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上課能聽懂,考試不會做,老師一講就恍然大悟,到底是為什麼?

同學們在平常經常會遇到下面所說的一些狀況:

1,平時做習題覺得都沒問題,可是是一到考試就有很多題不會做了——臨場發懵狀況。

2,平時老師講課、講題都能聽懂,可是考試就是不會做題——會聽不會做狀況。

3,一道題考試的時候沒做出來,老師一講就恍然大悟——恍然大悟狀況。

以上這些狀況,幾乎每個同學都遇到過,很多同學還是經常遇到。那到底為什麼會經常有這個問題呢?有的學生覺得是自己粗心,明明會做的題沒做出來。還過來問老師怎麼樣才能避免這種粗心的錯誤。

其實在大象老師看來,這幾個狀況和粗心的關係不大,而是另有玄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病根,這個病根還分好幾層,讓大象老師來跟你一一分析。

第一層病根那就是你雖然掌握了知識點,但是在解題時卻找不到該用哪個知識點來解題,這是最直接的原因。

如果你知道了用那個知識點來解題,基本上就不會出現上面三個狀況了。例如臨場發懵的轉況。平時會做題,是因為平時的題目都和最近學習的知識點有關,你能很快的找到解題思路,而考試的時候是面對以前學習的所有知識點,你一時找不到該用那個知識點來解當前的問題了。再比如會聽不會做的狀況,因為老師講課講題的時候總會習慣性的先講知識點,從知識點引入後你就很容易懂。再比如恍然大悟的狀況,不就是老師告訴你了該使用那個知識點你才恍然大悟嗎?其實還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這個情況,就是說你面前如果有一把鑰匙和一把鎖,你能很順利的把鎖打開。但是如果你面前有一百把不同的鑰匙,要想找到對的鑰匙就需要費些功夫了。但只要找到了就能順利把鎖打開。

上課能聽懂,考試不會做,老師一講就恍然大悟,到底是為什麼?

第二層病根:為什麼不能快速找到解題所要用的知識點?這才是真正的病根。可以肯定的說,不論多難的題,都是用最基本的知識點來解決的,核心就在於怎麼找到合適的知識點而已。同學們在面對一個沒見過的題目時,不能快速有效的找到所需要的知識點,也就是不能找到解題思路的核心就在於沒有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不能從整體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全面的考察。建立起知識體系後,你就能從上到下對問題進行系統分析,例如面對一道物理力學題,你要先分析這是個什麼現象,屬於什麼問題,是受力分析的,還是運動學的?再分析這屬於該問題的哪種類型,是勻加速運動還是邊加速運動?再看是屬於一般情況,還是特殊情況,是初速度為零的情況還是初速度不為零的情況?就這樣一步步的下來就能很快找到找到解體思路了。這個思路看起來簡單,但是如果你沒有對知識系統的瞭解,是很難在做題時進行這種“看似簡單”的分析的。

根據大象老師多年的經驗,要想學習有成效,最核心的就是要學會建立知識體系,唯此一點,沒有其他。所有的學習活動,所有的努力、勤奮、思考,必須要以此為核心。只有這一點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習能力。

感謝大家對大象的關注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