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煙臺市建立黨政主要負責人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述法制度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煙臺市堅持開拓創新、實效管用、剛性制約的工作原則,在全省率先啟動了黨政主要負責人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述法工作,在2月25日召開的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審議通過了《關於開展黨政主要負責人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述法工作的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為黨政主要負責人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述法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方案》分別對述法對象、述法主要內容、述法方式步驟和述法工作要求等內容作了詳細規定。明確向委員會述法的對象為縣市區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和市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負責人。

縣市區黨委主要負責人

主要圍繞充分發揮黨委在推進本地區法治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將法治建設納入地區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堅持憲法法律至上,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嚴格依法依規決策等七個方面開展述法。


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人

述法主要圍繞積極推動法治政府示範創建工作,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依法制定行政規範性文件,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等十個方面開展述法。


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負責人

述法主要圍繞全面正確履行部門職能,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依法制定部門規章或者行政規範性文件,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等十二個方面開展述法。


述法工作採取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全體會議述法和書面述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具體包括五個實施步驟:


  • 撰寫報告
  • 報告審查
  • 徵求意見
  • 會議述法
  • 述法評定


其中,會議述法每年從述法對象中確定2名縣市區黨委主要負責人和2名市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負責人,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全體會議上述法,其他述法對象以提交書面報告的形式進行述法。各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結果要根據平時工作開展情況、徵求意見情況、述法情況等進行綜合評定,每年的優秀等次控制在述法對象的20%以內,評定結果在一定範圍內通報。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建立黨政主要負責人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述法制度,是我市落實中央關於為全面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和《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工作落地的制度創新,必將推進全市法治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這些綜治主任“不近人情”,行動卻溫暖了一座城


“和平”時期走街串戶察民情解民憂,“戰爭”打響挺身而出上前線戰疫情,這是煙臺市芝罘區政法綜治幹部的真實寫照。面對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區政法綜治幹部始終堅守疫情防控最前線,每天扮演著疫情信息摸排員、防控知識宣傳員和卡口管控檢查員等多重角色,攔車、測體溫、登記、巡查毫不含糊,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場所、一輛車、一個人,這些“不近人情”的舉動,卻無聲地溫暖著這座城……


我得讓孩子知道,國家好小家才會好!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督導企業開復工情況

“雖然天氣非常冷,但我們的工作不能打折扣……”芝罘區黃務街道綜治中心主任王學海在南里居民區卡口處說道。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這位在基層奮戰了近30年的“老綜治”毅然衝鋒在防疫的最前線,帶領街道綜治中心和社區工作人員配合各村委設卡設點,本著“輪流換崗不空崗”的原則,“逢車必攔、逢人必問”。從早到晚,一輛接一輛車的認真檢查、登記,仔細盤問,每天排查車輛300輛以上,一遍遍對車內人員進行體溫檢測,不厭其煩地提醒他們:“出門請帶好口罩,車內儘量保持通風”。遇到不配合的人員,他就耐心地安撫解釋,也不會放過一輛外地車輛。有人問他:“你一天站在路口接觸那麼多人,就不怕被傳染嗎?”“誰都害怕,但我是黨員,我有責任守好這塊土地,我得讓自己的孩子知道,有國才有家,國家好了我們的小家才會好。”


把危險留給自己,戰“疫”一線的“鐵娘子”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張貼防疫宣傳標語

“幹了這麼多年綜治工作,天天與老百姓打交道,我跟他們熟,我說話他們聽,還是讓我去吧。”面對需要隨訪的居民,世回堯街道綜治中心主任楊少寧總是主動請纓,將最危險的工作留給自己。疫情發生後,她主動擔當,衝鋒在前,大年初二就回到工作崗位,帶領綜治中心人員全面投入到戰“疫”一線。50多歲的她,每天不知疲倦地奔走於家、社區和街道之間,張貼標語、防疫宣傳、入戶摸底和路口值守等工作,同時自錄防疫“十項措施”用於街頭宣傳,在轄區營造出了濃厚的防疫宣傳氛圍。因為身體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加上天氣寒冷,有好幾次走路都直不起腰,但是她仍然堅持工作,從不掉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防疫一個多月來,她用雙腳丈量責任和擔當,走遍了各社區的每一個街巷和路口,詳細記錄著每個卡位和出入人員信息。這就是楊少寧,戰“疫”一線的“鐵娘子”。


抗擊疫情等不得,我們必須行動起來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入戶隨訪

“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心裡都有顧慮,關鍵時刻要衝到一線,我們綜治幹部要挺身而出,條件雖然艱苦,但抗擊疫情等不得,我們必須行動起來。”通伸街道綜治中心主任孫梅君同志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通伸轄區人口流動性大、外來人口數量多,給孫梅君及其工作人員帶來了不少壓力。在這個特殊的春節裡,她毅然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光,連續30天堅持在戰鬥在第一線,面對大排查工作,她周密部署,制定詳細工作方案,逐人逐戶開展排查工作。在疫情防控面前,她忘我工作,在大家足不出戶自我隔離的時候,每天帶領綜治幹部進小區院落、巡查商戶企業,確認著每一個居民的信息,督促商家做好消殺和測溫,全力以赴把好健康關、隱患排查關,築牢疫情“第一防線”。


服從命令是天職,綜治新兵的“老兵”情懷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檢查“九小場所”

“困難群眾能買到生活必需品嗎?家裡沒菜了怎麼辦?轄區內的孤寡老人怎麼辦?”疫情發生以來,田寶山每天都在考慮這些問題。他是毓璜頂街道綜治中心負責人,雖然接觸綜治工作不到一年,但他對綜治工作早已得心應手,有人說“你是怎麼做到這麼快就把工作幹得這麼好”,他總是笑著說“我是一名老兵,服從命令是天職,幹好本職工作是本分”。疫情期間,在抗疫的第一線,他始終惦記著轄區的特殊群體,積極聯繫,仔細詢問,瞭解群眾的需求,帶著口罩、生活必需品、湯圓等去慰問探望。在給老黨員送湯圓的時候,老黨員感激的要來握手,田寶山同志拱了拱手說,“特殊時期,我們就點點頭吧,您年紀大,要注意身體,我們天天在外,還是不要身體接觸啦”。面對疫情,他選擇無畏在前,在綜治中心新的崗位上,在抗“疫”一線,展現了一名“老兵”忠誠擔當無畏的崇高情懷。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他們是芝罘區基層政法綜治幹部的縮影,正是這樣許許多多的一線政法綜治幹部,勇於擔當,奮戰在“疫”線,為全區平安建設和疫情防控築起一道道堅實防線。


56名心理專家、1000餘名志願者 分戰場、分領域構築防疫“心防線”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加強社會心理服務是提高疫情防控期間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內容,為隨時掌握紓解群眾的心理問題,減輕居家隔離人員、一線工作者等因疫情所致的壓力和焦慮,青島市膠州市充分發揮作為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聯繫點的平臺和人才優勢,分戰場、分領域構建阻擊疫情心理防線。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對普通群眾:提供24小時在線心理諮詢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膠州市組建心理干預團隊,開通心理援助熱線、啟動社會心理服務雲平臺,線上線下統籌組織全市14家衛生院,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7*24小時在線心理諮詢、心理測評、心理微課、解憂信箱等服務。

“人們由於對疾病的不瞭解可能造成恐慌,繼而出現焦慮不安,失眠甚至更嚴重的心理和軀體反應”,膠州市社會心理服務中心心理援助專家張道強告訴說。“現在很多人出現的問題是過度焦慮造成的,尤其是平時免疫力比較差的人,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首先對他們進行科普,推送一些官方證實的預防措施,指導他們建立自信心,消除恐懼、科學防範”。

截至目前,社會心理服務雲平臺關注人數1.2萬餘人,總測評1.5萬餘次,發佈微課54節,總點擊量1.6萬餘次,發佈文章29篇,提供網絡諮詢46次。在做好線上服務的同時,著力推進線下跟進,發起“愛•我們在行動”志願者公益行動,招募1000餘名心理服務志願者,分級分類有序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疏導工作。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對一線醫務工作者:進行“一對一”心理服務疏導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人員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工作任務重、感染風險高、工作和休息條件有限、心理壓力大,保護關愛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保障。

膠州市將心理危機干預納入疫情防控整體部署,研究起草《膠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實施方案》,成立由精神心理科專家、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等56人組成的心理干預專家團隊,24小時待命,為防控一線醫務人員提供心理現場救援和心理干預,做到“凡有需求,隨叫隨到”,“一對一”實施心理健康服務。

與此同時,設置24小時免費心理援助熱線,開展多形式的心理健康宣教、一對一電話心理援助、網絡心理諮詢、個體危機干預、網絡會診等多方面工作,強化一線醫務人員疫情防控全程的心理支持,為防控一線醫務人員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對中小學生:實施“十個一”心理守護工程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眼下,開學時間的不確定導致部分學生無所適從,而長時間悶在家裡又引發出他們既往的“未完成”焦慮,讓心理上的“欠債”更加凸顯。鑑於此,膠州市教育體育局充分發揮青少年健康成長指導中心的心理教育優勢,啟動實施一條公益心語熱線,一篇早安心語,一系列心理危機干預方案,一本心理防護手冊,一封信,一系列心理教育故事,一系列心理電影,一系列心理小遊戲,一系列線上心理,一系列家庭教育課“十個一”工程。

目前,市教體局已面向全市教師徵集心理故事616個,推薦適合疫情期間調控心理的經典電影27個,推薦親子心理遊戲32個,心理情景劇51部,組織錄製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課程資源108個,向師生和家長傳遞溫情關懷和專業守護。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對返膠隔離職工:啟動“關愛職工•抗擊疫情”活動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你們過來跟我聊聊天真是太好了,隔離在家的這段日子真是憋死了!”一名來膠務工被隔離人員對前來進行心理疏導的職工心理疏導員熱情地說道。

“你們心裡不要慌,配合隔離也是奉獻,我們一起守望相助,有什麼困難不要不好意思說,疫情很快就會過去,平時注意保持心情愉悅。”膠州職工心理疏導員為王磊一家宣傳了最新的防控動態,通過面對面的交流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引導他們端正心態做好防護。此外,在瞭解到被隔離人員家中缺少青菜、糖尿病藥品後,當天就為他們提供了青菜和相應的藥品。

據悉,膠州市總工會開通“在線心理援助+心理輔導熱線”,每週3-4次向轄區內近1萬家企業,5萬餘名企業職工發送企業復工復產信息及“心理小貼士”公益短信。組織廣大志願者開展關愛職工送溫暖活動,為企業職工送去必要的生活物品,溫暖職工身心。


“不近人情”卻溫暖了一座城!構築起千人防線!這個市建立這樣一個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