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疫情防控中默默值守的“情報員”楊保學

一個個數字,一份份報表,這些看似枯燥的東西,卻是此次我市疫情防控工作中進行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重要依據。沒有準確的情報,怎麼能打勝戰?而對這些每天都在變得數字的統計、分析、彙總和上報,離不開一群默默無聞、一直堅守在崗位上辛勤付出的人們,他們就是我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信息組的工作人員,他們堪稱我市疫情防控“情報員”,這裡我們將要提到的楊保學,就是其中一員。

在疫情防控中默默值守的“情报员”杨保学

【安寧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楊保學:安寧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信息組副組長,兼任我市指揮部與昆明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的聯絡員】

楊保學畢業於大理醫學院,專業為公共衛生,在醫大即成為中共黨員,2011年開始在我市衛健局工作,其間有過3年的疾控中心工作經歷。

說到自己的專業,楊保學向記者簡單普及了一下,公共衛生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對重大疾病,尤其是傳染病的預防、監控和醫治,對食品、藥品、公共環境衛生的監督管制,以及相關的衛生宣傳、健康教育、免疫接種等。公共衛生是按照“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與醫療機構面向個體診療不同,它是從群體的角度探索與人類疾病和健康相關問題,預防疾病的發生,控制疾病的發展及促進健康的一門科學。專業人辦專業事。對這位80後公共衛生專業畢業的醫科大學畢業生來說,此次疫情防控擔任信息組副組長,可謂專業對口,充分發揮了他的特長,因為疫情摸排需要懂專業的人指導,數字的統計與分析也需要懂專業的人去完成。

在疫情防控中默默值守的“情报员”杨保学

“我是1月7日就任疾控中心副主任的,上任僅半個月就趕上了這次戰‘役'。”重新回到市疾控中心的楊保學敘家常話似跟記者說,從1月中旬開始,我們衛生系統就有了對新冠病毒傳播的警覺,並已開始了對醫務人員的培訓工作。

1月21日,他參加了昆明市衛健委組織召開的有關防控新冠病毒傳播的會議,次日,我市便與新冠病毒不期而遇。當天下午,一位途經安寧的武漢遊客出現發熱症狀。因之前已得到預警,市委、市政府極為重視,立即以新冠病毒患者相關辦法進行了處置。接報後,楊保學也趕赴現場,提出處置意見。最終這位武漢遊客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因為我市處置科學,避免了疫情在我市的傳播。也就在這一天,我市拉響了疫情防控警報,隨即成立了安寧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啟動我市預防重大公共衛生應急預案。

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戰役中,楊保學和他們的團隊所做的工作事關全局,影響成敗。從那個時候開始,全市各街道、各卡點的摸排工作就與他們信息組的工作聯繫在一起。數據統計需要專業指導,全市上報來的各種數字需要專業的統計、分析和彙總,最後提供給指揮部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科學研判決策的依據,每天早7點和晚12點半前雷打不脫要地要向昆明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上報各種統計報表。

“我們的工作分三塊:將全市通過網格化管理摸排出來的各項數據再進行統計、分析、彙總,其次是對全市各醫療機構每天的診療量進行統計、分析、彙總;對卡點排查出的各項數據也要進行統計、分析、彙總,最後將這些數據及時上報給指揮部和昆明市。有時一天的各種統計數據報表多達20多份。”楊保學說。

楊保學的愛人也在市衛健局,疫情防控期間在指揮部做後勤保障工作,因為兩人都忙於疫情防控工作,5歲的兒子只能請老人幫忙領,一個多月了他只見過兒子兩次,有幾個晚上是在指揮部辦室度過。正是由於楊保學和信息組的值守和付出,一份份經過精準統計、分析、彙總得出來的數字和報表,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使我市的疫情防控工作自始至終能做到科學防治,精準施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