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剛檢查出了糖尿病,要不要吃降糖藥?查查這項指標就知道

剛檢查出了糖尿病,要不要吃降糖藥?查查這項指標就知道

“剛剛發現得了糖尿病,能不能不吃藥,通過飲食和運動把血糖降下來?”

這是很多初發糖尿病的人都會問到的問題,怕一旦吃上了降糖藥就得一輩子吃,而且“是藥三分毒”,如果能不吃藥就把血糖降下來,那是最好的結果了。願望是美好的,有些人確實可以暫時不必服用降糖藥,而有些人則應當及時服用,該如何做出判斷呢?

糖尿病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血糖升高,包括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造成血糖升高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體內促進血糖利用的胰島素出了問題,包括幾種情況;

  • 空腹時胰島細胞分泌的基礎胰島素不足,造成空腹血糖升高

  • 進餐後胰島細胞分泌的餐時胰島素不足,造成餐後血糖升高

  • 組織器官上的胰島素受體功能障礙,胰島素不能正常發揮作用而導致血糖升高,稱為胰島素抵抗

在糖尿病早期,這三種情況即可單獨存在,也可同時存在,而且輕重程度也可能不同,是否需要用藥通常需要根據存在的問題及輕重程度來決定,往往要做一項檢查,即胰島素釋放試驗來做分析。

剛檢查出了糖尿病,要不要吃降糖藥?查查這項指標就知道

胰島素釋放試驗與糖耐量試驗同時進行,即檢測空腹、進餐後30-60分鐘、餐後2小時、餐後3小時體內胰島素的量,來判斷胰島細胞的分泌功能。正常人空腹時胰島素水平為5~20mU/L,進餐後30-60分鐘胰島素水平是空腹時的5-10倍,餐後3小時胰島素水平基本與空腹時相當。

初發的糖尿病可以對照上述不同時間的胰島素正常水平,來判斷一下與正常水平相差多少,差的越多表明胰島細胞分泌功能越差,自己調節血糖的能力越差,就需要及時服用降糖藥來幫助降低血糖。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當有胰島素抵抗存在時,體內的胰島素水平可能大大高於正常水平,但血糖卻大大高於正常值,表明胰島細胞長期處於過度分泌狀態,時間長了必定會加重胰島細胞功能受損,如果此種情況較為嚴重,也應及時服用胰島素增敏劑進行干預治療。

此外,是否需要服用降糖藥,還要考慮患者的全身情況,比如同時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梗塞等疾病,儘快將血糖降下來是必須要做到的,而患者本身往往又存在糖脂代謝障礙,因此也應及時服用降糖藥治療。

剛檢查出了糖尿病,要不要吃降糖藥?查查這項指標就知道

說了這麼多,你可能會說太複雜了,還是不明白到底該不該用藥。來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 首先,分析是否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及心腦血管病,排除這些問題才能考慮暫不用藥

  • 其次,存在胰島素抵抗且為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可以暫不用藥,通過控制飲食、加強運動來降低血糖

  • 第三,看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與正常水平相差多少,比如進餐後30-60分鐘胰島素水平與空腹時胰島素水平低於5倍越多,降糖藥使用的可能性越大,事實上越早用藥越有利於保護胰島細胞,延緩病情的向前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