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頸肩痛、手麻、走路踩棉花感?這些症狀分別對應6種頸椎病

現代人大多因為工作、生活過度操勞,而忽視了自己的身體健康。

相信每個人都有遇到過頸肩不適的情況,但是大部分都會選擇忍一忍、貼個膏藥就算了,真正去正規醫院或康復機構接受治療的人少之又少。

到最後疼痛不適越來越嚴重,甚至患上了頸椎病 。

今天,特工想跟朋友們仔細講一講頸椎問題,希望大家都能重視起自己的健康,愛護自己的頸椎,儘早地預防/治療頸椎病。

一、首先大家跟著特工,來認識一下我們的頸椎

頸椎自上而下,依次為第一至七頸椎

頸肩痛、手麻、走路踩棉花感?這些症狀分別對應6種頸椎病

在這7塊頸椎裡面,第一、第二頸椎有點特殊,而且形狀也跟其他兄弟不太一樣。第一頸椎叫寰椎,第二頸椎叫樞椎。

  • 寰椎處於脊柱最上端,它沒有典型的椎體和椎弓結構,僅由前弓、後弓和兩弓相連處的側塊組成。
  • 樞椎是頸椎骨裡面最堅固的,它在椎體上方有個突起,叫齒突。齒突就像一根軸,緊貼在寰椎前弓的後方,這兩塊頸椎組成了“寰樞關節”。

寰樞關節脊柱中最靈活的關節,只不過穩定性相對比較差,如果有外傷就很容易造成寰樞關節脫位或半脫位。

頸肩痛、手麻、走路踩棉花感?這些症狀分別對應6種頸椎病

其他頸椎長得跟腰椎、胸椎沒什麼差別,都是由椎體、椎弓、突起(包括橫突、上下關節突和棘突)等基本結構組成。椎體在前,椎弓在後,二者環繞,圍成椎孔。

頸肩痛、手麻、走路踩棉花感?這些症狀分別對應6種頸椎病

椎孔的位置就是留給貫穿整條脊柱、十分嬌嫩脆弱的神經組織——脊髓。

脊髓向上與延髓

(居於腦的最下部,主要功能是控制基本生命活動,如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相連,向下從各椎間孔發出脊神經根,支配全身各個組織器官的功能和活動。

頸肩痛、手麻、走路踩棉花感?這些症狀分別對應6種頸椎病

接下來,再把大家的目光移向“橫突”。每個椎體的後外側都有兩個突起,這就是橫突了。橫突根部有橫突孔,椎動脈、椎靜脈就是從橫突孔穿過的

頸肩痛、手麻、走路踩棉花感?這些症狀分別對應6種頸椎病

二、我們的頸椎是怎麼病倒的?

人體頸椎一直工作,再加上低頭、探頸等等不良姿勢還會加它們的負擔,時間久了,勞損過度、鬆動的情況就在所難免了。

實際上: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體間的纖維環和髓核含水量會逐漸減少

。髓核張力下降,纖維環會變薄變脆。漸漸地,髓核失去彈性,纖維環出現小裂縫。這些都是自然的過程。

頸肩痛、手麻、走路踩棉花感?這些症狀分別對應6種頸椎病

我們頸椎的病變過程可以總結為:

  • 椎節失穩、鬆動 / 髓核突出或脫出 / 骨刺形成 / 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
  • 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引起一系列症狀和體徵。

三、頸椎病的分類以及具體表現症狀:

頸椎病可以分為: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混合型頸椎病。

頸肩痛、手麻、走路踩棉花感?這些症狀分別對應6種頸椎病

1、頸型頸椎病

就是頸椎病的初級階段,同時也是治療的最有利時機。因為這時候,頸椎生理曲度改變並不大,椎體間的穩定性也還算良好,可能有輕度的骨質增生,肩頸部有疼痛感,但好在沒有明顯的退行性變。

2、神經根型頸椎病

就是髓核突出或者脫出或者小關節骨質增生,對脊髓神經造成卡壓。不理解的話可以翻上面“椎孔”和“橫突”的知識點~它除了肩頸疼痛,往往還伴隨著手指麻的症狀

3、脊髓型頸椎病

是由於頸椎椎骨間連接結構退變,如椎間盤突出、椎體後緣骨刺、鉤椎關節增生,後縱韌帶骨化、黃韌帶肥厚或鈣化,導致脊髓受壓或脊髓缺血,

繼而出現脊髓的功能障礙。出現的症狀有:手臂麻木、頭暈嚴重,走路的時候有踩棉花的感覺等。

4、椎動脈型頸椎病

則是因為椎動脈遭受刺激或壓迫,以致血管狹窄、折曲而造成以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所致。偏頭疼、頭暈、視力障礙都是表現症狀。

5、交感型頸椎病

由於椎間盤退變和節段性不穩定等因素,從而對頸椎周圍的交感神經末梢造成刺激,產生交感神經功能紊亂。可能出現頭暈、偏頭痛、視物不清或肢體麻木的情況。

6、混合型頸椎病

可以說是以上五種類型的隨機混合。具體表現為頸椎間盤及椎間關節退變及其繼發改變,壓迫或刺激了相鄰的脊髓、神經根、椎動脈、交感神經等兩種或兩種以上相關結構

,引起了一系列相應的臨床表現。

如果您感覺自己也存在頸椎問題,請務必要注意了,最好到醫院或者正規康復機構做檢查和治療~

脊柱特工專注於脊柱健康和運動損傷,致力於讓人人享有國際水準的物理治療。關於脊柱病痛預防及診療,姿勢評估及矯正,運動防護及康復等健康問題,歡迎隨時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