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重磅!數萬億投資重點路徑圖敲定了!

重磅!數萬億投資重點路徑圖敲定了!

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緊扣國家規劃和重大戰略,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交通骨幹網絡特別是中西部鐵路公路、幹線航道、樞紐和支線機場、重大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生態環保重點工程、技術改造升級和養老等民生領域設施建設。在同一天國家發改委的發佈會上,也進一步釋放出基建補短板提速的強烈政策信號,明確力爭年內再新開工一批重大項目。

業內指出,下階段我國投資重點路徑圖已浮現:交通基建無疑擔綱重要角色,無論是項目的數量還是金額都“挑起大梁”,環保、信息、民生等相關領域的基建也成為新的熱點。預計年內啟動的新基建項目總投資規模達到數萬億,投資拉動效應四季度將開始顯現。

1

一批交通基建項目“挑起大梁”

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聚焦補短板擴大有效投資,按照既不過度依賴投資、也不能不要投資、防止大起大落的要求,穩住投資保持正常增長。對於上述建設項目,會議還明確,加快項目前期工作,推動儘早開工,形成項目儲備和滾動接續機制。

“下一步,我們將在確保已開工項目順利實施的同時,力爭年內再新開工一批重大項目。”18日,國家發改委舉行的專題發佈會上,發改委基礎司副司長馬強表示。

馬強進一步勾勒出我國基建投資的重點項目路徑圖:將加快今年新開工項目的進度。加快推進包頭至銀川、和田至若羌、湖州至蘇州至上海等鐵路項目建設;啟動一批國家高速公路網待貫通路段,實施武漢至安慶6米水深航道等航道整治工程;力爭實施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韶關機場軍民合用工程以及新建菏澤、麗水機場等重大工程。

另外一方面,抓緊開展儲備項目的前期工作,梳理“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中長期交通網絡規劃中具備啟動條件的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前期工作。馬強強調,擬推出的重大項目要突出骨幹通道的建設,突出國家重大戰略的支撐,突出打通“最後一公里”。

事實上,不久前,國家發改委已經開始重啟審批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地方迎來一輪地鐵開工潮,包括合肥、西安、武漢、成都、太原等城市新一輪的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已經上報待批。

鐵路成為基建投資擴張的重中之重。有消息稱,今年鐵路總投資將會重返8000億元。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今年計劃新開工鐵路建設項目已批覆23個,投資規模4033億元;1至8月,全國鐵路完成投資4612億元,為年度計劃的63%,完成進度同比提高6.2個百分點。地方層面,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政策規劃推進鐵路建設,廣東、湖南、浙江、安徽、河南、江西、山東等均出臺高鐵建設規劃。

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方面也在加速推進。例如,日前四川省和交通運輸部簽署《關於加快四川省交通運輸發展2018—2020年合作協議》,力爭到2020年初步形成陸海互濟、東西暢達、南北貫通的“四向八廊”戰略性綜合交通走廊和對外經濟走廊。

2

電力能源等多領域基建升溫

除了交通運輸領域之外,電力、能源等領域的基建也成為重點。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於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釋放出特高壓時隔一年多後重啟審批的信號。據悉,能源局將在今明兩年核准9個重點輸變電線路,其中7條線路為特高壓工程,總輸電能力5700萬千瓦。

興業證券分析認為,本輪重啟規模在1800億到2000億元左右,其中5條交流特高壓線路投資約500億元,5條直流特高壓線路投資規模約在1000億至1200億元之間,另兩條超高壓線路投資約在300億元左右。業內預計,從今年下半年起,中國特高壓建設將再次踏上快車道,迎來第三次建設高峰。

與此同時,包括環保、信息、消費等相關的基建也成為熱點。浙江省日前召開全省生態環保投資工作座談會,對今年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業投資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中信證券分析指出,地方政府對數據中心的需求也可作為下半年基建投資的發力點。隨著《“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實施,多省政府出臺文件強調數據中心發展的重要性,制定相關政策促進數據中心在我國的發展和傳播。建設數據中心對電纜、光纜、計算機和通信製造業行業的需求會隨之增大。還有機構預計,4G投資週期延長和5G建設啟動,將為信息基建帶來萬億投資規模,其中光纖以及基站領域企業或將率先受益。

3

拉動效應將在四季度顯現

地方披露的最新投資數據顯示出基建投資項目落地全面進入“快車道”。貴州省發改委18日發佈數據顯示,2018年全省共安排重大工程項目2903個,2018年投資目標9062億元。今年1至8月,全省重大工程項目開工項目754個,佔年度計劃的82.5%。

專家預計,投資拉動效應將在四季度開始顯現,並在明後年進入建設高峰。以特高壓為例,申萬宏源分析師張雷介紹說,由於特高壓建設週期一般為24個月,預計2018年底或2019年初開工的特高壓項目,收入確認高峰期將會在2019年到2020年。

在此過程中,伴隨項目的深入推進,機械裝備製造等行業有望迎來爆發機會。還有機構指出,從補短板的角度,預計未來在交通、油氣、電信、航空等領域會加大投資,這將為油氣裝備及航空裝備領域帶來機會,與基建投資高度相關的工程機械產業鏈也將獲益。

“託底經濟還看基建動力,預計2018年基建增速會維持在10%至12%區間。”中信證券明明團隊指出。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體制政策室主任吳亞平表示,從今年以來的經濟發展形勢看,穩投資完全沒必要大水漫灌。現階段投資的總體方向還是圍繞補短板和強弱項,從而發揮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

重磅!数万亿投资重点路径图敲定了!

重磅利好加持,A股市場三大股指連續兩日全線走強。

9月19日,上證指數收於2730.85點,上漲1.15%,深證成指收於8248.12點,上漲1.41%,創業板指收於1392.40點,上漲1.10%。從板塊來看,漲幅居前的行業和概念板塊有采掘服務、農業服務、房地產開發,無一板塊下跌;此前一日,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1.82%、1.67%、2.04%,大基建板塊領漲A股,一鳴驚人。

逆市啟動的大基建板塊引起市場的關注。9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穩定有效投資”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消息一出,午後基建板塊大幅上漲,山東路橋、中國鐵建、成都路橋等多股漲停,中設集團、中國中鐵等大幅跟漲,給連日低迷的A股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

據Wind數據統計,當日,基建板塊主力資金淨流入15.53億元,居各板塊之首。其中,中鋁國際、中國鐵建、中國建築主力資金淨流入超過2億元,分別為2.63億元、2.54億元、2.19億元;葛洲壩、中國中鐵主力資金淨流入超過1億元。

與此同時,泛基建板塊表現也不錯,水泥、鋼鐵等板塊內個股全面攀升。

4

一大波項目將加快推進

9月18日,發展改革委釋放出多重利好,種種信息預示著,精準聚焦短板領域,一大波項目將加快推進,且還有大批項目在加快儲備中。當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了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補短板總體情況,以水利工程為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已開工建設130項,在建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

顯而易見,交通基建是穩定有效投資的“重頭戲”之一。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副司長馬強表示,我國交通基礎設施還存在不少短板弱項,發展空間較大,是促進有效投資的關鍵領域。具體來看,在加快今年新開工項目進度方面,包括加快推進包頭至銀川、和田至若羌、湖州至蘇州至上海等鐵路項目建設。

與此同時,後期還將啟動一批國家高速公路網待貫通路段,實施武漢至安慶6米水深航道等航道整治工程;在民用機場方面,支持地方加快推進安陽、昭蘇等一批中西部支線前期工作,力爭實施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韶關機場軍民合用工程以及新建菏澤、麗水機場等重大工程。

此外,9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緊扣國家規劃和重大戰略,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交通骨幹網絡特別是中西部鐵路公路、幹線航道、樞紐和支線機場、重大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生態環保重點工程、技術改造升級和養老等民生領域設施建設。

“這次的基建項目與以前的大基建區別在於,三區三州(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貧困程度深,是脫貧攻堅中的硬骨頭,補齊這些短板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之策。”鋼之家高級分析師杜洪峰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杜洪峰指出,基建項目的確定,也意味著數萬億投資重點路徑圖敲定,從而對四季度經濟有帶動效應。此外,由於鐵路投資向來是基建領域穩增長中最常用的一把利器,一般還充當政府對沖宏觀經濟波動的重要工具。

此外,政治局會議明確“六穩”, 要把基建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預計四季度政策的效果將會逐漸顯現,相關行業將會受益,有助於穩定和提振鋼材、挖掘機行業的需求。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統計數據顯示,內地25家主要挖掘機制造企業首8個月的銷量約為14.28萬臺,創歷史同期的最高銷量,按年漲幅超過50%。

業內人士指,挖掘機行業的市場需求,受國家固定資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的影響較大,下游主要為基礎設施、房地產、礦山等投資密集型行業,與宏觀經濟息息相關。目前整個挖掘機行業顯示出強週期特徵,原因在於下游開工比較好,而上一輪高峰期投入的設備進入了更新的高峰期,因此銷量走高。

對於此次基建項目的確定,中金公司稱,年初以來,財政收入同比增長9.4%,而財政支出同比僅增長3.3%。前8個月財政赤字低於去年同期,給定全年預算,年內財政政策力度將加大,基建投資增速有望企穩回升。但增加基建投資的同時也會進一步推升政府債務,帶來長期風險的隱憂。

針對在建項目後續融資需要加大保障力度的實際情況,發改委表示,督促地方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支持在建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金融機構加大對在建項目合理融資需求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防止盲目抽貸、壓貸和停貸。

5

市場流動性充裕

據瞭解,9月19日,現貨市場建築鋼材價格偏強運行,早盤市場報價持穩,螺紋鋼期貨開盤後寬幅震盪,現貨市場詢盤較多,鋼材現貨成交較為活躍。由於中秋節前市場需求表現尚可,疊加市場庫存低位,現貨心態較為積極,預計短期內現貨市場或趨強運行。

與此同時,截至9月19日,建材全國統計倉庫庫存量為324.0萬噸,環比上週減少24.1萬噸,下降6.9%;建材全國統計67家建材鋼廠庫存量167.3萬噸,環比上週增加13.0萬噸,上升8.4%;熱卷全國統計倉庫庫存量為185.8萬噸,環比上週減少3.0萬噸,下降1.6%。

近期螺紋鋼持續上漲,自9月13日至9月19日螺紋鋼1901合約漲幅達2.78%。截至9月19日,螺紋鋼主力1901合約收盤於4144元/噸。杜洪峰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從基本面上來看,市場對傳統季節性需求旺季的到來寄予希望,同時,8月中下旬以來鋼材市場價格高位回落,市場風險也得到一定釋放。

杜洪峰表示,從宏觀面來看,把基建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提振市場信心,而發改委近日的表態,使這一目標更加明確和細化。目前,螺紋鋼的基本面對其高位震盪運行形成支撐,但價格是否能夠持續上漲,還要看環保政策的實施和執行情況、中美貿易戰的後期影響,以及市場供求關係等。

此外,資金方面,對於國內市場而言,寬貨幣格局明確,市場利率將低位運行。繼9月17央行開展MLF操作2650億元后,9月18日,央行公告稱,為對沖稅期高峰、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市場分析人士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資金面方面的“價”仍以穩為主,“量”上將繼續保持合理充裕。

上海某鋼貿商對記者表示,在市場保持一定的流動性的背景下,從時間的節點來看,四季度採暖季限停產的差異化執行,相關地區鋼鐵產能總體受限,同時,基建補短板政策的效果將會逐漸顯現,均利好鋼市;環保不搞“一刀切”,對鋼鐵產能釋放的抑制有所減弱,但同時對需求的影響也會降低。目前,鋼材市場供需基本平衡,市場庫存並沒有出現累積,有利於鋼材市場健康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