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市場規模為68億元,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78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25.5%。2018年,計算機視覺行業獲得了大批融資,企業對行業的研發投入加強,技術獲得了突破。(《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完整高清PDF版可點擊文章底部下載按鈕進行報告下載。)

以下為報告節選內容: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2018Q1行業熱點:手機廠商跟進AI攝影

2018年4月,華為發佈HUAWEIP20系列,提出“AI智慧攝影”。除了華為,小米、vivo、OPPO、一加等手機廠商也推出了帶有AI攝影功能的手機。艾媒大數據輿情監控系統監測顯示,“AI攝影”言值數據為61,整體輿論偏正向。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AI攝影能有效縮小普通用戶與專業攝影人員的差別,提升手機用戶的拍攝體驗以及照片質量,網民對AI攝影的評價偏友好。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2018Q1計算機視覺熱點:3D結構光技術

3D結構光的基本原理是結構光投射特定的光信息到物體表面後,由攝像頭採集,根據物體造成的光信號的變化來計算物體的位置和深度等信息,進而高分辨率、高精確度地復原整個三維空間。3D結構光技術運用於人臉識別當中,能夠提高識別的精確度和實用性。此前蘋果手機已突破這一技術並運用到iPhoneX當中。目前,中國加快3D結構光技術的研發,未來落地市場廣闊。2018年2月,雲從科技正式在國內首發“3D結構光技術”,打破了蘋果FaceID的壟斷,成為中國最早一批將結構光技術應用在人臉識別系統的企業。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計算視覺在廣東的討論度最高,網民輿論偏正向

艾媒大數據輿情監控系統顯示,在系統監測期間,“計算機視覺”在廣東地區的討論度最高,網民評論偏正向。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預計到2020年中國計算機視覺市場規模達780億元

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市場規模為68億元,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78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25.5%。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計算機視覺商業落地場景廣闊,能夠有效解決應用行業的痛點,助力應用行業提升運營效率,實現行業升級,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另外,國家政策的扶持也為計算機視覺的發展提供有利的環境,未來計算機視覺市場規模將迎來高速發展。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人臉識別技術落地應用受網民期待

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均有超過七成的網民表示對照片美化、人臉解鎖手機或APP瞭解過,其中超四成的網民體驗過照片美化,近三成的網民體驗過人臉解鎖手機或APP。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照片美化在網民的滲透率高,能夠優化用戶拍照體驗,受到網民的認可,大眾的體驗程度高。另外,隨著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的突破和應用,未來人臉解鎖在手機的滲透率將會提升。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銀行業務是網民最為了解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場景

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60.6%的網民表示聽過人臉識別技術在銀行自主辦理業務中的使用,其次是手機解鎖、APP應用和安防領域。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金融業、手機應用和安防領域是目前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滲透率較高的領域,網民體驗程度高、對其認知程度度高。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交通關卡人臉識別應用的操作簡單性最受網民認可

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在體驗過高鐵、機場、火車等交通關卡人臉識別應用的網民當中,對應用的操作性體驗最好,而對穩定性的體驗最差。目前交通關卡的人證對比、刷臉進站等服務操作簡單,不需複雜的步驟,能使用戶快速通過關卡,用戶對應用的操作簡單性體驗良好。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人臉識別技術的精確性還需提高

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有59.2%網民認為人臉識別技術存在識別不夠準確的問題,僅有17.1%的網民認為成本昂貴。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超過四成網民認為人臉識別技術存在風險

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35.1%的網民認為人臉識別技術安全,44.3%的網民則認為存在風險。而定時更新面部信息資料庫、提高辨別精確度則是網民認為提高人臉識別技術安全性的主要途徑。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過半網民看好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

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過半的網民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未來發展前景好,將會成為科技發展的主流,僅9.5%的網民認為不夠實用,可能會被淘汰。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日趨成熟,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未來的發展前景廣闊。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網民普遍認為AI攝影能提升拍照體驗

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超半數受訪網民認為AI攝影能夠優化用戶拍照體驗,只有15.1%的認為AI攝影實際效果不好。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網民對AI攝影的前景看好

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48.9%的網民認為AI攝影或成為手機未來的發展趨勢,34.4%的網民則表示觀望的態度。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商湯科技:多款新品發佈

2018年4月,商湯科技在人工智能峰會發布多個最新產品:增強現實黑科技SenseAR,智能圖片視頻審核平臺SenseMedia,智慧城市、平安城市解決方案SenseFace3.0和SenseFoundry,以及智能汽車產品駕駛員監控系統SenseDriveDMS。較於以往,商湯從技術更多地將關注點轉到落地行業、賦能行業上面。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商湯科技:強化上下游產業鏈

2018年4月,商湯科技宣佈完成由阿里巴巴集團領投,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蘇寧等投資機構和戰略伙伴跟投6億美元C輪融資。一方面,商湯科技通過融資強化在安防、手機、自動駕駛及互動娛樂等行業應用,另外一面,商湯通過加強於上下游企業的合作,拓展更豐富的應用場景,加速AI技術落地。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雲從科技:專注計算機視覺技術研發和應用

雲從科技成立於2015年3月,是一家孵化於中國科學院重慶研究院、專注於計算機視覺與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企業。雲從科技搭建的“三層研發體系”,覆蓋了從前沿科學到市場應用的全過程,為雲從聚集技術人才。同時,雲從科技利用平臺資源、大數據資源,不斷實現數據積累、算法迭代、技術更新。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雲從科技:專注計算機視覺技術研發和應用

2018年以來,雲從科技跨鏡追蹤技術和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取得突破。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技術是計算機視覺企業發展基礎,提高技術的準確性、加快關鍵技術的研發,有利於技術商業落地,迅速佔領市場份額。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雲從科技:深耕重點行業,推動AI+商業落地

2017年11月,雲從科技宣佈完成並由順為資本、元禾原點、普華資本聯合領投B輪5億元人民幣融資,加上此前廣州市政府對雲從科技的20億政府資金支持,此次總計獲得25億元發展資金。雲從科技憑藉自身技術優勢,深耕銀行、機場、安防等重點行業,並拓展電信業等其它細分市場,為應用行業提供技術賦能。計算機視覺是人工智能發展較為成熟的技術,商業落地機會多,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市場機遇。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雲從科技聚焦計算機視覺,加速技術在重點行業商業落地,並拓展其他細分領域,不斷完善AI佈局,有利於加強自身綜合競爭能力。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雲從科技:精耕用戶需求,不斷優化產品

雲從科技為用戶提供軟、硬件以及一體化的服務。雲從科技深入銀行、安防等行業,瞭解客戶真正的需求,結合場景不斷做出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進而解決應用場景的痛點,提升應用場景的運營效率,實現理論創新到產業應用,從而贏得用戶口碑,實現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艾媒報告|2018Q1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動態監測報告

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頭部公司戰略投資、收購相關領域初創公司或成常態

頭部公司面臨業務快速擴張,但存在技術和商業落地場景欠缺等問題。在多輪融資後,頭部公司手握大量資金,通過戰略投資的方式能夠解決技術短板和商用實現週期長的問題,並推出可快速複製的產品或者服務,進而擴大自身現有優勢。而對產業上下游的初創公司來說,當前行業市場競爭加劇,要自建技術團隊、自研出較高水平技術,拓展應用場景,難度高投入大,接受頭部公司的投資能夠增強自身技術水平、提高競爭力。頭部玩家通過戰略投資、收購相關領域初創公司等方式,加強與產業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將是未來計算機視覺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

應用場景進一步滲透,形成AI+

當前,計算機視覺技術在金融領域、安防領域、手機端、廣告領域應用比較廣泛,並向新零售、智能工廠、無人駕駛、智能醫療等領域拓展,計算視覺技術的延伸和應用逐漸體現出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價值。隨著計算機視覺技術成熟,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的建立和完善,應用行業智能化轉型需求的增長,以及政府政策對計算機視覺行業的扶持和對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計算機視覺行業的應用場景將進一步滲透,形成AI+,將助力各應用行業解決行業痛點,提高運營效率,實現行業轉型和升級。

5G時代加速到來,計算視覺產業迎來發展機遇

當前,5G技術取得突破,有望在2020年實現大規模商用。5G網絡速率量級提升和時延降低的特點,將給計算機視覺技術在垂直行業應用帶來突破性增長,如在工業自動化、機器人、自動駕駛等領域,計算視覺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比如,在交通出行上,5G的低時延+大帶寬將確保遠程操控安全,滿足各種自動駕駛場景訴求,提升自動駕駛在通行中的安全性,實現自動駕駛的規模化商用。在智慧安防的打造上,5G技術將為安防提供數據基礎,促進安防神經系統的構建,助力公共部門實現高效運營和維護公共安全。5G時代的到來,將給計算視覺行業帶來更大的市場機遇,形成新的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