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扶貧路上(小小說)薛立興

扶貧路上/<font>

(小小說)/<font>

薛立興/<font>

魏永康擔任石磨村扶貧隊長之後,放下了他所承擔的周原住建局副局長業務,進駐渭河岸邊的石磨村專職扶貧工作。/<font>

石磨村村名來歷有一個傳奇的故事,解放前這個屢遭洪水災害的人們早就移居他鄉,現在的居民基本都來自河南省逃荒的外來戶。那時,每逢山洪暴發、渭河水猛漲,沖垮河堤,石磨村民首當其衝就要避災轉移,躲過如猛獸般的洪水災害。當河水下降後,石磨村民又回到家鄉收拾殘局,年年如此,如同昔日農村推石磨一樣。後來,村民讓本地有名的風水先生王慧敏為村子啟名,王先生不加思索的說了一句,就叫“石磨村”吧,此村民眾口口相傳,周原縣誌無法查找。這個來歷悠久的村名就無法考證了。/<font>

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重視了渭河生態綜合治理,省市縣先後投入了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逐年加大了渭河堤壩修復加固和生態治理工作,從寶雞市啟頭到咸陽市建起了獨特生態風景、百里畫廊十里花海。石磨村又一次首當其衝受益,上千戶三千多口村民百分之六十發展苗木和獼猴桃果品產業致了富,蓋起了小樓房,有些還購買了小車,石磨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周原縣住建局魏永康副局長帶領扶貧工作隊進駐石磨村之後,和村組幹部、鎮上包村幹部一起進村入戶搞調研,在摸清貧困戶底子、弄清村情的基礎上,建檔立卡,逐戶核實填表,建立臺賬,分類施策。一月之後,魏永康和扶貧工作隊員按因災致貧、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因智力低下致貧、因天災人禍致貧、因孩子上學、結婚買房致貧等十大類逐戶制定出幫扶計劃和脫貧規劃。/<font>

嗣後,魏永康及時返回縣城向局黨組書記、局長成康健做了彙報。成局長認為事情重大,召集班子成員會專題研究了魏永康副局長提出的扶貧方案,會議研究,首先協調縣民政局在扶貧兜底款中先撥六萬元為貧困戶購買化肥等生產資料,對石磨村現有28戶貧困戶春耕生產進行救濟幫扶;其次,對5戶現住危房的貧困戶,以本局為主,扶貧辦和協財政部門列入危房改造項目;第三,對因大病重病致貧的4戶貧困戶,協調衛計、保險部門進行申報解決;第四,對15戶貧苦戶子女就業問題協調人社、工信部門和渭河鎮政府在縣鎮企業和村公益性崗位安置;第五,對無產業門路的12戶貧困戶19人採取協調扶貧、農業、科技、林果、畜牧等部門進行技術培訓,與村畜牧林果菜專業合作社聯繫以“託管帶”進行技術、資金、種養加扶貧。/<font>

縣局黨委會議之後,魏永康和他的扶貧隊員們馬不停蹄、人不歇鞍抓了落實工作。一晃適齡盛夏暑期,魏永康發揮他在縣書協和書畫院任職的優勢,組織縣域和鄰縣區書畫家、文藝愛好者,協助石磨村舉辦了文化扶貧納涼晚會,參加納涼晚會的書畫家和文藝界人士個個激情滿懷,揮毫潑墨,放開歌喉為石磨村村民和貧困戶飽嘗了豐盛的文化大餐,鼓舞了立志脫貧的拼搏創業精神。嗣後,臨近春節,魏永康數次組織書畫家為貧困戶和村民義捐書畫、春聯,購買了慰問品逐戶進行了慰問。/<font>

兩年扶貧彈指一揮間,石磨村百分之九十的貧困戶在駐村扶貧工作隊和鎮村包戶幹部的幫扶下按計劃脫了貧。脫貧戶石祥娃是一個上世紀七十年代在部隊立功受獎的復員退伍軍人。他雖年近七十,常懷感恩之心。石祥娃找到村部對扶貧隊長魏永康和村支書王琪說:“我家能脫貧首先感謝黨的扶貧政策好,感謝駐村扶貧工作隊和鎮村幹部。我想為村幸福院義捐兩隻肉羊表達我的心意,讓駐院老人們分享我脫貧後的喜悅”石祥娃的義舉,得到了魏永康副局長和村支部王琪的充分肯定和讚揚。魏永康對石祥娃說:“你獻愛心的義舉,是我們扶貧扶志的典型。我們將大力宣揚。你老石還要一如繼往,鞏固脫貧成果,帶動周圍貧困戶早日脫貧”。/<font>

嗣後,魏永康又聯繫了省報和縣電視臺記者,對石祥娃事蹟和石磨村扶貧經驗進行了綜合報道。石磨村退休教師王立志在陝西日報上看了新聞報道後,詩興大發,揮毫而就一首《黨的扶貧政策好》:/<font>

石磨自古村情窮,渭河氾濫年受災。/<font>

治渭持續半世紀,村民期盼換新顏。/<font>

改革開放四十年,風景獨好石磨村。/<font>

百里畫廊好生態,十里花海景毓秀。/<font>

扶貧攻堅新氣象,祥娃立志獻愛心。/<font>

義捐肉羊老人餐,省報報道美名傳。/<font>

扶貧隊長魏永康,計劃脫貧抓得實。/<font>

惠民政策感黨恩,執行加力合民心。/<font>

幹群同心抓落實,全面小康早實現。/<fo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