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 吳冠中為何說“一百個齊白石趕不上一個魯迅”?

吳冠中先生說:一百個齊白石趕不上一個魯迅。這句話是對是錯,我們很難找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不過,這句話透出一位藝術家對文學的景仰。

吳冠中為何說“一百個齊白石趕不上一個魯迅”?

齊白石畫作

在藝術領域,文學的作用不可替代,它關乎藝術家的思想修養、審美趣味。甚至我們可以這樣說,缺乏文學修養的藝術家,難以完成審美世界的建立。

應該說,中國傳統書法家與文學的聯繫是非常緊密的,許多傑出的書法家本身就是文學家,如王羲之、蘇東坡、黃庭堅等人。

吳冠中為何說“一百個齊白石趕不上一個魯迅”?

黃庭堅《花氣燻人帖》

清末民初,在書法領域有所建樹的人,大多是熟讀經史,好論古今的讀書人,其中一些人還是關心社會發展的公共知識分子,如康有為、梁啟超、于右任、葉公綽、郭沬若、沈尹默、謝無量、沙孟海諸君。

社會分工的細化,尤其是教育體制的全盤西化,毛筆書寫退出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久而久之,我們看到的書法家已經沒有讀書寫作的興趣,僅僅是漢字的書寫者,而不是歷史深處的文人了。這種改變,讓我們對書法家身份的識別,對書法家精神的確認產生了極大的障礙。

吳冠中為何說“一百個齊白石趕不上一個魯迅”?

沙孟海

書法家離不開文學修養。

第一,文學修養是書法家對傳統文化進行判斷的準備,是書法家精神高度的體現。

沈尹默先生是公認的傑出書法家,然而,沈尹默又是具有思想深度的詩人。他的新詩和舊體詩,無不是一個時代的精神體現和審美反映。在現實生活裡,沈尹默十分關心民眾的處境,為此,他與當局分裂,成為一名能夠獨立思考的文人書法家。

吳冠中為何說“一百個齊白石趕不上一個魯迅”?

沈尹默書法

第二,文學修養可以深化書法家的思想,促進書法家的文化思考。

書法藝術技術含量外化,直接導致書法家對書寫技巧的重視,忽略文學修養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滋養。當代書壇,是文學修養缺失的書壇,許多書法家的文學常識,僅僅限於初中生的水平,蘊藉、格調不登大雅之堂。這種現狀極其危險,它會降低書法藝術應有的魅力,也會導致當代書法家的江湖化和平面化。

我們一直緬懷謝無量,是他的文化人格使然。作為學人,謝無量的文章嬴得了國人的尊重,其書法也是獨樹一幟,成為中國現當代書法的代表。

吳冠中為何說“一百個齊白石趕不上一個魯迅”?

謝無量書法

第三,具有文學修養的書法家,對所要書寫的文辭會進行細緻的選擇。

陳詞濫調往往出現在那些沒有文學修養的書法家的筆下。

第四,文學審美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友善和平等,尊重生命和自然,關心社會,同情弱者,是文人的精神方向。

因此我常說,文人是一個民族的精神代表,文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決定了我們超越自己的程度對自我認知的深度。書壇強調等級,甚至市場需求,也會在會員、理事、副主席、主席之間進行選擇。說到這裡,我們似乎明白了吳冠中所言的深意。

吳冠中為何說“一百個齊白石趕不上一個魯迅”?

王羲之初月帖

當代書法家需要加強文學修養。

首先,對中國文學史需要具備常識性的知識,對不同時期的作家和作品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第二,釐清當代文學的審美趨勢。文學對其他藝術樣式的影響是潛在的,也是明確的。書法家一旦釐清當代文學的審美趨勢,自然對書法藝術的精神呈現有所頓悟。

第三,讀文學作品,提高寫作能力。既然書法家所進行的是藝術創作,我們就需要用自己的筆表達內心的渴望。寫作能力,是書法家強弱的客觀體現。啟功之所以難以超越,不僅僅是他筆墨表達的精美,更在於他的學術能力、文化眼光和文學修養。

吳冠中為何說“一百個齊白石趕不上一個魯迅”?

魯迅手札

當代書法界的突出問題,就是書法家文化素質低下。書法是綜合藝術,其核心要素便是文學。在書法史熠熠閃光的書法作品均有文學的支撐。

書法作品具有顯著的人格特徵與文化含量,,它呈現了書法家的精神面貌和書寫能力。李瑞清說:“學書尤貴多讀書,讀書多則下筆自雅。故自古來學問家雖不善書而其書有書卷氣。故書以氣味為第一,不然但成乎技,不足貴也。”真正意義的書法,恰怡是書卷氣濃郁的書法,所謂書卷氣,應該是文學修養的嫡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