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提到福州,朗朗上口的便是那“三山兩塔”四字,一直覺得距離近,多的是機會去走走;一晃很長的時間,只是去走過一回烏山而已。

南門兜地鐵口出來,在冠亞廣場的美食街隨意走走,琳琅滿目的小吃晃花了眼,不知道吃啥!想想也是很久沒有去吃過撈化,倒是可以有!

撈化,挺大一份,和平日裡吃麵食一樣,根據自己喜好加料,不同的是這回的麵食是,撈化。撈化是原產莆田的“興化米粉”,一撈就熟,口感也是非常不同!到福州來玩,就不要錯過了!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烏塔就在冠亞廣場旁,與于山的白塔遙遙相望。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轉一圈烏塔,經過第一山,往裡走。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站在天皇嶺前,正瞧著小哥哥在兩隻狗狗的帶領下,悠然自得地向山而去。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天空湛藍如洗,宛若巨大的藍寶石,陽光燦爛,清風中夾雜著冬日的絲絲冷冽,滿目盡是黃綠交替,一切剛剛好!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烏山的序幕由此拉開。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這個季節的烏山,不再有漫山綻放的桃花,春色只盼來年再賞。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走到一處分叉路口,那綠林中藏著一座不是很容易被發現的彌陀寺。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這座彌陀寺建於清乾隆年間,半掩在舒嘯巖後。傳聞清光緒初年,烏石山彌陀寺被英國傳教士以長期租賃的形式強佔,引發民間憤慨,數萬居民聚集到彌陀寺,拆毀了洋教士所建的洋樓,因此爆發了福州近代史上有名的“烏石山教案”。在各方壓力下,英方終將彌陀寺、積翠寺等地退還。

彌陀寺西側便是依山而建的道山觀,也是平日裡福州人的避暑勝地,在冬日裡更顯清涼。觀內有小型博物館,可惜沒有很好地規劃。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繞過道山觀,再行數十步石階,就是道山亭。烏山上的亭子層出不窮,各式各樣。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道山亭是烏山風景區的三十六奇景之一,木構八角形的亭子,雙簷翹角。遠遠瞧去,極具美感;亭內偶爾有三三兩兩的人坐著閒談,好不愜意。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在道山亭旁還有篆刻“天章臺”,這是宋熙寧年間福州郡守程師孟書寫。這裡也是元代詩人薩都剌吟詠“晚涼上烏山,置酒天章臺”詩句的所在地。烏山上的摩崖石刻不少,特別在道山亭周邊,小朋友們很愛研讀這些摩崖石刻,偶爾還要和父母打賭一番,究竟有否讀錯。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應景新建的烏山亭,是烏山景區內最大的一座長廊式亭子,這裡聚集著不少市民、遊客。非常熱鬧。正是週末,長亭旁的空地上,穿著黃色馬甲的小朋友排排坐,一邊聽著老師講解,一邊好奇地看著四周,一點煩惱都沒有。空氣裡都瀰漫著舒適的氣息,就這樣把一個下午的時光都消磨在這裡,似乎也是很不錯。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由清冷臺踏上多級石階,就到先薯亭,這是為紀念明萬曆年間引種和推廣番薯的歸國華僑陳振龍和福建巡撫金學曾而建的。郭沫若曾頌揚陳振龍“此功勳當得比神農”。只是,我一直不曾理解這個先薯亭的顏色為何是藍色為主。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繼續向上,一側有一尊石壁觀音,俗稱賴壁觀音。相傳唐天寶八年,某日雷雨後,石壁上浮現一尊形似觀音菩薩的石雕像,另有兩尊好似金童玉女左右。後世信徒供奉至今。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再往前走,也就接近烏山真正的制高點,曾經的“凌霄臺”。這裡海拔不高,視野卻是極好的,也是可以俯瞰福州城風景。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不知不覺就待久了,半天的時間悄然而逝,沿著山路緩緩而下,回家啦!


烏山風景區,滿園秋色,走一趟,盡是好時光 | 福州城·半日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