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讀帖三要:讀形、悟法、見神

讀帖三要:讀形、悟法、見神。

想學好書法寫好字,首先要做到書法技法胸有成竹,胸有成竹落筆自然不忙動,一點一化,沉穩處置,萬法入心出腕見於紙上筆墨。又如善用兵之將軍,步步謀後而定,萬法如握。做到如此境地,唯有讀帖而得。讀帖如讀書,字字句句不可放過,要得其意明其理。故讀書心細絲抽繭,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又云,不動筆墨不讀書,貴在有所心得,及善思多悟,學習書法 讀帖之理同於讀書。

讀帖三要:讀形、悟法、見神

讀帖有三要:讀形、悟法、見神。

讀形為第一。萬物皆有內質外形,形是事物的外在形式,之於書法,則指書法點畫線條之形,和一字之形,即點畫位置。點畫線條指形,包括字的基本筆畫的形,如永字八法中所言的八種基本點畫的形,是構成漢字的最基本的筆畫。在就是依據八個基本筆畫衍生出來的諸多變化形式。這裡的形不僅包括點畫的外在形狀還包括點畫的長短粗細斜正曲直剛柔等變化。讀帖也還有讀出以家書法點畫獨具的個性特色。

讀帖三要:讀形、悟法、見神

一切點畫都有首尾和中段三部分,我們讀準點畫之形,首先就要看清看準點畫的起筆行筆收筆三段的形態,就形態而言,無外乎方圓、轉折、粗細幾種基本的形式,這幾種形式看似簡單卻是變化無窮,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妙用。以一“橫”畫為例,一般來說,起筆多方,收筆用圓,但在起筆造型中就有上方下圓,亦或下方上圓的形狀,這種形態在楷書和行書中,比比皆是。還有不同書法家獨具的起筆角度問題,和中短的粗細輕重變化,這些我們在讀帖時都必須讀清看準做到胸有成竹。再就是撇捺畫的起筆行筆收筆形態,撇捺畫的形態一般來說,起筆傳統有方有圓, 收筆較細尖或平出。從整體上看粗細變化,撇是首段粗尾段細,中段因不同書法家的風格與處理不同有粗細輕重曲直變化,皆依字形字勢所需而定,有預想好的,也有隨機而生法的。捺畫多首段細,中下段相對漸粗重,出筆細而平出但要飽滿。

如柳公權和顏真卿楷書中的點畫線條的造型。

讀帖三要:讀形、悟法、見神

讀準了點畫的形狀還要看清點畫的具體位置以及點畫的長短、粗細、曲直、剛柔變化,方可謂對點畫線條造型有所得,心中有數。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細節決定成敗,但又要照顧整體,二者皆備方能得其大要。

讀帖三要:讀形、悟法、見神

悟法為第二。書法無論如何都是形體的表現,都是通過相對應的技法來實現的,書法的每一個點畫同樣如此。我們學習書法不僅要掌握或熟悉點畫造型,同時還有掌握是用什麼技法完成的。比如方筆、圓筆,線條的粗細,具有性格的線條的形質,都是通過對應的技法表現出來的。我們通常說的轉以成圓,折以成方就是如此,方筆是靠折鋒完成,圓筆是靠轉筆完成。粗線條用筆輕,細線條用筆鋪毫相對較重。我們在閱讀字帖中的範字或書法作品時就要讀出相對於點畫造型的用筆技法,甚至用筆書寫遲澀急緩節奏與氣韻。

讀帖三要:讀形、悟法、見神

當然,對於初學書法不久的愛好者,可能往往不知如何讀出點畫形狀或造型的表現技法。這需要我們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書法技法知識,如上面所說的粗重筆畫要鋪毫運筆,輕細點畫用筆要輕靈且儘可能用筆尖部分書寫。概括起來說用筆技法有起筆行筆收筆技法,有中鋒側鋒技法,有藏鋒露鋒技法也有提按頓挫技法,包括轉折技法。在我們讀帖時就要分析點畫線條採取了不同技法。實際上用筆技法是為點畫的精準表達服務的。也就是先有形的概念然後才考慮表現技法。我們練過字的愛好者都應知道,點畫線條的表達是和形體與書寫技法互不可割裂的。法是形的表現手段,形是法的表達目的,二者是辯證統一的。我們首先要明白不同技法手段的表現的結果,然後通過具體的點畫造型一一對應即可弄明白不同的點畫線條形狀是用什麼技法實現的,如細勁的點畫部分是靠用筆輕細來完成的,等等。也只有法與形的結合,才能實現點畫造型形質的完美精準表現。但這兩個方面,只是術,是技術方面的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要見神。

讀帖三要:讀形、悟法、見神
讀帖三要:讀形、悟法、見神

見神為第三。無論是讀帖和臨摹及書法創作,見神是最難的。因為神是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在技法嫻熟以後,無法的情況下才能取得的藝術造詣,也就是在將技法運用到不知有法的情況下,寫心而得。

歷代書法家和書法理論都將神采為書法的至高無上的大境界,是高山中的珠穆朗瑪峰。讀帖能夠讀出原帖或範字點畫之神采氣韻,以及字之勢,也是臨摹學習書法之讀帖的最高境界。見書法字勢之神,需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審美力。書法之神韻氣勢格調也是有不同層次的,以做作呆板為最低,以妙造自然為第一等上品。讀帖見神,如讀美人,舉手投足,一顰一笑皆有情意與韻致,無不見其妙。書法之神韻氣勢,概括起來有三,剛,柔與兼具者,在此基礎上諸體與諸家更有其妙。

談到書法之神韻也可以稱之為“境”,即書法所顯示出的情緒、格調,如雄強、衰壯、奔放、獷逸、峭跋、凝遲、端莊、沉著、淳厚、稚拙、奇古、險峻、跌宕、妍美、道媚、綺麗、疏澹、高遠、神健、瀟酒、舒和、寬博、肅穆、深邃、纖勁、婉妙等。
讀帖三要:讀形、悟法、見神
讀帖三要:讀形、悟法、見神

具體到書法家各自的獨具風格神采,有是各有各的不同,以唐代書法家為例,

當然這只是從一家或某體書法作品來談論這個問題。具體的一點一畫,一字,乃至通篇作品之章法同樣也在整體風格上具有獨自的氣韻格調和神彩,比如說重心處理方面吧,重心位置不同,基本是同一個書法家的字,因那個字所處的位置不同,就有非常大的變化。讀帖能夠讀出神韻,多餘臨摹練習的惟妙惟肖形神俱似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們細細品味和體悟,然後在書寫實踐中以意書之,當然是在用筆技法嫻熟以後的以意書之,書法能夠的意,自然而然就會見神。故有善書者為見神采。善於書法欣賞者有何嘗不是如此。

讀帖三要:讀形、悟法、見神
讀帖三要:讀形、悟法、見神
讀帖三要:讀形、悟法、見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