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診斷與預後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診斷

  • 肝功能檢查
  • 抗線粒體抗體測定
  • 超聲以及更常用的MRCP
  • 肝活檢

無症狀的患者中,PBC常在偶然化驗肝功能異常尤其是鹼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轉肽酶(γ-GT)升高時發現。中年婦女出現膽汁淤積的典型症狀(如不能解釋的瘙癢、疲勞、右上腹不適、黃疸)或實驗室檢查結果提示膽汁淤積性肝病,鹼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轉肽酶(γ-GT)明顯升高而轉氨酶(ALT或AST)輕度升高時應考慮PBC。疾病早期血清膽紅素水平往往正常,升高預示疾病進展及預後較差。

若懷疑PBC,應檢測患者肝功能、血清IgM(PBC時升高)和抗線粒體抗體。ELISA試驗對PBC的敏感性為95%,特異性為98%。自身免疫性肝炎(Ⅰ型)時可有假陽性。PBC患者可出現其他自身抗體(如抗核抗體、抗平滑肌抗體、類風溼因子)。肝外膽道阻塞應予以排除。一般先行超聲檢查,但最終須行MRCP檢查,有時還須ERCP檢查。通常需要給患者做肝活檢,除非其生存期較短或有禁忌證存在。肝組織活檢可以明確診斷和發現特徵性的膽管損害,即使在疾病早期。隨著病程進展,PBC在病理形態上很難和其他病因的肝硬化相鑑別。活檢還有助於進行PBC的組織學分期,共分4期: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診斷與預後

  • 1期:侷限於門管區的炎症,異常結締組織,或二者同時出現
  • 2期:門管區和門管區周圍的炎症,纖維化,或二者同時出現
  • 3期:橋接纖維化
  • 4期: 肝硬化

若無抗線粒體抗體,擬診斷PBC的患者可診斷為自身免疫性膽管炎。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預後

雖然PBC進展速度不盡相同,但通常經過15~20年發展到終末期,它可以多年不影響生活質量,無症狀的患者多在2~7年內出現症狀,也有的經歷10~15年才出現症狀,症狀出現後的中位生存時間為10年。急劇進展的預測因素有以下幾點:

  • 症狀迅速惡化
  • 進展性組織學改變
  • 患者年齡大
  • 出現水腫
  • 出現相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膽紅素、白蛋白、PT或INR異常

瘙癢消失、黃色瘤變小、黃疸進展和血清膽固醇下降是預後不良的徵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