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央行新規實施,事關你微信和支付寶等錢包安全瞭解一下

9日,央行這個新規正式實施,涉及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眾多支付機構數億用戶的錢包,讓你花錢買買買更加安全。

即,支付機構自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至央行。

央行新規實施,事關你微信和支付寶等錢包安全瞭解一下

央行新規實施,事關你微信和支付寶等錢包安全瞭解一下

什麼是客戶備付金?

你在支付機構賬戶上的錢,如支付寶餘額、微信零錢、預付卡餘額等,均屬於客戶備付金。它們不是存款,本質是預付價值。

需要指出的是,餘額寶一類的理財產品賬戶上的資金,是貨幣基金,不屬於客戶備付金,受到的監管不同。

根據央行的定義,客戶備付金是支付機構預收其客戶的待付貨幣資金。

具體來講,我們在電商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服務時,先把錢打到支付機構虛擬賬戶,等你拿到貨確認之後,支付機構才把貨款打到商戶那裡,貨款留存在支付機構賬戶時,形成的沉澱資金就屬於備付金。

央行新規實施,事關你微信和支付寶等錢包安全瞭解一下

2017年11月14日,網絡購物“雙十一”過後

南京一高校校園內的快件派送高峰

客戶備付金規模有多大?

易觀數據顯示,2017年第3季度中國非金融支付機構綜合支付業務的總體交易規模就已達42萬億元。這意味著,客戶備付金也不在小數。

據央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的存量餘額僅僅用了3年時間,已從2013年的1266億,漲到了2016年三季度末的逾4600億。據市場機構測算,目前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的規模很可能已超過萬億。

截至2018年5月底,央行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中的非金融機構存款為5009.23億元,相比1月份增長4倍。如果按7月9日前實施的50%交存比例計算,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規模已經超過萬億。

“非金融機構存款”為支付機構交存人民銀行的客戶備付金存款。

如果缺乏有效監管,這些錢安全嗎?

客戶備付金的所有權屬於支付機構的客戶,但不同於客戶的銀行存款,不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也不以客戶名義存放在銀行,以前以支付機構名義存放在銀行,並由支付機構向銀行發起資金調撥指令。

也就是說,備付金本來是屬於客戶的資金,實際由支付機構支配與控制。

在實行集中存管制度前,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存放方式主要是以自身名義在多家銀行開立賬戶分散存放。央行數據顯示,平均每家支付機構開立客戶備付金賬戶13個,最多的開立客戶備付金賬戶達70個。

所以,用戶備付金的安全問題、是否存在被挪用問題的爭議和討論一直持續不斷。

央行新規實施,事關你微信和支付寶等錢包安全瞭解一下

6月29日,山西太原一銀行工作人員正在清點貨幣

我們的錢有哪些具體風險?

一、客戶備付金存在被支付機構挪用的風險

記者梳理發現,在全國範圍內,支付機構挪用客戶備付金的現象時有發生。2016年被央行註銷支付業務許可證的上海暢購公司,即是惡意挪用備付金,造成資金風險敞口達7.8億元,涉及持卡人5.14萬人,客戶權益受到嚴重侵害。2018年以來,杭州、青島等地均有支付機構因挪用客戶備付金遭到處罰。

二、一些支付機構違規佔用客戶備付金用於購買理財產品或其他高風險投資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支付機構投資風險較高的項目,就可能出現風險和損失,一旦支付的時候出現流動性問題,就會影響到整個支付業務的正常進行。

三、支付機構可能

為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通道

支付機構通過在各商業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辦理跨行資金清算,超範圍經營,變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組織的跨行清算職能。更有甚者,有支付機構藉此便利為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通道,也增加了金融風險跨系統傳導的隱患。

四、客戶備付金的分散存放,不利於支付機構統籌資金管理,存在流動性風險。

央行新規實施,事關你微信和支付寶等錢包安全瞭解一下

央行出手,實行“集中存管”

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是指,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的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

2017年初,央行下發文件要求,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最高比例在20%。2018年初,央行將備付金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50%,2018年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集中交存比例。

6月29日,央行發佈新通知明確,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

央行還要求,將備付金存管銀行由具備資質的商業銀行,變更為法人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即,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將由央行直接進行監管,不再將客戶備付金賬戶分散於各家商業銀行)。同時,備付金交存時間也由原來每個季度交存,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餘額。

趙錫軍認為,集中存管杜絕了支付機構可以挪用客戶備付金的現象,使得備付金的管理更加規範和安全,降低備付金管理的風險,也降低了支付機構流動性的風險。

央行新規實施,事關你微信和支付寶等錢包安全瞭解一下

民眾正在上網購物

會影響用戶購物體驗嗎?

有用戶擔心,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會影響到支付過程中的購物體驗。騰訊財付通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會對用戶產生直接影響。

實際上,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以後,支付機構違規挪用備付金現象將得到遏制,在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花錢買買買將更加安全。並且,消費者在各類預付卡中的餘額也將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支付寶和騰訊財付通的相關負責人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央行此舉有利於行業的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益普索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約為8.9億。其中,微信支付相關的財付通用戶8.2億,支付寶用戶6.5億,兩者的用戶滲透率分別為85.4%和68.7%。

以往,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以存款的形式,存放至商業銀行,收取利息,被稱為是“躺著賺錢”。按照相關規定,支付機構集中交存的客戶備付金將不計利息。從表面上看,支付機構會因此喪失部分盈利來源,導致出現虧損。

實際上,許多支付機構通過擴大客戶備付金規模賺取利息收入,偏離了提供支付服務的主業,一定程度上造成支付服務市場的無序和混亂,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防止支付機構以“吃利差”為主要盈利模式,理順支付機構業務發展激勵機制,引導非銀行支付機構迴歸提供小額、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務的宗旨。

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利於還原支付機構的業務本源、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穩定和市場秩序,更好地促進支付服務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