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從小作坊到照明行業的領軍者,這個女企業家用光點亮世界

「生命是一場修行,要接受發生的一切。人修行的過程就是點亮你的心燈,把一些不明白的事情想清楚。」

作為歐普照明的創始人,馬秀慧白手起家偶然進入照明領域,她用二十餘年的時間把一家只有 8 個人的小作坊,發展成了照明行業的領頭羊。

歷經磨難的馬秀慧坦言:做企業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但不要一條道走到黑。要從容、快樂地去做,並且不斷地去學習。做人不能總想著去走捷徑,有些路就是需要踏踏實實的腳步才能完成,人一旦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原則和底線,你就會離目標越來越遠,行正即是道。

「我想,哪天自己突然兩手空空了,但是隻要人還在,我堅信自己仍能從頭再來。」

1971 年,馬秀慧出生於浙江的一個農村家庭,那時候家裡窮得每天都是玉米羹和野菜,三個月都吃不上一次米飯。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擔心馬秀慧餓死,便將其送給了別人。慶幸的是,養父母非常愛她,讓她度過了無憂無慮的青少年時期。

17 歲那年,馬秀慧與王耀海相戀,經商的養父母不同意他們在一起,認為女兒跟「農村男人」王耀海肯定沒有未來。在經歷了分分合合之後, 23 歲時,馬秀慧最終選擇了愛情,和男友王耀海「私奔」去了廣東。

起先,他們一起在中山古鎮辦了一個農場,不料一次颱風來襲把養的雞鴨全都折騰死了。血本無歸之下,兩人開始選擇新的創業方向。1994 年,在親友的介紹下,馬秀慧和王耀海在中山租下了一個「小門臉」,做環形燈管批發生意。

每天天一亮,王耀海就把成箱的燈管從二樓的庫房搬下來,再捆到三輪車上去送貨,一天來往無數次。他的整張臉除了墨鏡遮擋的部分,其它部位全被曬黑了。當時已有八個月身孕的馬秀慧看見後心疼不已,總想幫老公做點什麼。

「那時候,我能做的就是把大箱子搬到樓梯的扶手上,讓它順著往下滑。每每這時,老公就心疼地大喊,不讓我做任何事情。但是,我還是想幫助老公分擔點,於是,我就去收貨款。」

有一次她遇見了一個耍賴的潑皮,還被對方痛罵了一頓。回去後,剛強的馬秀慧忍不住哭了起來,「這個錢本來就是我的,這是我送貨的錢,我沒有要你的錢,即使是乞丐也應該尊重一個人,我太知道收款要賬有多麼不容易。」

「後來我自己做企業了,我絕對不拖欠供應商的錢,也絕不抹零,嚴格按照時間打款。做企業首先就是要講誠信,如果不講誠信、不負責任,企業一定做不好。」

在當時,做配件的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尤其是隻做代理銷售,十分的被動。 1996 年的一天晚上,王耀海剛進家就從包裡掏出一款美國生產的節能燈,此時國內市場並未被打開,馬秀慧一下就看到了這款節能燈的優勢,決定自己開公司。

「我覺得做照明是特別幸運的,人家常說靈光一閃,就有創意,其實一個人的身體本身就是一個發光體,是透明的,就像小孩單純可愛看著特別透明,我們就很喜歡。所以沒有光,就不能造物一切。」

辦廠的第一天,馬秀慧跟丈夫講:我們要做企業就好好做,如果做得不好,失敗了,就打工把欠別人的錢全還了,以後再也不辦企業。

歐普成立之時,馬秀慧就要做百年老店,要做自己的品牌,絕不做貼牌生意。

剛進入節能燈行業不久,歐普就遭遇了殘酷的價格戰。許多廠商看到節能燈這塊肥肉,不惜使用劣質材料生產燈具,價格一路下跌。在降價潮中,馬秀慧堅持使用優質原材料,保證燈具的節能性能和使用壽命。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歐普不但逐步收復了失去的節能燈市場,還贏得了更多的客戶。

打了翻身仗的馬秀慧開始全力以赴地去捕捉家居照明行業新的亮點,豐富歐普的產品線。

「我不喜歡賣普通產品,別人都在做的產品我就不願意重複進入。」經過一番考察,馬秀慧發現,吸頂燈在國內並沒有幾家廠商生產,於是她就做起了吸頂燈的項目,還因此被業界稱為「吸頂燈大王」。

2000 年,第一家歐普品牌的零售店開張。馬秀慧再次打破行規——一改照明產品市場的坊店式獨家經營、等批發商上門要貨的傳統,在全國各地建立分銷網絡。

「早期,很多人做生意都希望配多一點貨給經銷商,這樣就可以收多一點貨款,但歐普恰恰很早就開始關注經銷商運營,幫他們分析賣得好不好,會不會積壓庫存。企業要關注經銷商的利益,要管理他,跟他一起成長。」

「很多人會說:如果他不進你的貨就會進競爭對手的貨,但我覺得這都是內在的恐懼和假想敵。供應鏈管理給我們帶來了大幅度的淨利潤。我認為自己要很清晰地找到內在真正的真理,知道做什麼事的長期競爭力,讓企業持續發展是每個企業家的追求。」

對馬秀慧而言,真正的挑戰是市場而不是競爭對手,所有的企業都是兄弟姐妹。如果一路樹敵過多,就會被束縛,不敢做決定。當你力量很足的時候,內心一片陽光,一定會覺得自己做得到。

馬秀慧認為企業度過爆發期後一定會遇到瓶頸。如果不想再痛苦了,必須做出選擇,換另外一條路走。

當企業走向成熟後,馬秀慧開始到德國、日本等地不斷學習。歐普最重視的就是自主研發能力,截至 2018 年,歐普擁有專利技術超過了 1900 項,業務佈局遍佈全球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相比一些外企和其他大品牌,我們一個研發人員的工作產出可能就抵他們十個人,這當然也跟激勵有關。」

「作為一個老闆,要經常感知團隊的關係,而舒適的團隊關係很重要。我自己一直覺得,帶領員工成長、賺錢,是我非常榮幸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有自己的員工基金,幫助他們去投資等。很多人都問我如何能做好一家企業,我的回答是:先做人、後做事。我的利益可以被傷害,但是我的員工的利益不能被傷害。」

儘管馬秀慧身家不菲,但她始終低調。「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我把自己活出來,不太在意別人說什麼。」

創業 20 餘年來,馬秀慧和王耀海可謂黃金搭檔,丈夫出任董事長,主抓研發和生產;而馬秀慧則擔任總經理,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與管理。馬秀慧曾向媒體描述,她最喜歡的男人身上的品質,王耀海都具備了。比如:自信、有責任感、悟性高、非常努力、懂得包容。

一次,極少下廚的馬秀慧給丈夫做宵夜,追問好不好吃。王耀海開心地回答:謝謝。這麼忙就不要做這些了,讓保姆去做嘛!隨後,他又補充道:我不敢說好吃,不然你又要花時間去做了。

「生命是一個修行的道場,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做一種修行。陽光的人才能有激情,才有發展;有愛的人,才會快樂,才會幸福。」

馬秀慧認為許多人在「走人生」和「做企業」的過程中總耗費過多精力去擔心,好像把職業經理人變成了對立面。而支撐她的信念焦點是明確大方向後心無旁騖,「心口意」合一,全力以赴地去研究怎麼大踏步踏實地走向終點。

「企業家一定不要感覺自己是孤獨的,而是要讓大家在靠近你的時候感覺很溫暖。在中國做企業為什麼辛苦?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價值觀的缺失。我始終堅持的價值觀是非常懂得感恩,然後接納世間萬物本來的樣子。」

馬秀慧十分尊重自己,一路走過來的這些都是自己的選擇,所以她沒有後悔,沒有遺憾,想到的也都做了。

「愛是最有威力的工具。只有先愛自己,才有能量更好地愛別人;只有做到自己喜歡自己、欣賞自己,女性創業者的自信才能由內而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