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新聞聯播》點贊溫州 改革探索激發民營經濟新活力

溫州舉行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啟動大會之際,央視《新聞聯播》昨晚以《溫州:改革探索激發民營經濟新活力》為題聚焦溫州改革,點贊改革開放40年來,溫州探索出了民營經濟發展奇蹟的“溫州模式”,進入新時代溫州再次勇當改革“探路者”,正在通過創新發展模式,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民營經濟新活力。

央視報道首先聚焦的是我市正在建設的一家全國500強企業的投資項目,這已是這家企業2012年迴歸溫州以來建設的第四個項目。溫州市招商局局長鄭邦良說:“他們的迴歸,帶來了資金、項目、人才、技術,對我市本土企業轉型發展起了個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記者瞭解到,這家企業系總部位於龍灣的青山控股集團,該集團創建於1992年,是一家主要生產鎳鐵、不鏽鋼鋼錠、鋼棒、板材、線材、無縫管等產品的跨國企業。在不斷髮展壯大中,該集團逐漸走出了國門,用青山實業董事局主席項光達的話說,當年青山選擇跨出溫州是為了更好地發展自己,但作為一家溫州企業,無論青山走得多遠,做得多大,根始終在溫州。

為此,2012年青山選擇了迴歸溫州,2015年青山與龍灣區簽訂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將青山總部大樓、大宗商品貿易平臺、青山物流園、青山商學院四大項目落戶溫州,央視報道中的在建項目即為青山商學院。青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他昨晚也看到了央視相關報道,青山能夠作為溫企代表登上央視《新聞聯播》讓青山人備受鼓舞,企業接下來會更好地發展,助力溫州建設。青山商學院項目計劃2020年建成投用,可強化青山人才培養和科研建設。

結合溫商迴歸項目,央視報道進一步介紹,溫州把吸引溫商實業迴歸作為一號工程,專門成立了招商局,引資目標瞄向遍佈全球的200多萬溫商,截至目前已有70多家大企業迴歸,累計到位資金超過5000億元,成為拉動溫州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另外,為了讓企業留得住、辦得好,溫州率先推行企業審批“最多跑一次”改革,對98項行政許可等事項實行證照分離改革。與此同時,溫州大膽破除民資准入壁壘,積極引導民資參與社會事業發展。2013年到2017年,溫州的民間投資年均增長15.9%,高於全國增速2.2個百分點。

央視採訪了溫州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方勇軍,他說:“溫州的發展就是依賴於民營經濟的發展,通過我們的實踐為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和經驗。”

央視報道還聚焦溫州率先創建“兩個健康”先行區,可推動溫州深化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配置創新,為溫州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一條值得借鑑、推廣的新路子。

採寫該報道的央視記者朱繼華昨晚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此次採訪溫州改革是他第二次到訪溫州,他和他的團隊一共在溫州停留了兩天,這讓他對溫州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以前,他對溫州的瞭解主要停留在溫州人上,工作中接觸的一些溫州人比較能吃苦,也比較樂觀。這次採訪,他對溫州這座城也有了更深地認識,他認為溫州能夠擺脫資源貧瘠、土地稀少等生產要素的制約,闖出一條特立獨行的改革開放之路,確實值得點贊。

朱繼華還說,溫州能夠從一座原本向外輸出企業、人才的城市,逐步轉變為一座向內吸引企業、人才迴歸的城市,也非常不容易,溫州企業在振興實業方面也正在加大力氣往前走,變得更務實了,這些都溫州這座城市的發展動力在發生改變,“溫州模式”也在不斷地與時俱進。

朱繼華說,他對溫州創建“兩個健康”先行區滿懷信心,因為溫州有著豐沃的民營經濟土壤,有著敢為人先的溫州人精神,可為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一條值得借鑑、推廣的新路。他期待著有機會再次造訪溫州,看到一個新時代有著新變化的新溫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