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枯木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在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中,茉莉花未上榜,大概是因为一则是舶来品,再则是花朵较小。然而茉莉花却和我们日常生活最密切,茉莉精油、茉莉花茶等被广泛应用于生活饮食当中,是国人比较喜欢的花卉品种之一。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茉莉花,木犀科、素馨属常绿灌木,原产波斯,汉代引进国内,《南方草木状》“那悉茗花与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域移植南海,南人爱其芳香,竞植之。”《群芳谱》、《本草纲目》、《花经》等著作,也都持有这种说法。今人有考究说是起源中国,却是没有实际证据,从名字来看,应该来源于西域无疑。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据李时珍考据,茉莉在《草木状》作末利,《洛阳名园记》作抹厉,《佛经》作抹利,《王龟龄集》作没利,《洪迈集》作末丽;盖末利本胡语,无正字,随人会意而已;杨慎《丹铅录》云∶《晋书》都人簪柰花,即今末利花也。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茉莉花叶色青翠,四季常绿,花色洁白,圣洁高雅,香味清新,沁人心脾,虽然和百花相比,略显平凡,然而一花兼多花之优点,既有玫瑰之甜郁、梅花之馨香,又有兰花之幽远、玉兰之清雅,因此,古往今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偏爱,关于茉莉的诗词也是不胜枚举,我们就撷取几首前人并未译注的诗词,简单赏析。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山西临汾姑射山神居洞

唐诗当中,关于茉莉的诗词不多,先查到两首半,最早的是唐太宗的“冰姿素淡广寒女,雪魄轻盈姑射仙”半首,该诗句对仗工整,用月宫嫦娥和庄子笔下的姑射仙女来形容茉莉,看得出李世民对茉莉的推崇程度。(《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姑射( yì)山,有解释认为念(yè),现山西省临汾市西南。)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檀口》

唐代:赵鸾鸾

衔杯微动樱桃颗,

咳唾轻飘茉莉香;

曾见白家樊素口,

瓠犀颗颗缀榴芳。


注:

檀口:指女性红艳的嘴唇;

樊素:诗人白居易的姬妾;出自唐代孟棨《本事诗·事感》:"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瓠犀:指瓠瓜的子,因排列整齐,色泽洁白,所以常用来比喻美人的牙齿。出自《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这是唐代长安城里平康坊名妓赵鸾鸾作的艳诗,用樱桃红、茉莉香、瓠犀白、石榴齐来形容美人的嘴唇,描绘生动形象。赵鸾鸾传世诗词六首,都是和身体有关的艳诗,用词细腻入微,风格鲜明大胆,唐代娱乐场所的繁花可见一斑,也是如今那些所谓用身体写作之类“网红”的前辈吧,不过赵鸾鸾更加有文采和艺术特色,而不是赤裸裸的肉欲展示,令人作呕的做作姿态。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法性寺六祖戒坛》

唐代:李群玉

初地无阶级,馀基数尺低。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惊俗生真性,青莲出淤泥。

何人得心法,衣钵在曹溪。

这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瞻仰六祖慧能在法性寺戒坛遗迹的诗词。大意是:戒坛的地基很低,只有几尺,夯实的基础没有台阶,颇显朴素俭陋,然而就像平凡的茉莉散发天外清香,菩提子从树上坠落,令人醍醐灌顶,使得俗人体会到佛学的真谛,恰如莲花从淤泥中绽放,要问是谁得到佛学的心法,那就是六祖慧能,在曹溪领会到佛门的无上宗旨,得到正宗心传衣钵。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以上两首半,无不是描述茉莉的香气清远,犹如天香,沁人心脾。到了宋代,关于茉莉的诗词急剧增多,看得出宋代茉莉已经进入千家万户,除了观赏,还增添了其他功效,比如簪花、制作花茶、提炼香料等等,因此,茉莉诗词俯拾皆是,不少著名词人文学家都有关于茉莉的诗词,比如苏轼、辛弃疾、柳永、刘克庄、范成大、江奎等等,皆有佳作。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小重山》(茉莉)

宋代:辛弃疾

倩得薰风染绿衣,

国香收不起,透冰肌;

略开些子未多时,

窗儿外,却早被人知。

越惜越娇痴,

一枝云鬓上,寻人宜;

莫将他去比酴醾,

分明是,他更的些儿。


注:

薰风:初夏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冰肌: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云鬓:形容女子鬓发盛美如云。《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荼蘼:又作酴醾,落叶小灌木,花白色,有香气。

的些儿:方言俚语,应该是山东方言,更带劲儿的意思。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这是大词人辛弃疾关于茉莉的佳作,辛弃疾是豪放派代表诗人,然而这首茉莉却展现出婉约的风格。词人运用朴素的词语。以及方言俚语融入到诗词中,更显得茉莉的妩媚娇丽,清香怡人。大意是:初夏的东南风温暖和曛,茉莉叶片青翠,犹如风吹把茉莉催的着了一身绿衣(想象丰富),风力吹来了茉莉的清香,可惜无法收囊起来,却透入肌肤,渗出丝丝寒意,茉莉花开没多久,然而不需要出去看,就知道,因为香味早就飘了过来。越看越怜惜,摘一朵插在头上,找人更容易,一眼就可以看出,千万别将她和酴醾相比,分明是茉莉更加略胜一筹。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茉莉》

宋代:刘克庄

一卉能薰一室香,

炎天犹觉玉肌凉;

野人不敢烦天女,

自折琼枝置枕旁。

《渊鉴类涵·茉莉》

宋代:许梅屋

荔枝香里玲珑雪,

来助长安一夜凉;

情味于人最浓处,

梦魂犹觉鬓边香。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以上两首都是描写宋代人们在盛夏,把茉莉花采摘下,放置枕旁,茉莉之香气甜郁、清雅、幽远,沁人心脾,可以消除暑天之烦闷。茉莉的诗词很多,而对茉莉爱到极点甚至有点崇拜的当属宋代诗人江奎,他有几首关于茉莉的诗词,我们选其两首:

《茉莉花》

宋代:江奎

虽无艳态惊群目,

幸有浓香压九秋。

应是仙娥宴归去,

醉来掉下玉搔头。

《茉莉花》

宋代:江奎

灵种传闻出越裳,

何人提挈上蛮航;

他年我若修花史,

列作人间第一香。


注:

九秋:指秋天。晋张协《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鸣飇。” 南朝(宋谢灵运《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萧索。” 唐杜甫《月》诗:“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玉搔头:即玉簪。古代女子的一种首饰。《西京杂记》:" 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 ;唐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越裳:亦作“越常”,“越尝”。古南海国名。《后汉书·南蛮传》:“交趾之南,有越裳国。”。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第一首,江奎认为茉莉虽然没有惊艳的色彩,然而茉莉香却可以力盖全芳,茉莉不是人间俗品,大概是王母娘娘设宴时,仙女吃醉了掉下的玉搔头吧。第二首指出茉莉是从海外引进的品种,不知道是谁把她携带而来,他年若是我修花史的话,一定将茉莉列为天下第一香。由此可见江奎对茉莉之香的推崇。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由于篇幅有限,因此只好打住,其实关于茉莉的精美诗词还有很多,难以一一列举,有兴趣可以翻阅唐诗宋词书籍,然而最好不要在网上搜寻,疑问笔者发现网络不少诗词的题目和字词有错误遗失之处,而且以讹传讹,诗词不全,令人对诗词感到疑惑不解,希望那些编写和收录诗词的作者以及平台,能够秉着负责任的态度进行编修,切莫随意为之,这样久之就会误人子弟,贻害无穷,切记。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2018.5.10榆木斋

有关茉莉的精美诗词撷拾赏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