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除夕 驱逐“疫疬之鬼”


中华民族的除夕传承了几千年,年年过除夕,许多人却不知道除夕背后的故事。除夕的来历流传着多种说法,一说是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习俗,一说是驱逐“疫疬之鬼”。那么民间除夕的来历是什么呢?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除夕 驱逐“疫疬之鬼”


除夕的来历

除夕是中国人最盛大传统的节日,也是国人举家团圆的日子。西晋周处撰著《风土记》中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俗称小年夜,除夕则被称之为大年夜。现代除夕是腊月30日,由于阴历历法原因,也有可能是腊月29日。除夕除旧布新、祭祀祖先这一说法源自上古,是最为久远的说法,而在民间除夕的来历流传着一种最为时兴的说法。

除夕 驱逐“疫疬之鬼”

在民间除夕夜,万家灯火通亮,那么明间除夕的来历是什么呢?在《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说除夕源自驱逐“疫疬之鬼”,而在荆楚大地的湖北一带,每到除夕夜都会以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记得小时候是要带上脸盆,如果家里有铜锣,则是要打着灯笼、击鼓敲锣,驱逐“疫疬之鬼”,场面十分壮大热闹。

驱逐“疫疬之鬼”

除夕 驱逐“疫疬之鬼”

相传疫疠之鬼面目狰狞,被称为“魌”,史书 《周礼》中所载:”四时皆有疠疾“,《左传》中载:”天有菑疠“,《素问》中也有记载载:“厉大至,民善暴死”,也就是说,疫疠出现,代表着死亡。百姓们都十分的害怕疫疠之鬼,所以每到除夕,就要进行驱赶。很多地方,现在还存留这个旧习。

《吕氏春秋》记载,春节前夕驱除疫疠是一个十分重大的仪式,人们对此十分的重视。从自宫廷到民间,驱除疫疠都属于严格的礼制,还有史书记载,驱傩之事虽原始于黄帝,也就是说,春节前夕驱除疫疠起源非常早,黄帝时期就已经有了。为了驱除疫疠,这个习俗被流传至今。民间流传最多的则是除夕的来历源自驱逐“疫疬之鬼”,很多地方数千年一直都流传着这种古习,未曾改变。

2020年的这个除夕,寓意深刻,武汉1100万人民全力抗击冠状肺炎疫情,驱除“疫疬之鬼”,除旧迎新年。

天佑武汉!天佑中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