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清華四大國學導師背後之吳宓

清華大學90週年校慶之時,時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丹青創作了一幅大型油畫作品《國學研究院》,作品表現了五位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術大師的藝術形象,畫面從左至右依次為趙元任、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和吳宓,其中前四位都是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導師。

清華四大國學導師背後之吳宓

陳丹青油畫:《國學研究院》

吳宓是清華國學研究院的主要籌建者,並擔任國學研究院主任一職,他因物色和遴選當時學術界最負盛名的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等四位著名學者擔任國學研究院的導師而名噪一時,吳宓曾是著名的西洋文學家、比較文學家和詩人。

吳宓(1894—1978)字雨僧,本名吳玉衡,陝西涇陽人,吳宓之名是在其報考清華學校時自己起的,並以此名傳世。

1894年8月20日,吳宓出生於陝西省涇陽縣西北鄉安吳堡,其生父吳建寅曾在上海大學、國民政府監察院任職,生母李孺人在其不到一歲時即病亡。

吳宓是由祖母楊氏撫養至三歲,即做主將吳宓過繼給叔父吳建常為子,吳建常曾出任陝甘都督參謀長兼秘書長,辭官之後在上海賦閒,他對吳宓的一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905年冬,吳宓被家人送至三原縣,師從涇陽王麟編讀書,由祖母楊氏親自陪伴,吳宓從小在祖母的溺愛之下成長,1907年,吳宓就讀於三原高等學堂,即原“宏道書院”,這是一所西北學界較有影響的一所學堂。

1911年,吳宓考入北京清華學堂留美預備班中等科,1912年初春,因清政府與民國政府政權更迭,清華學堂暫時休學,吳宓曾短暫入讀上海聖約翰大學。

1916年,吳宓從清華學校留美預備班高等科畢業之後,於1917年赴美國留學,入弗吉尼亞大學新聞系攻讀新聞學,翌年之後,他轉入英國文學系改讀西洋文學,並獲得弗吉尼亞大學文學學士學位。

清華四大國學導師背後之吳宓

留美時期的吳宓

1919年,吳宓考入哈佛大學研究生院,師從著名的新人文主義大師白璧德(Lrving Babbrtt)教授研習比較文學、英國文學和哲學,吳宓與當時同在哈佛大學留學的陳寅恪、湯用彤並稱為“哈佛三傑”。

1921年,吳宓獲得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之後即回國,原本就職於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適逢郭秉文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基礎上籌建國立東南大學,而吳宓在哈佛大學時的學長梅光迪出任國立東南大學西洋文學系主任,經梅光迪推薦和影響,郭秉文聘請吳宓出任國立東南大學教授。

吳宓在西洋文學系主講西方文學、世界文學史等課程,在其執教生涯中,他常以希臘文化、羅馬文化、基督教文化、印度佛教文化與中國的儒家文化進行比較論證,是把“比較文學”概念引入中國的第一人,因此吳宓素有“中國比較文學之父”之美譽。

1922年1月,吳宓與梅光迪、柳詒徵、胡先驌、湯用彤等人在國立東南大學發起創辦了《學衡》雜誌,梅光迪是主要發起人,吳宓出任總編輯兼幹事,總理《學衡》雜誌一切事務,並且自始至終都是“學衡派”的核心人物。

《學衡》的辦刊宗旨為:“論究學術,闡求真理,昌明國粹,融化新知”,其參與創辦者和主要撰稿人都被稱為“學衡派”,主張文學復古,反對新文化運動,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個著名的文化流派。

但“學衡派”主要代表人物很快就分崩離析,只有吳宓固執堅守“學衡派”陣地,頂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含辛茹苦而勉力維持,甚至自掏腰包維持《學衡》雜誌的出版發行。

清華四大國學導師背後之吳宓

吳宓教授

吳宓在國立東南大學執教三年後,於1924年轉任剛剛成立不久的東北大學,出任東北大學外國文學系主任,當年東北大學在張學良主持下,因薪資豐厚而紅極一時,吸引了不少留學歐美的學者前往執教。

1925年5月,在時任清華學校校長曹雲祥的斡旋之下,清華學校被改組為大學部、留美預備部和研究院三個部分,同是哈佛大學出身的曹雲祥非常看重學識淵博、學貫中西的吳宓,尤其是看重吳宓對中華傳統文化和精神的執著追求,遂聘請吳宓回母校主持籌辦研究院國學門,大名鼎鼎的清華國學研究院由此誕生。

曹雲祥讓吳宓按照哈佛大學模式制定培養學生計劃,吳宓不負曹雲祥的期待,成功遊說了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李濟等人到清華國學研究院執教,此乃是吳宓一大傑出貢獻,也成為清華大學校史上一段“佳話”。

1926年3月,吳宓在清華學校大學部又創辦了中文學系,並且親自擔任教授兼系主任,他同時掌控清華國學研究院和中文系,可謂權重一時。

國學研究院大師顯赫,中文學系教授聲名微弱,彼此月星懸殊,也由此印證了師資力量的重要性,一所大學院系的優劣,完全取決於教授的學術水平和學術聲望,也印證了梅貽琦的名言:“所謂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掌控北京之後,清華學校被改組為國立清華大學,羅家倫出任第一任校長,陸續延聘了幾十位著名教授,清華大學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以高起點跨入著名國立大學行列,吳宓繼續在清華大學中文系執教,同時又兼任天津《大公報-文學副刊》主編。

1930年,吳宓赴歐洲遊學,在牛津大學、巴黎大學從事西洋文學研究,他先後遊歷了英國、法國、意大利、瑞士、德國等許多歐洲國家,拜訪了雪萊、司格特、盧梭等名人遺蹟。

1931年,吳宓回到北平清華園,出任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並按照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模式,創辦了清華大學外文系,以造就“博雅之士”為培養目標。

在吳宓悉心經營之下,清華外文系很快就成為國內大學中第一流系科,錢鍾書、曹禺、季羨林、王佐良、許國璋、許淵衝等人都出自清華大學外文系,為清華大學外文系贏得了極高的聲譽。

“七七事變”之後,一生堅持寫日記習慣的吳宓在日記中寫道:“當今國家大變,我亦軟弱無力,不克振奮,不能為文天祥、顧亭林,且亦無力為吳梅村。蓋才性志氣已全漓滅矣!此為我最傷心而不可救藥之事。”並以詩抒發心中憤懣之情,“北都又失好山河,隔歲吟酬涕淚多”。

《吳宓日記》堅持寫了幾十年,可謂事無鉅細,並且極盡坦誠,而且能深刻解剖自己的思想,歷來被中國學界所看重,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清華四大國學導師背後之吳宓

《吳宓日記》

為了保留中華民族高等教育文脈,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遵照國民政府教育部指令,相繼西遷湖南長沙和雲南昆明,並最終在昆明立足,組建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西南聯大時期,吳宓只是外文系教授,他主要講授世界文學史、歐洲文學史、古代希臘、羅馬文學史、新人文主義、文學與人生、翻譯課、中西詩之比較等課程,此外還給研究生講授雪萊研究、西方文學批評、比較文學等課程。

吳宓授課時極其認真,也深受學生歡迎,於1941年被國民政府教育部聘為第一批“部聘教授”,全國僅30名教授獲此至高榮譽,吳宓能夠入選其中,可謂是實至名歸,不愧為“教授中的教授”。

1943年至1944年,吳宓還曾替代陳福田代理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主任,西南聯大外文系第一任系主任是葉公超,葉公超到重慶出任政府公職之後,由美籍華人陳福田教授出任系主任。

1944年秋,吳宓前往成都華西壩探望在燕京大學執教的老友陳寅恪,隨即留在燕京大學西洋文學系執教,吳宓的草率之舉,不但使他離開了西南聯合大學,也徹底地離開了清華大學,為其不幸的後半生埋下了一定的伏筆。

吳宓在燕京大學執教一年之後,並沒有隨燕京大學復員北平西郊未名湖畔,而是繼續留在了四川成都,並於1945年9月出任國立四川大學外文系教授。

1946年2月,吳宓相繼推辭了浙江大學、河南大學聘其出任文學院院長的邀請,而是選擇出任國立武漢大學教授兼外文系主任,在武漢大學執教期間,吳宓還擔任了《武漢日報-文學副刊》主編。

清華四大國學導師背後之吳宓

吳宓在武漢大學留影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和外文系主任陳福田曾一再邀請吳宓重新回到清華大學執教,但固執的吳宓都沒有接受邀請,其箇中原因並不清楚。

194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遴選第一屆院士時,吳宓甚至沒有能夠進入人文組候選人名單中,這不能不說是一個不好的兆頭,吳宓離開清華大學這片吉祥之地,其在學術界的影響力更是每況愈下。

1949年新舊政權更迭之時,時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長杭立武邀請吳宓出任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而吳宓素與胡適、傅斯年等人理念不同,絕不肯在傅斯年手下當差,吳宓女兒極力勸說吳宓迴歸清華大學也無果。

時任嶺南大學校長陳序經以文學院院長一職相邀,況且老友陳寅恪此時也在嶺南大學,吳宓不知何故也沒有前往廣州赴任,而是於1949年4月底飛至重慶,在重慶相輝學院擔任外語教授,並在勉仁學院兼任文學教授,從此定居四川了。

1949年11月30日,西南重鎮重慶迎來了解放,1950年4月,相輝學院和勉仁學院相繼撤銷,吳宓被調整到新成立的四川教育學院任教,但當年9月又隨四川教育學院併入西南師範學院。

吳宓初始在外文系擔任教授,1955年被調整到歷史系任教,1958年又被調到漢語言文學系執教,此後其人事關係一直在西南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系,直到其生命的終點。

吳宓在西南師範學院曾擔任過院務委員、世界古代史研究室主任,政治上的待遇也僅是四川省政協委員,可謂是晚景落魄,有一種虎落平陽之處境,儘管其前半生聲名顯赫,但那都是不堪回首的經歷,在民國時期越紅,在新政權下也就越黑,以往所有都將成為歷史汙點。

但有一點,卻令人感到欣慰,就是在1957年反右派運動中,吳宓竟然沒有被錯劃為右派,這似乎成為一個歷史之謎,還有待研究者探究歷史真相。

文化大革命期間,吳宓成為西南師範學院師生批鬥的主要對象,他經常被揪出來示眾,還被人從高臺推下而跌斷左腿,被羅織種種罪名並關入“牛棚”,甚至被送至梁平去勞改,受盡了身體和精神上的摧殘, 打掃廁所之類的勞動,已經是關照其歲數大了罷了。

1971年,年近80歲的吳宓已是重病纏身,右眼已經完全失明,左眼因白內障而視力不清,被從勞改農場送回重慶養病。

清華四大國學導師背後之吳宓

晚年的吳宓

1977年,83歲的吳宓,生活上已經完全不能自理,西南師範學院通知其陝西老家的親屬,其胞妹吳須曼在兒子的陪同下,千里迢迢從陝西趕到重慶,將老態龍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吳宓接回原籍,得到胞妹一家的細心照顧,也讓在外漂泊了一生的吳宓,感受到家鄉和親人的溫馨,讓吳宓甚感欣慰的是,在其即將走完人生的時候,能夠葉落歸根迴歸故里,1978年1月17日,吳宓在胞妹吳須曼的居住地病逝,終年84歲。

1979年8月,吳宓被平凡昭雪,並推翻一切不實之詞,1981年1月17日,在吳宓逝世三週年之日,吳須曼將胞兄吳宓的骨灰送到家鄉陝西涇陽安吳堡,被安葬在嵯峨山下。

2017年熱播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就是以陝西省涇陽縣安吳堡吳氏家族的史實為背景,講述了清末陝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商海人生,吳宓就是周瀅的堂侄,吳宓之墓就葬在周瑩所建造的吳氏陵園中。

清華四大國學導師背後之吳宓

吳宓之墓

吳宓是一個性情中人,一生飽受爭議,尤其是他對待婚姻和愛情的態度,更是受到指責,甚至與其非常要好的朋友,也都對此有看法,關於吳宓身上的逸聞趣事也特別多,以致今天依然流傳甚廣。

但吳宓的學問和才華也是有目共睹,因此評價歷史人物,不能脫離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歷史就是歷史,從吳宓的身上,我們能夠看到民國時期的一個縮影,這就足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