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戴志康抓住了互聯網的龍頭,獲得了千萬身家

“八零後”是指中國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八零後對潮流敏感,堅持自己的觀點,且重視張揚個性。能靈活運用互聯網的這一代對社會焦點問題反應敏感,並逐漸崛起為新興消費群體。他們還在商業領域嶄露頭角,成為引領新一代中國的主力軍。中國第一大社會網絡服務(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專門企業康盛創想首席執行官戴志康在成功的八零後創業英雄中也是一個佼佼者,堪稱中國青年的楷模。在大學期間就開發程序,現在個人資產已達到千萬。說起“創業英雄”,大家通常會聯想到貧窮的兒時、多次失敗和東山再起、貴人相助等情況,但他卻有著“不同的故事”。雖然不是沒有遭遇過挫折,但他可以說是將自己擅長的東西和時代潮流相結合,從而獲得了成功。

戴志康抓住了互联网的龙头,获得了千万身家

戴志康198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大慶市。大慶油田是中國最大的油田,產量佔全國50%。他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大學教授,親屬中也有很多人是老師。據說,因為這種家庭背景,戴志康小時候開始就一直接觸電腦。在計算機性能不斷升級的過程中,他的編程技術也日益提高。戴志康從小學剛畢業後的1995年開始初步嘗試編制軟件。初中、高中時期,他幾乎席捲了各類計算機大賽。

戴志康抓住了互联网的龙头,获得了千万身家

“我父母的思維非常開放。他們不讓我求固定答案,無論什麼事,都要自己去尋找答案。他們總是強調學習的努力和做好一件事的能力。” 戴志康於2000年考入著名的哈爾濱工業大學。雖然周圍人都很羨慕,但他本人卻非常失望。他說:“我當時就想,無論什麼我都希望自己去探尋、學習,但進入大學就要讀那些陳舊的教科書,還能學到什麼?”

戴志康抓住了互联网的龙头,获得了千万身家

這樣一來,成績自然不會好。到大學四年級的時候,戴志康有15個科目不及格,經過無數次補考後才艱難畢業。但這可以說是他從二年級開始熱衷於開發程序並走上企業家之路過程中“光榮的創傷”。他並非剛開始就夢想要成為一個企業家。他進入大學時,正趕上互聯網開始掀起熱潮。在通過互聯網電子公告牌遇見不認識的人並交流信息的過程中,戴志康產生了興趣,他想自己創建互聯網電子公告牌系統。因為在大學期間開發信息程序的成功,之後戴志康成為一位企業家,現在個人資產已達到千萬。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