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經常按摩手穴,可預防老化,調養身心

全身重要的穴位大概有360個,這其中約50個集中分佈在從手掌到手腕的狹小範圍內。經常按摩手部穴位,不僅可以活化腦部神經,刺激大腦,增加腦神經細胞的樹狀突起,預防老化,消除疲勞,還能緩解身體不適,調養身心健康。(點擊圖片可查看大圖)

經常按摩手穴,可預防老化,調養身心

按壓中衝穴

—增強記憶—

取穴:中指指甲根部,靠近食指側。

按壓方法:用另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中指指甲的兩側按壓。

對於大腦來說,要使顳葉更有效地形成記憶,腦部的血運就要好,腦部的血運好,頭腦就會清楚,記憶力就強。每天給予大腦新鮮的生活體驗,能夠使大腦保持年輕的狀態。

經常按摩手穴,可預防老化,調養身心

按壓養老穴

—抗衰老—

取穴:位於手腕背側下方的小指側,尺骨小頭橈側凹陷處。

按壓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壓。

老化的主要原因是體內堆積的氧自由基。按壓穴位可以促進氧自由基的代謝。

經常按摩手穴,可預防老化,調養身心

按壓靈道穴

—提高免疫力—

取穴:手腕內側橫紋上三橫指寬處,靠近小指側。

按壓方法:掌心向上,按摩時用拇指沿骨骼的內側緣下壓。

免疫力過強未必好,適度的免疫力能有效預防疾病。按壓穴位,可以刺激自律神經系統,調整免疫系統的紊亂,降低過敏概率,改善免疫力,使人體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經常按摩手穴,可預防老化,調養身心

按壓合谷穴

—鎮痛—

取穴:手背向上,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交叉點,偏向食指側的凹陷處。

按壓方法:用另一隻手的拇指對準穴位,向食指骨的內側按壓。

合谷穴是手穴中具有強效鎮痛效果的穴位。研究證實,按壓合谷穴有助於大腦分泌“腦內麻藥”內啡肽,引起類似中樞麻醉,暫時止痛。

經常按摩手穴,可預防老化,調養身心

按壓太淵穴

—消除嗓子幹癢—

取穴:手掌打開,另一隻手的拇指沿拇指下滑到手腕橫紋相交處稍凹陷,即為太淵穴。

按壓方法:按摩時,稍用力朝掌心方向按。

咳嗽是人體促使病菌排出的自我保護反應,一般不要刻意抑制。但是,在公共場合等地方不得不忍住咳嗽時,可以按壓太淵穴,非常方便有效。

經常按摩手穴,可預防老化,調養身心

按壓間使穴

—改善便秘—

取穴:掌心向上,手腕橫紋中央向上4橫指寬處。

按壓方法:垂直於皮膚按壓。

定時如廁,生活規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度運動有助於預防便秘。

經常按摩手穴,可預防老化,調養身心

按壓商陽穴

—調整腸胃功能—

取穴:食指指甲的根部,靠近拇指的那一側。

按壓方法:用另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穴位,輕輕按揉。

按摩商陽穴可以調整自律神經,使大腸運動功能恢復正常,無論對於腹瀉還是便秘都很有效,還很方便。另外,飯後多吃些富含消化酶的水果,對保健腸胃也很有效,如菠蘿,其含量有的菠蘿蛋白酶可以加速體內毒素和代謝廢物的排洩,促進新陳代謝。

經常按摩手穴,可預防老化,調養身心

按壓四瀆穴

—除耳鳴—

取穴:手背朝上,找到腕橫紋和肘橫紋連線中點,再向肘關節方向推二橫指寬處。

按壓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壓。

耳鳴是內耳深處嗡嗡聲,令人不快。病因因人而異,但多數情況下是壓力過大、過度疲勞等原因引起的。壓力要及時釋放,不妨和朋友一起聊聊天,唱唱歌,或出去走走,總之,不要鑽牛角尖,轉換一下心情,耳鳴或許就在不知不覺間消失了。

經常按摩手穴,可預防老化,調養身心

按壓少商穴

—告別過敏性鼻炎—

取穴:手背向上,拇指指甲外側,從指甲根往上推2毫米處。

按壓方法:用另一手拇指、食指夾持,輕輕按揉。

不僅是過敏性鼻炎,感冒也容易打噴嚏。實際上,藉此將外來異物排出去是鼻子的一個重要作用,也說明打噴嚏時有外來異物正侵入體內。鼻子梗塞不通也是防禦異物入侵的一種方式,打噴嚏、鼻塞都是人體的自我防禦反應。

經常按摩手穴,可預防老化,調養身心

按壓神門穴

—調控血壓—

取穴:沿小指骨往下,與腕橫紋相交處的凹陷點即是神門穴。

按壓方法:用另一手拇指按住穴位往掌心方向推。

按壓神門穴可以調整自律神經功能,使身體恢復到最佳狀態。當然,穴位按壓要適度。不過,按壓神門穴即使過度用力也不會造成血壓驟升忽降的問題,大可安心。

經常按摩手穴,可預防老化,調養身心

按壓少澤穴

—促進血循環—

取穴:小指指甲根部靠外側的地方。

按壓方法:夾住指尖按揉。

少澤穴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良好的血液循環是健康與美麗的關鍵。通過按揉可以鬆弛肌肉,促進血行,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

經常按摩手穴,可預防老化,調養身心

按壓陰郄穴

取穴:手心向上,從腕橫紋小指一側向肘關節方向推1橫指寬處。

按壓方法: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沿骨的邊緣向內按壓。

和心悸一樣,呼吸系統功能紊亂引起的呼吸急促也非常令人難受。在這兒,教你一種鼻腔保健的方法,可讓呼吸保持順暢。取一條熱騰騰的毛巾對鼻子進行熱敷,溼潤鼻腔,讓空氣順暢地通過鼻腔,有助於深呼吸,進而改善氣喘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