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莲子、仿古、掇球、掇只、潘壶的不同之处。


在紫砂历史上,我们见到这几类器形中最早的可能是莲子,莲子壶很可能就是后面四个器形的原始版本。原始的莲子器形,可能早在清代雍正年或更早就已经存在了。一圆叠一圆,从小到大,一而再再而三,表现了中国传统寓意中的“连生贵子”。壶把底端与身桶接触后带勾,这个设计,很可能是为了扣住无名指,让手握壶不至于费力或烫手。这个把扣的设计,也为日后区分莲子和掇球起到重要的辨识作用。

但莲子壶的整体外观轮廓是不需要局限在纯圆的概念里的,可略高或略矮。到了清中期,出现了仿古壶,以大亨仿古为例,基本上沿用了莲子的把扣做法,但身桶的形制则压成扁圆,整体器形加入了“鼓”的概念。

现在的莲子壶型基本上是下面这样子的。

莲子、仿古、掇球、掇只、潘壶的不同之处。


清 孟臣款诗句款朱泥古莲子壶

再到后来,仿古的做法也有了一定的改变,部分仿古壶作将把扣都去掉了。据网上说,很可能是因为超过400CC的大品,壶把内仅能插入一根手指头,在壶装满了水之后提握很费力,而故意去掉把扣。这样可以加大把内虚空间,让两根或以上的手指插入壶把,有助于提握手感。在去掉把扣之后,把的回转直接接入身桶,对器形线条的流线循环,也起到一定的协调性和美感。

仿古:身筒呈鼓型,所以又称仿鼓。

底部:仿鼓壶收平底多。

肩部:仿鼓壶肩必须高耸挺拔才有气势。

颈部:仿鼓壶留短颈。

子口:仿鼓壶子口呈一线。

提钮:仿鼓壶提钮和盖之间略有颈隙,提钮为等比例缩小的壶身形状。

气韵:仿鼓壶的气势要有十面张力,也就是一个充满气的牛皮大鼓那样。

莲子、仿古、掇球、掇只、潘壶的不同之处。


邵大亨——仿古(仿鼓)壶

掇球壶是清中期邵大亨创作并制作的,它的做法是需要依靠部件和整体表现出圆的概念。说得俗气一点,大亨掇球是用圆规画出来的器形,很标准的多圆组合。而掇只壶,同样是莲子演变出来的拉高版本,究竟是先有掇只、仿古还是掇球,实在是无从考究。

莲子、仿古、掇球、掇只、潘壶的不同之处。


邵大亨——掇球壶

莲子、仿古、掇球、掇只、潘壶的不同之处。


邵大亨——子冶铭掇球壶

掇只壶的演变是多种多样的,要表达的意思也大有不同,绝大多数掇只壶是以表现挺拔耸立为主要概念的,不局限在大圆的框框里,发挥可自然一些。掇只壶很少见有带把扣的。

《宜兴县志》中提到有一把壶,“一壶千金,几不可得”。千金之壶,可以说是价值连城,称得上是壶中之王了。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把紫砂壶呢?这说的就是“大亨掇只壶”了。

莲子、仿古、掇球、掇只、潘壶的不同之处。


邵大亨——掇只壶

《宜兴县志》中记载的掇只壶之所以价值连城,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出自宜兴制壶大师邵大亨之手。邵大亨是清朝中期的制壶名家,经他之手做出的紫砂壶以朴素和有风骨见长,南京博物院收藏有邵大亨的“一捆竹壶”,“鱼化龙壶”,“风卷葵壶”等几件作品,无不精美绝伦,气度不凡。

著名紫砂巨匠顾景舟曾评价邵大亨:大亨以后百五十余年中,无有超越他之上者。可见邵大亨的制壶工艺早已得到后世的推崇。遗憾的是邵大亨壮年辞世,留存后世的作品寥寥无几,《宜兴县志》里提到的掇只壶,虽说是“一壶千金”,可多年来深藏民间,几乎很少有人亲眼见过。

邵大亨,清道光至咸丰年间江苏宜兴蜀山上袁人,年少成名。约生于乾隆晚期,殁于道光末年。邵性格孤傲,清介正直,非到其困乏时,虽一壶千金亦不可得。清朝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有邑令欲得之(大亨壶),购选泥色招入署,啖以重利,留之经旬,大亨故作劣者以应,令怒而杖之,亦不吽暴也。”表现了大亨坚贞不屈的可贵性格。

大亨其他作品欣赏:

莲子、仿古、掇球、掇只、潘壶的不同之处。


邵大亨——钟德壶

莲子、仿古、掇球、掇只、潘壶的不同之处。


邵大亨——鱼化龙壶

莲子、仿古、掇球、掇只、潘壶的不同之处。


邵大亨——八卦束竹壶

莲子、仿古、掇球、掇只、潘壶的不同之处。


邵大亨——合欢线圆壶

莲子、仿古、掇球、掇只、潘壶的不同之处。


邵大亨——蓝彩莲子壶

莲子、仿古、掇球、掇只、潘壶的不同之处。


邵大亨——六方壶

大亨款识:

莲子、仿古、掇球、掇只、潘壶的不同之处。


有一种说法是:

“得只”是宜兴本地叫法,学名为“掇只”。

“掇”普通话读作“Duo”,读一声。

“掇”宜兴方言读“De”,读四声。

“掇”:字典解释为,1:搬运。2:堆积。

“掇子”是宜兴乡间存放油,盐,酱之类调料的大口容器,经常移动。“掇子壶”也就是掇只壶由其而来。(邵大亨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也许是原创,也许是借鉴,在“莲子壶”的基础上根据储存物品的“掇子”做出了“掇只”)

莲子、仿古、掇球、掇只、潘壶的不同之处。


潘壶

莲子、仿古、掇球、掇只、潘壶的不同之处。


潘壶

潘壶是复杂的多种器形的统称,可高可矮,但一定是圆,清代的潘壶没有大品,是为了销往南方地区冲泡功夫茶而设计的实用器。圆润,好把玩,倒茶方便。从高潘壶的整体器形上看,仔细看会感觉很像掇只壶的“倒立”版本。我们一般辨别潘壶最直观的一些判断方式:1. 壶把不带把扣 2. 壶口不上线(没有母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