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接上篇

基督教堂

教堂由德國膠澳總督府出資,於1908年4月19日奠基,1910年10月23日落成。

它是一座典型的德國古堡式建築,由鐘樓和禮堂兩部分組成,主要材料是花崗岩。鐘樓高39.1米,在上面可以觀看遠處大海的景色,裡面的禮堂寬敞明亮,能容納1000多人,大廳高18米,兩側分為樓上樓下兩層。 該基督教堂原來是為德國人聚會禮拜的場所。

教堂頂部有高39米的報時鐘樓,俗稱“鐘錶樓”。它是一個典型的德國古堡式建築,佔地1000平方米,由鐘樓和禮堂兩部分組成。鐘樓高39.10米,登樓可觀賞島城的海天秀色。鐘樓上的巨型鐘錶,給原本肅穆的教堂又增添了幾分神秘和莊重。禮堂寬敞明亮,可容千人之眾。18米高的大廳兩側分為樓上樓下兩層,裝飾十分精美典雅,置身其中給人以神聖之感,不愧是完美的基督教建築藝術的佳作。在堂區院內建有二層樓房兩幢。一幢是該堂的附堂,一幢是傳教士的住宅。教堂前的廣場平坦寬闊,四周綠樹成蔭,周圍錯落有致地分佈著各種西式建築,更加襯托出教堂建築的宏偉。每當晨曦漸擴,熹抹東天之時,遠山近樹、綠頂黃牆在曉霧中時隱時現,此情此景,不由令人疑為身處異域。沿著巖丘的窄階拾級而上,教堂堅固厚重的牆壁、半圓拱形花崗岩窗框、陡斜的紅色屋頂以及綠色尖頂的鐘樓便清晰地展現在眼前。用厚重的花崗岩壘砌的牆基凝重粗獷,使整個教堂的輪廓顯得清晰簡潔,給人一種宗教建築特有的美感。

鐘樓上鐘錶的機械結構仍是原來的,歷經100餘年仍能可靠工作,準確報時。鐘樓已遊客開放,可以登鐘樓內部參觀大鐘的機械結構。(教堂的門票中包括參觀鐘樓)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這裡又是一個婚紗照的好去處。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迎賓館(德國總督官邸舊址)

青島總督府,氣勢宏偉,建築面積為4083平方米,高度為30米,厚達60多釐米的外牆以黃色為基調,局部以花崗岩石料作裝飾,石面加工粗樸,正門牆飾以淡綠色、淡灰色花崗岩石,頂部石料雕以美麗的圖案,於粗放之中見精巧。米紅色筒瓦、藍色魚鱗瓦、綠色牛舌瓦鋪設的樓頂,使大樓更加精美別緻。1957年環繞迎賓館修建了圍牆形成了佔地面積達86000多平方米的庭院,院內遍植果樹和多種觀賞植物。

迎賓館是德國總督官邸舊址,坐落於信號山南麓,1905年10月-1907年10月建造,由德國建築師馬爾克設計,施特拉塞爾監督施工。因它是當年德國膠澳總督的官邸。故俗稱“提督樓”。這是一座具有歐洲皇家風範的德國古堡式建築,其造型之典雅,裝飾之豪華,輪廓線條之優美,色彩之瑰麗,至今仍具居我國單體別墅建築之前列,作為二十世紀初建造的這種風格的房屋在歐洲大陸甚至德國也不多見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AAA級旅遊景區。

建築位於信號山半山腰上,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幽雅。建築設計師為德國人拉查魯維茨,建築總監為施特拉塞爾,工程耗資為四十五萬金馬克。建築面積四千餘平方米,主體高三十餘米。部分外牆飾以花崗岩作裝飾,石料加工粗樸。米紅色筒瓦、藍色魚鱗瓦、綠色牛舌瓦鋪設樓頂,使大樓更加精美別緻。

建築主體為四層,共有大小房間30個,其中主要展廳14個。各個展廳互相貫通,卻又各成一體,更令人稱奇的是,每個展廳又三個不同之處,其內部裝飾之豪華、造型之典雅,至今仍雄居我國單體建築之首列。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這裡還養了幾隻廣場鴿。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非常豪華的內部裝飾。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裡面展覽了一些青島現存的一些著名的歐式建築模型。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花房。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據說牆磚都是從德國運來的。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國家領導人在這裡開過會。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周圍的建築也都非常漂亮。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青島回憶之八:基督教堂、迎賓館

未完待續。下篇介紹 海軍博物館。

如果各位想更全面瞭解 青島 的旅遊景點,請繼續看我之後的遊記,我會陸續上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