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临帖临不像?原因有哪些?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三)

这几天在临欧阳询的行书千字文,总是临不像。总结有如下原因。

在临帖前,首要任务就是读帖。读帖读什么?读帖中每个字的笔画是怎么运行的,笔画的轻重、长短、俯仰等等,还要读一个字的整体结构是怎么安排的,诸如此类要烂熟于心,闭上眼脑子里就有这个字的形状。帖读透彻了就要练手,手要听使唤,这就要多练,达到心摹手追的效果。而我在临帖过程中,目前还只是求量,为了临帖而临帖。每天靠一两个小时要临好十个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多下功夫,反复回头巩固。目前发文一是为了记录每天的练字过程,二是抛砖引玉,广交书友,共同进步。上今天练习的图。

临帖临不像?原因有哪些?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三)

反色处理图


临帖临不像?原因有哪些?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三)

临习原图


临帖临不像?原因有哪些?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三)

原帖

以下是对每个字的理解:

临帖临不像?原因有哪些?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三)

上下结构,上部约占一个字的五分之三,下部“皿”约占五分之二。先写“乃”的撇画,撇画呈四十五度角向下运行,尾部出尖。横折折折钩第一个折要方,二、三个折上收下伸。底部长横要拖得住整个字。


临帖临不像?原因有哪些?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三)

“日”字竖长,注意底部两点左低右高。


临帖临不像?原因有哪些?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三)

底部也是左低右高之势。长撇要伸展,尾部出副钩,长撇的弧度比较难把握。捺画收笔要高于中间竖提起钩处。

临帖临不像?原因有哪些?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三)

宝盖头要罩得住下部,下部整体不要写宽。


临帖临不像?原因有哪些?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三)

笔画不多,但要把握好每个笔画的起笔、运笔和收笔的角度是关键。


临帖临不像?原因有哪些?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三)

左右结构,“弓”字中间笔画要收,两头伸,“长”字比例基本相等,竖提的提的起笔处是整个字的最低点。

临帖临不像?原因有哪些?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三)

除了底部的两点外,其他笔画都是一笔一笔地写,没有牵丝。末点收笔要重,而且要收在整个字的中心上。


临帖临不像?原因有哪些?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三)

横画都不要写长,且横画以竖分左右来说左边要比右略长。注意反捺的起笔位置。


临帖临不像?原因有哪些?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三)


整体有向左将要倾倒的感觉。撇画要写长而有力,要支得住整个字。


临帖临不像?原因有哪些?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三)

双立人的写法及右部“主”的写法与楷书写法都有较大的不同。这类字,就要多练多记。“主”笔顺是先写一横,再写竖,最后两横连成一笔写出,注意这笔的角度和走向。

今天就分享这些。说点题外话,写这些东西居然用了我快两个小时了,我这是不是得不偿失啊?书友们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