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知青故事:懷抱裡的母親

作者:陸尚忠,1965年齊齊哈爾鐵路一中讀高中。1968年下鄉黑龍江福安農場。1974年上學齊齊哈爾師範學院物理系讀書。1977年畢業留校。2008年齊齊哈爾大學退休。退休後定居在遼寧省大連市。

母親快八十了,行走困難,去了醫院,說是肺癌晚期,還有三個月的時間。

記得是大年夜,吃完團圓飯後,母親去廁所後,挪到床邊怎麼也上不去,聽到動靜,我趕忙上前將母親輕輕抱到床上。

知青故事:懷抱裡的母親

在機耕隊(第二排右二為作者)

母親坐到床上後,許久不願意躺下,一直無力地靠在我的懷抱裡,兩隻枯瘦的手緊緊地抓住我的手臂不放。那一刻,我的心猛地震顫一下,一種從未有過的酸澀掠過心頭。媽說:“兒子,媽老了,沒用了,連上廁所都難啊!還要拖累兒女……”

母親說這番話時,我的鼻子酸酸的。“哎,小時候的你啊,夜裡撒尿總要鬧一陣,媽就這樣抱著你,哄一陣才睡下的……”我再也無法忍住眼中的淚水,撲簌簌掉在母親的脖頸上。

知青故事:懷抱裡的母親

1972年在福安農場知青合影(第二排左四為作者)

小時候,母親的懷抱對於孩子來說,遇到害怕時是屁護、受到屈辱時是安慰、表現乖巧時是獎勵、陷落無助時是希望、意志消沉時是力量、心境迷惘時是方向……長大後,兒女的懷抱對於垂老的父母來說,則成了一種無比的依靠、一種無窮的力量、一種無限的寄託、一種無盡的希望……就在那個夜晚,我驀然悟出了懷抱裡的真正意蘊。

在以後的三年裡,母親豁達開朗,醫生說只能活三個月,卻又活了三年。但是,母親的健康每況愈下。於是我抱著母親就醫治病,抱著母親樓下曬太陽,抱著母親到桌前吃飯,抱著母親去廁所……成了我義不容辭的使命。我們在家中為母親過了八十大壽,母親高舉酒杯,笑聲朗朗。母親有我的懷抱,不再害怕、不再孤苦、不再憂愁。

我忘不了母親曾經對我說過的話:“兒子,媽謝謝你了,媽拖累你了。”聽著媽的話,我心如刀絞,愧怍不已。母親含辛茹苦把我養大,耗盡了一生的心血,我卻從來未向母親說一聲“謝謝”,而母親在我對她僅僅付出微不足道的孝心時,她居然那麼不忍心,那麼過意不去。

我不喜歡父母重病在床,斷然離去的遊子,無論你有多少理由,在一位老人行將就木的時候,將他對人世間最後的期冀斬斷,你不在他們身邊,是對生命最大的不敬。

一些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許下願,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時從容盡孝。可惜,人們忘了,忘了人生的暫短,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擊的脆弱。

父母走了,帶著對我們深深的掛念。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的時候,已不在年輕。

當我們激情滿懷擁抱著戀人傾吐綿綿愛意時,當我們鍾愛不已地懷抱自己的兒女時,一定要想著去抱一抱自己年邁的父母,向他們表達你永遠感恩的心。

天下的兒女們,趁你的父母還健在,趕快為父母盡一份孝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