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敲厲害!就算你不知道自己在哪,AI也能把你帶回家

敲厲害!就算你不知道自己在哪,AI也能把你帶回家

對於分不清東西南北的同學來說,只知道左右,不知道方向,所以當別人問你在哪裡時,我們只能回答說:“我在XX大廈的門口,對面是個超市……”

雖然現在大部分地圖都會直接告訴你往哪邊走,但是,如果存在一個機器人可以充當你的嚮導,它可以在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哪的情況下為你導航,不需要GPS不需要知道南北,你還可以用跟普通人交流的方式跟它交流,是不是更便捷呢?

就像以下這樣——

嚮導:你在哪啊?

遊客:我面前有一家店叫“布魯克斯兄弟”

嚮導:是商店?還是餐廳?

遊客:是賣衣服的,我身後還有一家銀行

嚮導:好的,左轉然後沿那條路直走。

……

這是由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和Facebook FAIR實驗室研發的導航神經網絡系統,叫做

Talk the Walk,它能夠在不使用GPS的情況下給人提供簡單的語言方向,在該神經網絡系統中,人們可以通過自然的語言與AI進行交流,幫助人們找到正確的位置。

敲厲害!就算你不知道自己在哪,AI也能把你帶回家

在這個實驗中,會導航的“嚮導”和路痴“遊客”都是由機器人(bot)扮演的。

嚮導bot可以看到地圖,知道要遊客bot需要達到的目標位置,但不知道遊客在哪裡;遊客bot只能360度看到自己周圍的世界,但不知道目的地在哪,也不知道要怎麼達到;因此為了讓遊客順利到達目標位置,二者需要通過交流協作才能達成目標

遊客bot描述了他們看到的地標,比如“我就站在劇院旁邊”,嚮導bot試圖確定他們在哪裡,它可以問問題,例如,它可能會問用戶是否看到街角的商店幫助縮小範圍。一旦它確定了用戶的位置,它就會給出一個簡單的語言響應,引導他們到達下一個路標點。

敲厲害!就算你不知道自己在哪,AI也能把你帶回家

Facebook在紐約隨機拍攝了很多張360度的街頭照片,並將這些數據餵給了嚮導bot,嚮導可以將街景照片與地圖位置相結合,所有信息瞭然於胸,從而對遊客進行路線指導。在嚮導的指導下,遊客可以根據要求觀察周圍的環境,以便讓嚮導bot瞭解到遊客的位置。

這是一個很新穎的實驗,採用了一種叫做“嵌入式人工智能”的概念,在Talk the Walk中,嚮導bot擁有城市的2D地圖數據,而遊客機器人擁有豐富的360°可視化數據,但只有通過溝通才能執行指令。

怎麼溝通呢?現實情況往往復雜很多,兩個人在溝通路線時都不容易,何況是兩個機器人?況且沒有天生的“機器語”可供使用。

研究人員發現,當Bot使用更簡單的符號來傳達信息和位置時,完成任務的效果更好,這種交流方式被稱作“合成語言”,這是一種數據通信方式,對機器人來說很管用。

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名為MASC

(Masked Attention for Spatial Convolution)的機制,讓Bot能快速從語言模型中解析對方回應的關鍵字的內容。Facebook表示,利用該流程可以使正在測試的結果的準確性翻倍。

敲厲害!就算你不知道自己在哪,AI也能把你帶回家

這種交流方式也達到了該實驗的真正目標:讓Bot通過自然語言來處理收集到的信息。

對於Facebook來說,這是一項基礎性的研究,它並沒有打算把這些發佈在地圖產品中,所以該系統存在於一個長期的、不那麼以產品為中心的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