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專家:積極發揮中德雙引擎引領作用 為深化中歐關係添加動力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富夢瑤):11日上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結束此次訪歐的最後一站——對德國的正式訪問後,乘專機回到北京。此前,李克強總理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主持了第五輪中德政府磋商,共同見證了雙方多項合作文件的簽署。本輪磋商是中德新一屆政府各部門首次全面對接,對規劃和推進兩國全方位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專家表示,李總理此次對德國的訪問,積極發揮了中德雙引擎的引領作用,為深化中歐關係添加了動力。

中德關係密切,合作領域廣泛。雙方有70多個對話機制,充分表明中德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此次中德政府磋商,簽署經貿、新能源汽車、科技,以及農業等20多項合作文件,涉及金額龐大,達到近300億美元。在廣泛領域達成豐碩成果,開創了中德面向未來的新合作。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中東歐研究室主任劉作奎看來,中德能實現廣泛全面的合作交流,得益於雙方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一個基於公平、公認規則的國際市場,相互擴大開放,放寬市場準入,構建新型大國關係。 劉作奎說:“目前這些交流是在三個背景下進行的。一個就是深入改革和擴大開放。李克強總理這次訪德,重點就是談中國要擴大開放、優化投資環境、擴大進口、加強市場準入。這對德國來講是新的機會,對推動中德合作又是一個很重要的機遇。第二個背景是貿易保護主義。李總理訪德主要是為了展示一下充分尋求合作,展示中方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立場,與德國尋求最大的共識。第三個背景是中國新型大國外交政策、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舉措陸續出臺,德國作為歐盟、歐洲最大的國家之一,加強與其合作,來展示中國新型大國外交理念,有利於夯實雙邊基礎,鞏固我們的朋友圈,擴大對外交往,對宣傳我們的外事工作精神是很有幫助的。”

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德在當前國際形勢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突出的背景下,更應通過深化雙邊、多邊合作,共同發出支持自由貿易、公平貿易,維護公平正義的國際秩序的積極信號,促進全球貿易增長和世界經濟持續復甦,共創新一輪開放的巨大市場紅利。

此訪期間,中德首次就德國汽車企業在華合資項目所佔股比提高、化工企業在華建立大型獨資項目等達成協議,表明中國一系列擴大開放的具體舉措正在陸續落地。雙方還一致表示,要順應時代潮流,發揮產業結構互補性強的優勢,加強在數字化、自動駕駛、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領域合作。

劉作奎說:“實際上中德在新技術領域的合作一直有很好的動力和勢頭,尤其是高端的裝備製造業,和新技術、新能源領域的合作一直保持強勁勢頭,也代表了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次雙方提出和德國工業4.0的對接,實際上是進一步明晰、夯實了雙方合作的基礎,和未來的合作進行了一個精準對接,這點對雙方未來在這些領域的合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此次李總理訪德,對中歐關係的促進作用是毫無疑問的。劉作奎認為:“德國是歐洲和歐盟的重要發動機之一。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發展好和德國的貿易關係,發展好和德國經貿領域的深度合作水平,對促進中歐關係的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對促進中歐的務實合作也具有象徵意義和推動意義。中德這兩個合作引擎鼓足了勁,對中歐關係發展有很強的帶動作用。中德關係處理不好、貿易發展不全,對中歐關係也是一種削弱。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德關係是中歐關係的重中之重。”

中方重視中歐關係,支持歐盟國家走自主選擇的一體化道路,樂見一個團結、穩定、開放、繁榮的歐洲。此次歐洲之行,李克強總理先訪問了保加利亞,出席了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接下來又訪問了德國。不難看出,中方此次不僅兼顧了歐洲區域內的大國,也兼顧了區域內的一些中小國家,表明中歐關係發展走向更深更實。

本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即將在北京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共同主持第二十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劉作奎表示:“這次會晤實際還為即將在7月中下旬舉辦的中歐峰會提前做了熱身,起到了很好的政策宣示作用。尤其是在貿易、保護主義、市場準入,甚至在中國推動新型大國關係這個問題上,與德國和中東歐國家進行了充分的溝通,為中歐峰會夯實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