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4+7集採哪是降點價那麼簡單,它摧毀了很多藥企的營銷體系!

最近4+7集採已經開始執行,各地細則也已逐漸鋪開,第二輪的集採估計會在今年二季度兩會之後開始籌備,一輪一輪的大品種談判,在集中採購配合各省市招標體系的環境下,將會對整個醫藥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我們碰到一個論調,以一些上市公司為例,某些券商研究員和投資人認為:原來他們出廠價是三五扣,現在降價55%變成四五扣,然後直接賣出,其實算下來就差幾個點,幾分錢,無關大局,對公司影響並不大。

但為什麼會說他們說得不對呢?因為這些企業只有一部分是直營,在更廣大的市場是以招商代理製為主,原來三五扣出廠,八五扣終端出貨,有差價,有利潤,有回扣,讓經銷商可以有空間去執行,現在三五扣出廠,四五扣賣給醫院,經銷商喝西北風去嗎?所以說它會帶來整個營銷體系的崩潰。

4+7集採哪是降點價那麼簡單,它摧毀了很多藥企的營銷體系!

還有人跟我說,4+7地方採用直營方案,其他地方參照原來去做就行了,但其實這是做夢!因為市場會自發的聯動,印度購藥那麼困難那麼複雜,都有30億的產業鏈,假定如果上海是賣50元,嘉興賣100元,會有什麼情況發生?自發就會市場化聯動,經銷商自己都會竄貨,別說患者了!然後各個省的醫保基金也想省錢,必然會要求或者是參照接近這個招標價來執行,所以說不聯動也會聯動,市場經濟的特點就是哪裡有一個縫,就會給你鑽一個洞,整個企業的招商代理體系全線崩潰。

所以特別對一些藥企的主力銷量是4+7的重磅品種來說,未來它將只能由自己公司去建直營團隊,那樣他的成本一下子就飆起來了,所以不要看他眼前的收入和毛利還在上升,實際上他的營銷體系崩潰後,要進行自建,換句話說,如果自建真的那麼簡單,他們當初就不會招商了,所以自建的成本、綜合毛利的下降,特別是冷啟動的痛苦,會讓一大批企業墮入深淵,甚至沒有餘力再有很多錢和精力去研發新的產品!

摧毀了整個代理營銷體系,特別是差價空間價格下降之後,根本沒有代理商的空間了,倒過來說整個行業的醫藥代表和代理商整體要裁員,然後這批企業因為它要建直營體系,顯示出來是在擴招,繼續追加代表,但並不是說行業好像在回暖,而是這些是被迫的一種行為。

風暴才剛剛開始!

關於學術推廣與低成本營銷的問題,可以與作者Dr.2溝通聯繫(微信號:medicool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