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被“吃雞”與“農藥”包圍的農村少年……|青關注

被“吃雞”與“農藥”包圍的農村少年……|青關注

導 讀

被“吃鸡”与“农药”包围的农村少年……|青关注

大年初一,廣東湛江市徐聞縣,一女孩蹲在牆角玩手遊,一男孩旁觀。東方IC 圖

回鄉見聞:不懂“吃雞”是“文盲”?

春節之後,各種“返鄉體”的文字紛紛見諸媒體。已是城裡的人,回去看那註定回不去的家鄉,既是那麼親切,又是那麼陌生,返鄉的文字為中國留下了一個個信息滿滿的“切片”。

其中,一篇題為《一個幹部教育工作者的春節返鄉手記:被手機遊戲圍困的鄉村和未來》的文章,引發網友熱議。文中指出:不少農村少年正在被手機遊戲“吞沒”,不懂“吃雞”居然會被視作“文盲”?許多媒體也刊發了該文章。

被“吃鸡”与“农药”包围的农村少年……|青关注
被“吃鸡”与“农药”包围的农村少年……|青关注

表哥家的侄子剛剛讀幼兒園大班,但是網齡已經有兩年。他四歲時接觸到手機遊戲,便一發不可收拾,如今已經是個“吃雞達人”,還收了姨媽和姨夫兩個學生。

為了防止孩子們沉迷遊戲,運營商開發了防沉迷系統。但是,只要孩子拿父母的身份證號註冊,玩多久都不會有影響。

短短的幾天假期裡,我見識了手機遊戲的巨大威力——除了睡覺,哪怕吃飯、上廁所、走路,村裡的青少年手中也往往橫著手機。聊起遊戲,他們不由眉飛色舞;談起別的,則表示興趣缺缺,甚至壓根就不答話。

碰到幾個兒時的同學,問起他們的子女,大多數都熱衷玩手機遊戲。這些同學或者表示不用管,或者表示管了,但管不住——說不用管的,多數是在家中可以和子女共享遊戲攻略的。

之前,澎湃新聞發表了圖片新聞《孩子們的春節,除了寒假作業真的只剩手遊了嗎?》,從廣東湛江市徐聞縣到湖北恩施宣恩縣,從山西晉城市到浙江金華市,照片裡的孩子,緊盯著屏幕,關心著那方寸裡的得失,似乎對身邊的親人和年夜飯並不“感冒”。

年前,就有報道稱,陝西平利縣一偏遠山村教師在家長群裡,給家長佈置了一份“家庭作業”,要求家長多陪陪孩子,少打牌玩麻將,要求刪除讓孩子上癮的“吃雞”、王者榮耀等遊戲。

逐漸沉迷:親情、監管、指引相對缺失

農村孩子沉迷手遊的原因很多,主要是:

部分留守兒童,缺乏家長的監護和指引;某些地方學校撤點並校之後,孩子需要在外食宿,有了一定的生活花銷,很容易被“挪用”到手游上,而且智能手機已成孩子的標配;此外,中國大規模的城鎮化發展,讓“孩子們自覺地遠離了田野,轉入了遊戲地圖”。

被“吃鸡”与“农药”包围的农村少年……|青关注

2月19日,湖南省桃江縣,家長們在打麻將,一旁三個小孩坐在地上玩遊戲。東方IC 圖

其實,部分城市孩子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只是城市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更容易被關注,但他們並不是被手遊傷得最重的;相反,農村的孩子因為缺乏家長的優質陪伴,又缺乏都市的豐富娛樂手段,更容易沉溺於手機遊戲給出的快樂反饋中,特別是那些費用低廉的遊戲。

一些農村少年(特別是留守少年)缺乏父母監護,手遊便會趁虛而入,其危害程度可能遠大於對於都市少年的傷害。我們不能忽視沉迷手遊對這些農村少年的負面影響。

比如,“男孩為打遊戲偷手機”“熊孩子瘋狂打賞遊戲主播”,甚至四川大竹縣13歲留守少年因沉迷手遊而偷盜殺母等極端個案的發生。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田豐曾做過調查,認為這些流行遊戲並不是依賴於“經濟碾壓”的所謂“重氪”遊戲,很多玩家都是小鎮青年。但是,正是因為這款遊戲的“輕氪”性質,費用相對低廉恰恰成為重度吸附小鎮青年、留守少年的魅力所在。

被“吃鸡”与“农药”包围的农村少年……|青关注

1月20日,湖北恩施宣恩縣某村,三名留守兒童聚集在一起玩遊戲。東方IC 圖

亟待關注:合理規劃有未來

遊戲本身不是洪水猛獸,但是缺乏親情陪伴、娛樂手段匱乏的農村孩子,很容易被手遊吞沒。在中國高速城鎮化進程中,網絡遊戲可能會大範圍影響農村的年輕一代。對此監管部門要拿出硬手段,相關運營商要拿出良心,相應的防沉迷措施更要發揮實效。

春節前夕,多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嚴格規範網絡遊戲市場管理的意見》,部署對網絡遊戲違法違規行為和不良內容進行集中整治,標誌著網絡遊戲告別“野蠻生長”,迎來轉型升級的新時代。但是,要讓《意見》真正嚴起來,讓網絡遊戲市場真正強起來,還需下好幾著“後手棋”。

針對新情況要有更多新手段。對於一些新興手機遊戲,應儘快依託各方力量,對相關網絡遊戲給社會和未成年人帶來的風險和負面影響做出全面預估和評價。同時要加快推進遊戲正向價值研究,並從立法角度考慮構建符合新時代主流文化要求的網絡遊戲作品評價體系、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系統、用戶賬號交易規範等。

網絡遊戲市場要進行合理規劃。業內人士呼籲,下一步,相關部門應以落實《意見》為契機,加緊在網絡和移動平臺擬訂保護青少年的規範,同時督促網絡遊戲企業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在未成年人保護上採取能見實效的行動。相關行業專家則應加強對網絡遊戲文化批評、文化含量、價值觀念融入等方面的研究,並推動其融入產品中。總之,要建成一個政府管理、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企業依法經營的聯防聯控、綜合治理體系。

被“吃鸡”与“农药”包围的农村少年……|青关注

1月6日,成都某戶人家辦喜事,幾名放寒假的小朋友聚在沙發上玩遊戲。東方IC圖

通信業知名觀察家項立剛認為:“政府層面除了審批還需要管理。比如在充值金額的限定上,成千上萬的大額充值應該被限制。對於行業協會而言,需要建立共同的制度和辦法。如果僅在遊戲頁面做一些小標識,提示的作用有限。另外家長有義務去了解孩子的行為,不能什麼都不管,小孩子自制力差,家長應該幫助孩子篩選哪些遊戲可以適當地玩,哪些遊戲完全不適合玩,同時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比如暑期,可以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把孩子從手機遊戲中解放出來”。

網友評論:家長關心更重要

每個人在童年時都玩過遊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遊戲方式,未成年人不可能被隔絕於互聯網之外,作為“網絡原住民”,他們接觸互聯網的渠道更多、能力更強、需求也更大。

人民網《青少年沉迷手遊引發諸多問題我們能做什麼?》一文指出,根治遊戲癮,應該形成合力,而

家長對孩子的監護則是“企業社會責任”以及“政府監管”之前的“第一把鎖”。

很多家長不能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對孩子的監護,與孩子溝通少、關愛少、陪伴少,並不瞭解孩子所思、所想,不能滿足孩子的社交、情感、陪伴等需求。另一方面,家長並不一定具備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的能力,對孩子的沉迷有心無力。在利用技術手段防範未成年人沉迷遊戲的同時,還應該反思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否滿足了他們的社交需求。

不少網友也認為,家長應該對孩子多點關心與引導。

被“吃鸡”与“农药”包围的农村少年……|青关注
被“吃鸡”与“农药”包围的农村少年……|青关注被“吃鸡”与“农药”包围的农村少年……|青关注
被“吃鸡”与“农药”包围的农村少年……|青关注被“吃鸡”与“农药”包围的农村少年……|青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