种机缘巧合消失不见。比如《笑傲江湖》中武当派张三丰亲手写的《太极拳经》就是被魔教进攻武当山的时候抢走了。如果不是任盈盈亲自送还,以冲虚和令狐冲的关系,冲虚也不好意思要;再比如《辟邪剑谱》是一套记录在袈裟上的武功,由于林平之担心袈裟被岳不群发现,所以在记熟袈裟中的内容后,直接放火烧掉完事;至于《葵花宝典》原本就是任我行打算坑东方不败的产物,东方不败一死,《葵花宝典》就被任我行用内功撕扯的粉碎。

为什么金庸小说中主人公武功越高,文化程度越低?

然而,师徒之间的传授更是如此。师傅随时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比如耶律齐在还没学会降龙十八掌的时候,襄阳城破,全家老小自杀。以至于到了《倚天》中,史火龙就只会十二掌的,后来和成昆再打一场挂掉,丐帮的独门绝技降龙十八掌便彻底失传了。(打狗棒法或许因为杨过会的关系,传承了下去)

师徒相传所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在于,师傅有可能不会教徒弟。有些人天生武功一般,但特别会教书;而有些人武功很强,但就是不会教徒弟。最典型的就是郭靖,不管我们说郭靖武功有多强,但郭靖的徒弟基本清一色都是酱油。

为什么金庸小说中主人公武功越高,文化程度越低?

所以如此一来,将门派中武功放在石壁上,似乎是最好的选择。问题在于,为什么石壁上通常不刻文字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中国古代的识字率极低,到了清朝,人们的识字率才大于5%。而江湖中人原本就很难有机会接触正式的文化教育。甚至少林寺虽然有藏经阁,平时也并不禁止少林弟子进入藏经阁阅读,但问题在于:虚竹当了十几年的小和尚,都只会念经,我们什么时候见过他翻经书呢?

显然,就算是少林派给自己的弟子,不让识字也构成了一种保密手段。更不必说其他门派了。

于是乎,我们看到,金庸笔下,但凡一个人称为“文武双全”的人,武功一定不会太高。比如慕容复、陈家洛;

但是如果一个人文化程度刚好达到识字的程度,又有机会看图片,那一定有机会成为江湖中的大高手。

有图必火啊!

为什么金庸小说中主人公武功越高,文化程度越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