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我們要找到自己的信仰!

我們要找到自己的信仰!


你是否常常覺得無所事事?又或者,雖然覺得有許多事情該做,但常常有力不從心之感?這樣的狀態確實讓人煩躁,但似乎無法破解也許這個時候,我們該考慮幫自己找到信仰:有了信仰,我們的內心將不再空虛,有了信仰,才有了生活的方向和動力。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則寓言:一群青蛙在高塔下玩耍,這時,其中一隻青蛙突然建議道:“不如我們一起爬到塔尖去看看風景吧。”這個突如其來的好主意得到了眾青蛙的一致贊同,於是它們開始成群結隊地沿著塔身往上爬。爬著爬著,有青蛙開始覺得勞累,這時,它們中的一隻青蛙突然“覺悟”了:這樣爬下去有什麼意義呢?又累又渴,還不如我們在塔下過得舒適。更何況,塔這麼高,我們也不一定能爬到塔尖呀。它一邊想一邊放慢了自己的腳步,後來,其他青蛙也慢慢停了下來,最後,只有最小的一隻青蛙依然堅持往上爬。同伴們看著小青蛙執著的背影開始嘲笑它:就憑你還想爬到塔尖呀。但小青蛙彷彿沒有聽到同伴們的嘲笑,依舊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小青蛙終於爬到了塔頂。當它欣賞著塔頂的藍天白雲,看著塔下的廣闊大地時,心中充滿了自豪,感覺自己幸福極了。

我們要找到自己的信仰!

生活中的我們,就像那群自以為是的青蛙一樣,許多時候,我們自以為自己很“聰明”,知道什麼該堅持,什麼該放棄,但最終我們會發現,自己只是以此為藉口來縱容放棄和懶惰罷了,實際上,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以致產生了迷茫和糾結,最終導致無所事事或半途而廢。反觀那些曾經被人們譏笑為“傻子”的人,卻因為不斷堅持而收穫了許多人生中的獨特風景,比如事業上的成功、學業上的成績等。與其說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倒不如說,是因為我們心中缺乏信仰。

缺乏信仰是當今社會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沒有信仰的人永遠不會明白信仰的重要性。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弟子請教孔子治國的方略時,孔子就強調了三個要素:強大的軍隊、足夠的糧食、人民對國家的信仰。如果這三要素只能保留其一,孔子選擇最後一個。在孔子看來,信仰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信仰對於個人也有重要的意義。如果一個人確立了自己的信仰,以後不管做什麼事、處於什麼情況,他都不會經常感到困惑。正是信仰的存在,使得我們對生活有了更多的理解與思考,讓我們懂得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重新回到正確的軌道上,堅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樣的人,離幸福還會遠嗎?

我們要找到自己的信仰!

心理學小貼士:

作為一種心理活動,信仰是在“信”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信、情、意的統一沒有信(信任),就不可能產生情(情感);沒有情,人就不可能被激發出意(意志)而一旦沒有了意志,人便沒有了堅持下去的力量、所以,人們只有找到信仰,才能產生強烈的精神追求,並在這種追求中獲得寧靜感、寬慰感和神聖感,最終找到心靈的歸宿。

END.

知心心理學

知人知面不知心?別急!知心心理學教你知心!

想成為更好的自己?不怕!知心心理學老司機可以帶帶你!

你想要了解更多心理學乾貨嗎?關注我!每天都會為你分享專屬心理學秘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