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去做點什麼,而不是去學點什麼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採銅在《精進》中曾說過一個觀點:

傳統的教育體制裡面隱含著一種未完成的思想慣性。

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我們上學時,所有學習到的知識,都是為了將來做準備,而不是讓你現在就解決某個問題。

所以,我們念小學、中學、大學...甚至博士,花了十幾二十年的時間來學習,其實都是在為將來某一天,做準備、做積累。

這會讓人有一種思維慣性。一件事開始前,我們總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總是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學習準備。

但是,這種工程量巨大的準備,往往會擠壓一個人的信心,消磨一個人的鬥志,最後那件事根本就不曾開始過。

你不該對這個觀點持有疑問。就拿寫作這事兒來說吧,有多少人學了寫作課程後,仍然沒有寫出一篇文章?

應該不少吧?我問過學過的人,他們的理由是:

還沒掌握足夠多的寫作知識和技巧。

可是,如果你問他們,什麼才叫“足夠多”?相信他們自己也根本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因為“足夠多”只是逃避行動的一個合理藉口。這會讓你持續處於學習階段,而不是行動階段。

學習是輸入,沒有結果體現,也沒那麼殘酷。而行動,就要接受現實的審判。這意味著你可能會失敗,也更有可能會看清自己原來一無是處。

這些都會增加你行動的負擔,讓你只想處於準備狀態。

所以,如果你真想精通某樣東西,儘管去做吧,而不是去學。

去做點什麼,而不是去學點什麼

我不是否定學習的作用。我以前說過這個概念,知識分為顯性和隱性兩種

顯性知識可以提煉出來,用語言、文字或者動作示範給你看,但顯性知識對一個人精通某項技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而真正起大作用的是隱性知識。

但是,隱性知識卻只存在於你的五蘊之中,你能感知,也能運用,可是很抱歉,就是無法傳遞給他人。你只有在行動中,才能讓隱性知識得到積累。

我可以說一個秘密:我文章中很多的想法和構思,都是在寫作的過程中才出現的,而不是事先準備好的。

我甚至不知道這些想法和構思是怎麼來的,就是寫著寫著突然就跳了出來。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感受,其實很多作者都這樣。

去做點什麼,而不是去學點什麼

作家傑克·凱魯亞克與一位朋友告別後,決定寫一本書。於是將小小的打印紙拼接起來,用老式打印機開始創作。

20天的時間裡,只待在房間裡,自言自語,讓思緒與荷爾蒙齊飛。最終經典著作《在路上》問世。據說初稿竟然連一個標點符號都沒有。

莫言也差不多如此。他在寫《生死疲勞》時也沒有準備,坐下來就寫,47萬字,43天便寫完了,寫壞了50支軟筆。

你要說他們是靠靈感創作的,不如說他們靠的是在實踐中積累的隱性知識。

凱魯亞克寫《在路上》之前,已經寫過一部長篇著作,而且自己經常寫小抄,很多小本本都記錄著日常的點點滴滴。

莫言在寫《生死疲勞》之前也有很多作品。他也是喜歡把民間聽到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所以,你看,一個作家,只有在行動中不斷積累,才有可能形成一個“意識池”,創作時的靈感也才能不請自來。

去做點什麼,而不是去學點什麼

不僅僅是寫作,任何行業幾乎都是這樣:只有去做了,你才能真正學到。

如果你是一個管理者,就算把管理書籍背得滾瓜爛熟也沒用。你必須親自去踐行;

如果你是一個銷售員,學再多話術也決定不了什麼。你只有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失敗,才能不斷改進銷售動作;

如果你是一個培訓師,學再多TTT(職業培訓師培訓)用處也不大。因為你知道,互動、控場、隨機應變才是核心,而這些都不能從教案中學得到。

如果你想當個好父母,學再多的兒童心理學,也幫不上什麼忙。你不花時間陪孩子,毛用沒有......

幾乎所有的一切,都取決於你的參與度。這才是精進的不二法則。

去做點什麼,而不是去學點什麼

我不是把學習貶的一文不值。我認為學習有三個基礎功能:1. 事前讓你有個全貌概念;2. 事中給你一些方向性參照;3. 事後幫你進行反思和覆盤。

這三個方面都是“行動”最好的補充,但是卻無法代替“行動”本身。

所以,無論你想精通什麼,一定要去“做”,而不是去“學”。不管你信不信,這就是我的經驗之談。

好了,對於這個話題,你有什麼想表達的?歡迎留言,良叔每天在小隨等你,再堅持99天。

去做點什麼,而不是去學點什麼

-END-

去做點什麼,而不是去學點什麼

一群鴿子飛過 ——攝於2019年8月28日

本文作者簡介:徐大維,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