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看遁卦的卦爻辭,不要小看了遁卦的深層意義

遁、以退為進

看遁卦的卦爻辭,不要小看了遁卦的深層意義


遁(讀 dùn),卦形是“上乾下艮”,也叫“上天下山”,稱作是“天山遁”。大山挺立在高天之下,山高天遠,喻示著“避退隱遁”的情狀。山下有陰,在慢慢生長,長而有止,必須實行避退的原則,才能等到來日的復興。

(一)遁卦要義

遁卦需要記住的是卦辭告訴我們的“小利貞”,說的是:“遁,亨,小利貞。”意思是說:遁象徵著退避隱遁,及時的退避帶來的是亨通,從小處入手,守持正固,才能有所利處。關鍵在於這個“小”,既是指柔小者,又是指做小一點的事情。這就是說,在事情和環境慢慢轉向不利的時候,特別是小人之勢慢慢增長不可遏制的時候,要懂得退避隱遁,但是,並不是對事情撒手不管,而是從小處做力所能及的補充修正,避免事態惡化。由此,宋代楊萬里悟出了“在天下而不在一身”的聖人之退,不在乎個人一時的得失,甚至不在乎個人才華是否可用,“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是,絕對不是消極避世,而是靜觀事態發展,不能挽狂瀾於既倒,也要盡微薄之才力。因為這樣的時代不是亂世,只是不利於大事的發揮,社會需要的是這樣守持正固、竭盡其力的退讓者。

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極為深遠的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意思是:君子要遠避小人,不必表現出憎惡的情態,但是要儼然莊重、不與小人混同。這是退避的原則,既不與小人發生正面的衝突,因為陰長陽消,正是“山在長,天在退”的時代,不可違逆;更重要的是不與小人同流合汙,守持正固,嚴於律己,為未來的待時而發做好準備。中國人的政治哲學就在於此。孔子曾讚歎說:泰伯,那可以說是品德極其崇高了啊。多次把天下讓出來,老百姓真的是不知如何來稱讚他。“三讓天下”,肯定是退讓還有復出,復出還有退讓,這就是品德最高的人啊,該退避隱遁的時候就退避隱遁,時勢所需的時候也要勇於復出,絕不在意個人的得失功過。進一步來看,遁卦對整個中華文化的影響在一部《中庸》裡體現的最明顯:“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意思是說:喜怒哀樂隱而不發的時候就叫做“中”,生髮出來而符合節制法度,就叫做“和”。“中”是天下萬物之本,“和”是萬物遵循的規律;達到中和境界,天地恪守其位,萬物得以生髮。一退一進,天下萬物生生不息之道,所以,最後又出現了一個我們已熟悉的感嘆“遁之時義大矣哉!”的確如此。

對教育

對教育的啟發,教就是學會“隱”,學就是學會“發”。人生很有意思的是,夢想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退,少年時改造世界的夢想,到了成年變成切合實際的生活,到自己有了孩子又把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加在了孩子的身上,最後發現觸不可及的時候又節節敗退。注意,“敗退”不是“退避”,不是“隱而不發”,是“妥協投降”,如此以來,我們就看到幼兒園孩子的科學家、軍人之夢想,小學生的教師、醫生以及家國大志之夢想,初中生的現實衝突之糾纏,高中生則一心一意為了考試。夢想的妥協是因為教育沒有迴歸到學生一開始的元點,沒有鼓勵學生自己成為自己的樣子,在學生作為“小子”開始成長的時候,家長、教師這個“天子”就要懂得退避,營造環境,讓“小子”在“浸潤”中成長,就是“浸而長也”的意思。“天”退“山”進,“天”守道,“山”冒進又能怎樣呢?讓每一個孩子頂天立地,遁卦說得多麼明白。

對人生

對人生的啟示,就是“知進退”,關鍵在於“知”,被逼無奈退避三舍是退,明察秋毫激流勇退也是退;退休而不放棄學習進步是退,退而無所事事得過且過也是退。所以,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曾仕強)“人生有進退,這是常態,但不管遇到什麼變化,都要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上臺受人歡迎,下臺也能全身而退,就算所有人都長進了,而自己退步了,只要盡了心,也心安理得。”

(二)卦爻辭釋義

進,只要有一種方式就可以了,退,卻有不同的態度和智慧,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了遁卦的深層意義。

來看遁卦的卦爻辭:

遁,亨,小利貞。(邪道漸長,正人宜避)

初六。遁尾,厲,勿用有攸往。(未雨綢繆)

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堅定心態)

九三。系遁,有疾厲。畜臣妾,吉。(免受牽累)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放得下,退的去)

九五。嘉遁,貞吉。(內存正志,外與時宜)

上九。肥遁,無不利。(超然物外)

卦爻辭本義是:

遁。象徵著退避隱遁,亨通,從小處入手,守持正固,才能有所利處。

初六。退避不及落在末尾,非常危險,不宜有所前進。

六二。用黃牛皮繩把自己捆縛,沒有辦法能夠解脫。

九三。退避而心有所念,會有疾患、危險。畜養僕人和侍妾,吉祥。意思是做做居家小事,不事張揚才對。

九四。退避而放下心戀,君子獲得吉祥,小人做不到。

九五。退避的盡善盡美,守持正固,可獲吉祥。

上九。退避的超然物外,自然無所不利。

退避是為了更好地有所作為,這不是單純地消極避世,所以,理解遁卦要放在一個積極主動地層面上進行。如果將這六個部分結合起來,並且放到一個單位、一個企業或者一個人所處的環境中來,首先是退避要及時,在出現組織變動、新的組織建構的時候,要積極應對,落在後面往往是危險的;退避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提醒自己,是不是牢固地樹立了信念,是不是將自己的行動與自己的志向結合起來;退避之後不可有大的作為,寫寫家書、教導僕人、照顧妻兒,還應該做一些對社會、他人有好處的事情;再向上就是放下既得的利益,君子兩袖清風,不留後患;然後才會盡善盡美;達到最終超然物外,遠走高飛的目的。這樣,才能把自己的精力集中起來,為復興做好準備。所以,范仲淹說得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以退明志,進退有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