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帕金森病患者,藥物治療效果越來越差,這幾點建議請收藏

醫生,我父親4年前被診斷為“帕金森病”,當時是口服帕金森藥物“美多巴、泰舒達”治療,在用藥後帕金森症狀確實得到了明顯改善。但是隨著病情進展,到門診調整了兩次藥量,每天服用美多巴逐漸增加,從最開始的半片一次,每天三次,到現在一天3片,帕金森症狀還是沒有得到緩解,而且還出現起床困難,行走緩慢,面部表情明顯減少,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專家表示,帕金森病是一種進行性加重的疾病,藥物治療不能改變和阻止疾病的發展,一般3-5年後藥效會逐漸降低,不能很好的控制症狀,同時很多帕金森患者會出現“異動症”“開關現象”等,在這個時候往往會考慮手術治療的介入,藥物、手術、康復等綜合治療。對於左旋多巴治療有效的患者,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還會出現“劑末現象”,這種情況往往與左旋多巴劑量不足有關,建議採用低蛋白飲食以及增加左旋多巴的用量,並分成多次小劑量應用。

帕金森病患者,藥物治療效果越來越差,這幾點建議請收藏

對於帕金森藥物效果越來越差這個問題,專家也給出了幾點建議:

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變性疾病,目前尚無根治方法。雖然有日新月異的研究和發現,但醫學家仍然沒有辦法幫助帕金森病人完全擺脫痛苦,藥物治療只能改善和控制症狀,達不到完全治癒的目的。而很多的慢性病長期吃藥都有耐受性的問題,但效果下降,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疾病不斷進展惡化造成藥物效果下降。

藥物起效的快慢也是有個體差異的,但還是循序漸進,緩慢起效比較好,起效過快說明藥量過了。而帕金森病的治療目標也是因人而異的,有的患者對治療效果要求高,要求症狀得到明顯控制,完全讓別人看不出來;有些人就覺得能控制症狀,正常生活就好。所以說,治療的目標跟年齡很有關係,要上班的人要求效果更高一些,而退休的老年人要求就會低一些。

帕金森病患者,藥物治療效果越來越差,這幾點建議請收藏

2、帕金森藥物需要正確、定時、定量服用

抗帕金森病藥物需要定時定量服用,中晚期患者停一頓藥都會產生明顯的症狀。此外,帕金森病的治療必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能隨意增減藥物劑量或者停藥;如果服藥時出現某些不適,應立即向醫生諮詢。在日常生活中,帕金森患者可以準備一個專用的本子,記錄服藥後的反應,包括改善的地方以及不良反應,有助於醫生了解患者病情。

帕金森患者可以準備一個小藥箱,將藥分為7等份,分別代表一週的每一天。每等份內有6格,貼上服藥時間。每星期的第一天由家屬或患者本人將一週的藥放好,以後只要每天打開藥箱,取用相應時間的藥物即可;外出旅行時也帶上藥箱,並備足藥物;藥物只剩下一週的量時,應去醫院配藥。


帕金森病患者,藥物治療效果越來越差,這幾點建議請收藏

3、適時考慮帕金森腦起搏器手術

如果通過藥物規範治療,效果還是越來越差,且診斷明確的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作為“腦起搏器”治療的適合人群,尤其是多巴或息寧治療有效或以前有效但長期服用以後療效減退,出現了“開、關”波動現象(當藥物開始起作用時,病人活動自如,處於“開”狀態;當藥物失去作用時,病人的活動變得困難起來,稱為“關”狀態)。這種開關波動在多年服用美多巴或息寧的病人中普遍存在,多數在開始服藥3~5年以後出現。

對服用左旋多巴有良好反應的原發性帕金森病患者,抗帕金森病藥物療效已逐漸降低或出現副作用,患者的運動症狀導致了顯著的功能障礙,患者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適合手術治療,都可以接受腦刺激器治療。

總之,帕金森病是需要長期藥物治療的,當病程達到3~5年,吃藥效果變差,帕金森病情已經嚴重影響工作、生活自理時,抗帕金森病的藥物除補充多巴胺以外,可以聯合應用多巴胺受體激動藥或其它增效藥。通過調整藥物進一步緩解帕金森症狀,必要時手術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