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书画素材|明代云栖寺僧莲池大师《七笔勾》—行楷字帖附译文

书画素材|明代云栖寺僧莲池大师《七笔勾》—行楷字帖附译文

袾宏(1535-1615),明代末期浙江杭州云栖寺僧。字佛慧,号莲池,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少习儒,十七岁为诸生。三十二岁出家,作《七笔勾》以明志。游历四方,参遍融、笑岩诸大德于京师。归杭,居五云山云栖寺,弘扬净土法门,皈依者极众。住山三十余年,示寂后,全身塔于五云山麓。著作甚丰,有《禅关策进》、《弥陀疏钞》、《云栖法汇》等二十余部。《七笔勾》相传为清光绪年间陕西靖边县知县王沛棻(字斋堂,河南光州人)所作,内容描写陕北定、靖一带风俗民情,语多讥诮,然生动形象,在陕北流传甚广。

七笔勾,一是明代末期浙江杭州云栖寺僧袾宏的作品。

1.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賢

孫,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筆勾。

2.鳳侶鸞儔,恩愛牽纏何日休?活鬼喬相守,緣盡還分手,嗏,為你兩綢繆,披枷帶杻,覷破冤

家,各自尋門走,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

3.身似瘡疣,莫為兒孫作遠憂。憶昔燕山竇,今日還存否?嗏,畢竟有時休,總歸無後,誰識當

人,萬古常如舊,因此把貴子蘭孫一筆勾。

4.獨占鼇頭,謾說男兒得意秋,金印懸如斗,聲勢非常久。嗏,多少枉馳求,童顏皓首,夢覺黃

粱,一笑無何有。因此把富貴功名一筆勾。

5.富比王侯,你道歡時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憂傾覆。嗏,淡飯勝珍饈,衲衣如繡,天地吾

廬,大廈何須搆。因此把家舍田園一筆勾。

6.學海長流,文陣光芒射斗牛。百藝叢中走,斗酒詩千首,嗏,錦繡滿胸頭,何須誇口,生死跟

前,半時難相救。因此把蓋世文章一筆勾。

7.夏赏春游,歌舞场中乐事稠,烟雨迷花柳,棋酒娱亲友,嗏!眼底逞风流,苦归身后,可惜光阴,懡儸空回首,因

此把风月情怀一笔勾。

译文

父母的恩德深重如山,曲尽人世间最奢华的物质享用来孝养双亲,也还是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只有双亲脱离了生死烦恼,做为儿女的孝道才算圆满完成。唉!超尘出世的大事因缘,仅凭凡夫自力的浅知陋见怎能做到。奉劝全天下的孝子贤孙们,应当竭尽全力努力修持佛法,仰仗如来的慈悲愿力加持,来超拔父母出离尘垢。因此,要把求得富贵、显亲扬名、荣宗耀祖这些梦幻空华般的世间浅陋的情见一笔勾销。

凤鸾夫妻比翼双飞,恩爱情缘的牵绊、纠缠何时才能停止?像活鬼一样乔装假扮,相互厮守,彼此贪爱对方的痴心和美色。而因缘完尽的时候,终不免撒手分飞,各自随业力受生。唉!为了你这两相缠绵、恩爱难舍的情执,以至于将来彼此受到黑白无常的披枷上锁,做阎王阴司的囚徒罪民。要知道,今日夫妻,往往是前世冤家来续写孽缘而已。因此,各自都要追寻了脱生死的解脱大道,要把欢爱如同鱼水一般夫妻情爱的痴心一笔勾销。

人体的四大和合的假相,看外表相貌堂皇,察其内里脓血屎尿,遍身疮疣浸袭,有如浮囊度海,朝不保夕,哪能把这个宝贵的时光花在为子孙显贵的浮名上呢?就拿窦燕山来说,虽然教成五子,名播海内。现在看起来,还不是舞台上的一场假戏,戏散后,究竟还有什么实在的形质可以留得住?唉!得罢休时且罢休。再说,你虽为儿孙着想,后辈能体谅你的艰辛创业,继承你的志愿吗?惟有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的人,才能体悟古亘不变的永恒真理。因此,要把儿孙攀宫折桂、封相拜候的想法一笔勾销。

金榜题名,高中魁首,不要说什么这是男儿最得意辉煌的时候。虽然拥有斗大的金印,可是这声名威势是不能长久的。唉!世上有多少追名逐利的梦中过客,枉自地向外奔驰,而今日的童颜,转瞬间就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了,真如同一场黄粱大梦,一旦笑醒了之后原来什么都没有。因此,要把这贪求功名利禄的思想一笔勾销。

金银满箱,富比王侯,普通人当作说不尽的荣耀喜悦,而僧家看来却是无尽的忧愁。世间人千思万算想赚钱,思前虑后,忧心忡忡,坐卧不安。而财多累身,最终变成了金钱的奴隶。唉!粗茶淡饭,心中无求,快乐自在,胜过那美味珍馐,山僧宽舒的纳衣胜过于锦锈莽袍。尽天地间的高厚广远,无非是我安居的茅庐,何必建造高广的华堂豪宅。因此,要把劳劳碌碌广积家宅田产的思想一笔勾销。

学识渊博深广如海,文章气魄光芒万丈,身怀百艺,饮斗酒下笔能写千首诗。唉!纵然才华盖世,满腹经伦,又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要知道生死无常到来的时候,不可能因为你文章写得好,而不流转于生死苦海。只有老实念佛求生极乐,才能解脱生死轮回。因此,要把创作出盖世文章流传万古的思想一笔勾销。

夏观赏,春游览。歌舞声色场中意兴浓密,烟花巷寻花问柳迷失了多少浪荡子。亲朋欢聚,酒席会上书画琴棋。唉!可谁知风流一时,苦归身后。白白浪费了宝贵光阴,可知欠下多少风流怨债?老来羞愧地忏悔,可惜己晚了。因此应及早回头,收拾荡心,洗心涤虑,要把那寻爱追欢的风月情怀一笔勾销。——佛弟子 敬译

书画素材|明代云栖寺僧莲池大师《七笔勾》—行楷字帖附译文

书画素材|明代云栖寺僧莲池大师《七笔勾》—行楷字帖附译文

书画素材|明代云栖寺僧莲池大师《七笔勾》—行楷字帖附译文

书画素材|明代云栖寺僧莲池大师《七笔勾》—行楷字帖附译文

书画素材|明代云栖寺僧莲池大师《七笔勾》—行楷字帖附译文

书画素材|明代云栖寺僧莲池大师《七笔勾》—行楷字帖附译文

书画素材|明代云栖寺僧莲池大师《七笔勾》—行楷字帖附译文

书画素材|明代云栖寺僧莲池大师《七笔勾》—行楷字帖附译文

书画素材|明代云栖寺僧莲池大师《七笔勾》—行楷字帖附译文

书画素材|明代云栖寺僧莲池大师《七笔勾》—行楷字帖附译文

书画素材|明代云栖寺僧莲池大师《七笔勾》—行楷字帖附译文

书画素材|明代云栖寺僧莲池大师《七笔勾》—行楷字帖附译文

书画素材|明代云栖寺僧莲池大师《七笔勾》—行楷字帖附译文

书画素材|明代云栖寺僧莲池大师《七笔勾》—行楷字帖附译文

书画素材|明代云栖寺僧莲池大师《七笔勾》—行楷字帖附译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