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程莉:淺談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麻城市乘馬崗鎮列寧小學 程莉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我們每個一線教師追求的終極目標。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所謂“有效教學”就是使學生在課堂中接受教材內容的效益達到最大化。數學課應該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數學呢?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呢?我認為有“五法”: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設計一個新穎有趣的情景怎樣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提起來?這是我們每個老師都在思考也是不斷在實踐著的事情。數學知識本身就比較抽象、枯燥,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無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時教師在講臺上講得滔滔不絕,繪聲繪色,而學生在講臺下則是聽得昏昏欲睡,或者偷偷地做著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絲毫沒有學習的興趣,極大地降低了學習的效率。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在數學課堂上,經常會遇到教師說半天,學生還是一知半解。這時,可以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打開教學思路,突破教學重難點。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積極思考、探索,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在生活中學數學法

《全日制義務教育教學課程標準(實驗 稿)》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教師要結合教材特點,構建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問題意識,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實際中的廣泛應用性。

三、動手動腦玩中學習法

兒童與生俱來就有一種探索的慾望,他們常常把自己當作或者希望自己是一個探索者、研究者和發現者。在數學課上,我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個長方形剪掉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很多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三個角。”我告訴學生,不要急於回答,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動手做做看。不一會兒,學生就又得到了其他的答案。學生經過動手操作、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不僅可以降低學習的難度,更加易於學生理解。

四、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越來越多地被引入課堂。合作學習的目的,不僅是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傾聽與表達,學會相互幫助。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有效地小組合作必須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學生有主動參與的熱情;二是小組成員中共同參與、共同發展、參與面廣;三是合作效果的延展性明顯。學生能從合作中學會學習、養成習慣、提升思維等這才有利於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五、多樣評價鼓勵學習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更要關注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多樣性評價,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有助於教師改進教學。課堂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對學生實施有效的課堂評價是成功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及時準確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緒中投入到學習中。教師的即時性口語評價就像一根無形的“指揮棒”起著導向功能。

數學課堂應該是師生互動共同創造奇蹟的課堂,是點燃學生智慧火把的課堂,是知識、生活與生命的共鳴課堂。在數學課堂上,採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讓數學課堂不再枯燥,讓數學課堂絢麗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